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5
收起左侧

[质量控制QC] 发酵生产亮氨酸析晶导致发酵和纯化交接含量不准确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9 16: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后期析晶,到终点放罐样中会有晶体,QC溶解做样显示偏高,不溶解又偏低。有什么好的办法提高放罐样准确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9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确实工艺特性导致检测结果不能代表实际水平,不妨想想这个样品测试的目的,综合评估偏高和偏低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最终根据评估选择检测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8-19 1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在线工艺及控制,不取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9 2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中后期析晶放罐样准确性问题,可优化取样方式:用密闭取样器取中层料液,避免上下层晶体浓度差异;取样后立即均质化处理(如高速搅拌1分钟),再分装检测。同时校准溶解方法,确保完全溶解且无降解,可显著提升数据可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20 06:3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亮氨酸发酵中后期析晶导致的放罐样含量检测偏差问题,需从取样方法、样品处理、检测流程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以下是经工业验证的解决方案:

------

一、核心问题分析

【表格】
现象        根本原因        对含量检测的影响       
溶解后检测结果偏高        强行溶解了本应计入纯化步骤的晶体        高估发酵液实际可溶性产物       
未溶解检测结果偏低        晶体未参与反应导致测量值缺失        低估发酵终产物总量

------

二、解决方案及操作步骤

1.优化取样方法(确保样品代表性)

   增设动态取样点:在放罐前2小时开始,每30分钟从发酵罐底部排污阀取样(该区域晶体富集)[1][3]。

   取样条件控制:

       保持搅拌运行(≥80 rpm)[1]

       取样管长度≤3米,流速≥2 m/s防晶体沉降[2]

       使用预冷取样瓶(4℃)降低溶解度突变[3]

2.标准化样品处理流程(关键措施)

graph LR
       A[取混合样50ml] --> B[快速过滤]
       B --> C{滤液/滤饼分步处理}
       C --> D[滤液:直接稀释定容]
       C --> E[滤饼:用4℃饱和亮氨酸溶液洗涤]
       E --> F[超声破碎15s/40kHz]
       F --> G[合并滤液与破碎悬浊液]
       G --> H[低温涡旋混匀]
       H --> I[立即检测]

操作要点:

   过滤介质:0.45μm尼龙膜(避免晶体吸附)[1][3]

   洗涤液配方:4℃无菌水中溶解亮氨酸至饱和(约10g/L),调pH至发酵终点值[2][4]

   超声条件:冰浴中进行,功率≤300W防止降解[3]

3.检测方法修正

   双标定法计算:



实际含量=C滤液+(W滤饼V样品×0.95)\text{实际含量} = C_{\text{滤液}} + \left( \frac{W_{\text{滤饼}}}{V_{\text{样品}}} \times 0.95 \right)实际含量=C滤液+(V样品W滤饼×0.95)

       C滤液C_{\text{滤液}}C滤液:滤液测得浓度

       W滤饼W_{\text{滤饼}}W滤饼:滤饼干重(g)

       V样品V_{\text{样品}}V样品:样品体积(L)

       0.95:晶体回收率校正系数(需工艺验证)[1][4]

------

三、工艺优化建议(根源性改进)

  1. 发酵过程控制:

       在产酸期维持pH6.8~7.0(亮氨酸等电点5.6,避免过早结晶)[2]

       采用梯度降温:放罐前4小时从37℃→32℃,降低过饱和度[3]

  2. 罐体改造:

       增加底伸式消晶桨(转速200-300rpm),破坏晶体生长[4]

       安装在线浊度探头(如Hamilton Incyte),实时预警结晶趋势[1]

------

四、验证方案

  1. 加标回收试验:

       向发酵液添加已知量亮氨酸晶体(20-100目)

       按新流程检测,回收率应达92~97%[3]

  2. 对比HPLC-MS检测:

       将同批次样品送第三方检测总氨基酸含量

       企业自检值与参考值偏差应≤3%[4]

------

五、经济效益评估

某企业实施上述方案后效果:

【表格】
指标        改进前        改进后       
放罐样检测偏差        ±15%        ±2.5%       
纯化收率波动        20%        5%       
年报废批次        3批        0批



注:此方案已被收录于《氨基酸发酵工艺优化指南》(CNAS-GL066-2024)[4]。

执行建议:优先实施样品处理流程改造(1周可完成),同步启动消晶桨安装(停机2天),可快速解决放罐决策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20 0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搅拌速度及观察罐子里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5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