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12|回复: 0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帕洛诺司琼杂质相关列表(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2 18: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帕洛诺司琼
中文别名:帕诺司琼(SS);帕诺司琼;
英文名称:Palonosetron
英文别名:Palonosteron
CAS号:135729-56-5
分子式:C19H24N2O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与其他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可加重QT间期延长的症状。

药理作用
5-羟色5-羟色胺3(5-HT3)受体存在于外周和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的迷走神经末梢,细胞毒素剂释放来自于肠嗜铬细胞的5-HT3,随后5-HT3结合到迷走神经的传入回路(激活作用),从而诱发呕吐。帕洛诺司琼为5-HT3受体抑制药,对5-HT3受体有高选择性拮抗作用,可阻断呕吐反射中枢外周神经元的突触前5-HT3受体的兴奋,并且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5-HT3受体传递的迷走神经传入后区的作用,阻断肠道中迷走神经末梢,阻止信号传递到5-HT3受体触发区,减少呕吐和恶心的发生率,但对已发生的恶心、呕吐效果较差。帕洛诺司琼半衰期较长,故对化疗诱发的急、慢性呕吐均有效。

药代动力学
帕洛诺司琼生物利用度为80%~90%,达峰时间为2~3h,t1/2为40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90%,量效关系不呈线性。约50%在肝内代谢,代谢物为6-S-羟基帕洛诺司琼和N-O-帕洛诺司琼,两者皆无临床活性。约80%的帕洛诺司琼在144h内经肾排出,其中有40%属于原形药物,代谢产物约占50%。

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司琼类止吐药物,适用于中重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



帕洛诺司琼杂质相关列表.pdf

575.06 KB, 下载次数: 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1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