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35|回复: 6
收起左侧

[中药资源] 中药-麻黄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2-6-13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bjup520 于 2022-6-13 15:48 编辑

麻黄Mahuang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一、【产地】
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二、【饮片】
饮片麻黄
呈圆柱形的段。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蜜麻黄
形如饮片麻黄。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有蜜香气,味甜。

三、【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四、【功能】
1、发汗散寒
2、宣肺平喘
3、利水消肿。
五、【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
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
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六、【主治病证】
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七、【配伍】
1、麻黄配桂枝: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2、麻黄配苦杏仁: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3、麻黄配石膏: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八、【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九、【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十、【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咳嗽气喘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草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草麻黄 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

中麻黄  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中麻黄 叶3裂及2裂混见,下部约2/3合生成鞘状,上部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披针形。


木贼麻黄  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木贼麻黄 叶2裂,长1.5-2毫米,褐色,大部合生,上部约1/4分离。

十一、【故事】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你背一遍。”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密麻黄

密麻黄
草麻黄.png
木贼麻黄.png
中麻黄.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6-13 15: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可以普及一下麻黄的作用,
振兴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6-13 15: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在我们这里叫做节节草,河边上有时能见,熬汤喝止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2-6-13 16: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heavyfly 发表于 2022-6-13 15:49
这个东西在我们这里叫做节节草,河边上有时能见,熬汤喝止咳

节节草和麻黄草应该不是一个东西,看看节节草

节节草.pdf

296.34 KB, 下载次数: 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8: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雨中行 发表于 2022-6-13 16:11
节节草和麻黄草应该不是一个东西,看看节节草

你的那个是伪品
伪品节节草.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显微鉴别】
1.草麻黄:茎横切面: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棱线而呈波状凸凹。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②下皮纤维束位于棱线处,非木化。③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④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⑤维管束外韧型,8~10个。⑥形成层环类圆形。⑦木质部呈三角状。⑧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⑨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2.中麻黄:①维管束12~15个。②形成层环类三角形。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3.木贼麻黄:①维管束8~10个。②形成层环类圆形。③无环髓纤维
粉末:草麻黄:①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长方形,含颗粒状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②角质层极厚,呈脊状突起,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③纤维多而壁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附有细小众多的砂晶和方晶。④皮层薄壁细胞含多数细小颗粒状结晶。⑤髓部薄壁细胞壁增厚,内含红棕色物,多散出。
十二、【饮片炮制
1、麻黄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
  2、蜜麻黄取麻黄段,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每100千克麻黄,用炼蜜20千克。

麻黄粉末.png
草麻黄横切面.png
麻黄横切面.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6-21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显微鉴别怎么装片的介绍 ,再科普一下,都忘完了,我看了节节草和麻黄还有木贼,这些东西应该都是一个东西,作用差不多节节草里面不知道有没有麻黄素?这个易制毒不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4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