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7
收起左侧

经典名方:清胃散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出处:《兰室秘藏》(金.李东垣)


处方、制法及用法:当归身、择细黄连、生地黄(酒制)各三分,牡丹皮五分,升麻一钱。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带冷服之。


用法用量:上药粉碎为细末,每服9.92g,以水450mL,煮取300mL,去药渣,冷服。


注:


1.本方直接折算剂量并非每日服量,结合方剂组成及每服量,按日服三次计算,则本方的日服总量约为29.76g,各药的日服量折算如下:当归 3.72g、黄连 3.72g、酒生地 3.72g,牡丹皮 6.21g,升麻 12.39g


2.酒生地: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酒炙法进行炮制。


3.鉴于古代长期推崇四川等地所产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建议人工栽培优先选择该基原。


功能主治: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炽盛之牙痛。症见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牙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臭,口疮,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牙周炎、牙龈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急性冠周炎、智齿发炎、三叉神经痛、腮腺炎、颌下腺炎、痤疮(胃热型)、脂溢性皮炎、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等证属胃火炽盛者。


方解:


本证多由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治疗以清胃凉血为主。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腐烂等,皆是火热攻窜为害。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故易患牙宣出血等症。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故为臣药,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方中黄连(主药)苦寒泻火,直折胃火,尤善清中焦湿热;升麻(辅药)辛凉升散,既引药上行头面,又“火郁发之”透解热毒;生地黄(辅药)滋阴凉血,防胃火灼伤阴液,兼止血;牡丹皮(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缓解牙龈肿痛溃烂;当归身(佐使药)养血和血,制约黄连、升麻之燥性,防苦寒伤正;清胃火(黄连)与凉血滋阴(生地黄、牡丹皮)结合,升散(升麻)与沉降(黄连)并用,兼顾祛邪与护阴。配伍严谨,标本兼治。升麻与黄连配伍,一散一清,既透发郁热,又直泻胃火,增强清解头面热毒之效。黄连清胃经气分实火,生地黄、牡丹皮凉血分伏热,当归调和血络,兼顾血分与气分体现气血两清思路。


清胃散以清胃凉血为核心,结合升散透热与滋阴养血,现代广泛应用于胃火炽盛相关的口腔、头面部及皮肤病。临床应用需辨证准确,注重随症加减,并关注患者体质,避免苦寒伤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昨天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最近都变成广告了呢?   我给编辑一下

点评

结果呢?别人辛辛苦苦的解析,被当成了广告。呵呵  发表于 昨天 09:59
这是广子啊?我以为是宣传中医呢  发表于 昨天 0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昨天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嘛?我有时看看觉得挺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吗?我没看到推荐品牌啊,只看到建议用四川的升麻,小白问一下这属于道地药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个方子贴了绿泡泡,那个应该算推流广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制成口服液,单剂量,还免临床,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1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