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005|回复: 10
收起左侧

[文件系统] 药品个例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8-11-22 1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药品个例不良反应处理程序》文件制定,同时请各位指点讨论不妥的地方加以改进,共同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大上海 + 3 赞一个!楼主搞个附件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1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目的
建立本企业药品个例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规范药品个例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2.依据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1号)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3.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生命周期药品个例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管理
4.责任
生产部、销售部、质量负责人、质量保证部、ADR专员
5.内容
5.1. 非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5.1.1. 医疗机构
5.1.1.1. 强调医药代表收集途径
应指定医药代表,通过日常拜访医生、药师或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沟通,收集临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5.1.1.2. 持有人或其经销商与医疗机构合同中的报告要求
持有人或其经销商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应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持有人的不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生向持有人报告不良反应。
5.1.2. 药品经营企业
5.1.2.1. 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AE的要求
持有人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药品零售企业知晓向其报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 建议持有人建立药店定点收集计划
5.1.2.2. 通过药品经销商收集个例不良反应
签立委托合同
定期评估经销商能力
必要措施确保收集的质和量
5.1.2.3. 电话和投诉
药品说明书、标签中公布的电话的监管
鼓励持有人设立专门的不良反应报告电话
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获悉的不良反应的需报告
5.1.2.4. 学术文献
频率 - 文献检索频率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
检索库数量- 国内外文献均要求至少要同时检索两个数据库。
文献类型
个案报道、病例系列、不良反应综述等,此外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荟萃分析等
文献来源需要作为ICSR报告的类型
个案报道(对单个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描述和讨论)
病例系列(对多个患者同一性质的不良反应进行描述及讨论)
其他类型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根据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要求进行汇总分析
5.1.2.5. 互联网及相关途径
发起或资助的网站监管要求
应利用公司门户网站收集
公布说明书的要求:应在公司网站公布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并及时更新,提供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和合理用药指导。
发起或承办的平面媒体、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要求。如利用企业公众微信账号、微博、论坛、病例分享会形式收集。
5.1.3. 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5.1.3.1. 分类
- 上市后临床研究,如Ⅳ期临床试验、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药品重点监测等;
- 以市场推广为主要目的市场项目,如患者支持项目、市场调研、患者教育活动等。
5.1.3.2. 避免重复报告
持有人及其合同研究单位均可报告个例药品不良反应,但为避免重复提交报告,持有人应与研究单位协议约定报告主体。原则上报告主体为持有人,但持有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手段干涉研究者的报告行为。
5.1.4. 监管部门来源
目的:用于持有人对产品进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价
MAH处理后按要求报告:持有人应根据相关要求对反馈的报告进行处理,如术语规整、关联性评价、随访调查等,并按要求报告。
境外HA反馈报告:境外监管部门向持有人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符合境外报告要求的,应按境外报告向监管部门提交。
5.2.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
5.2.1. 记录
5.2.1.1. 第一接收人:持有人或其委托方第一位知晓个例不良反应的人员称为第一接收人。
5.2.1.2. 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要求:保证信息提供者具有可识别性,记录应真实、准确、客观,并应妥善保存。
原始记录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纪录,也可以是电子文档、录音或网站截屏等。
原始记录表格要求:电话记录、医生面访等常规收集途径应制定原始记录表格。
具体原始记录要求举例:如获悉日期/第一接收人、文献检索、监管部门反馈数据、对于监管部门反馈的数据,持有人应确保反馈数据及时下载,记录反馈或下载时间、数量、操作人员等信息、
5.2.2. 传递
5.2.2.1. 保持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2.2.2. 传递的时限进行要求
5.2.2.3. 缺失信息:对于缺失信息的处理,企业内部应制定规则,以保证处理的一致性。
5.2.2.4. 不良反应记录编号:药物警戒部门应对接收的原始个例不良反应记录进行编号,编号应有连续性,根据编号能追溯到原始记录。
5.2.3. 核实
5.2.3.1. 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2.3.2. 对合作方的要求
5.2.3.3. 双方协议中应有约束规定,确保合作方收集的信息真实和准确
5.3. 确认
5.3.1. 总则:应确认是否需要提交至监管部门
是否为有效报告、是否在报告范围之内、是否为重复报告等
5.3.2. 有效报告
5.3.2.1. 四要素:可识别的患者、可识别的报告者、怀疑药品、不良反应 如果四要素不全,视为无效报告,应补充后再报。
5.3.2.2. 可识别:指能够确认患者和报告者存在 对于来自互联网的病例报告,报告者的可识别性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的人,即能够核实患者和报告者的存在。
5.3.2.3. 报告范围
“可疑即报”的原则: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当无法排除反应与药品存在的相关性,均应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报告。
药品缺乏疗效:药品缺乏疗效通常不按个例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应当在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中加以讨论。
药物过量 - 在PSUR讨论(导致不良反应的ICSR报告)
境外报告
非征集报告:非征集报告中还包括文献,HA case,与ICH E2D要求不一致。
征集报告
5.3.2.4. 文献报告
确定为MAH产品,无论因果,均应报告(与无法排除相关性报告原则相悖)
无法确定是否为MAH产品,在PSUR讨论,不作为ICSR
提到多种药品,则应报告怀疑药品(文献作者确定),由相应MAH报告
5.3.2.5. 重复和未提交的报告
查重后上报
5.4.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
5.4.1.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
5.4.1.1. 性质、严重程度、特性或结果与说明书中不符
5.4.1.2. 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应当被认为是新的不良反应,除非已列明
5.4.1.3. 类反应
5.4.2.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 - 与E2D一致
5.4.2.1. 死亡病例应理解为怀疑因药品不良反应(如室颤)导致死亡的病例,而非只看病例结局本身
5.4.3. 因果关系的判定 - 沿袭之前6分法
5.4.3.1. - 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 - 原则上持有人评价意见不应低于初始报告人。
5.5.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提交
5.5.1. 受托方获知即认为持有人获知
5.5.2. 对于境外报告,应从境外持有人获知不良反应信息开始启动报告计时
5.5.3. 随访报告
5.6.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控制
5.6.1. 报告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5.6.2. 药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5.6.3. 不良反应名称和疾病、诊断、症状名称WHOART/MEDDRA
5.7.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随访调查
5.7.1. 病例的随访
5.7.1.1. 随访的优先顺序
5.7.1.2. 随访记录
5.7.1.3. 持有人应预设特定的问题(GQ)
5.7.1.4. 妊娠报告:对于收到的所有妊娠暴露病例,持有人应尽可能随访至妊娠终止。
5.7.1.5. 终止随访:(1)从报告者处获得的信息已足够;(2)报告者明确没有进一步信息或拒绝随访;(3)两次随访之后没有新的信息,并且继续随访也无法获得更多信息;(4)不同日期三次以上均联系不上报告者;(5)邮件、信函被退回且没有其他可用的联系方式。
5.7.2. 死亡病例调查
5.8.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管理
5.8.1. 坚持真实、完整、安全、可追溯的管理原则。
5.8.2. 以数据库的形式管理
5.8.3. 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数据库访问控制
5.8.4. 纸质数据记录要求
5.8.5. 建立档案管理规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11-22 14: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很多,看着累,别光用字,用表格

随便说说
1.来源,       如何奖励  不谈这个谁给你做
2.谁负责,通篇没说具体的事谁负责干,是  “4 责任”里的吗,正文也没“生产部”什么事啊.
3.划个流程图,多出几个判断依据    精简能删的删了些
4.搞清楚规程的目的     后半句基本可以删
5.如果只是抄法规,你会发现      大多数人拿着这规程,也不知道到底要干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11-22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3: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赐教是否有更好的文件?拿出来一个看看你写的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11-23 1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企业的运行模式不同,适用就好,在试行中不断完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3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借鉴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1 1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向大神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13 16: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09: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下。几乎都是法规内容,大部分需要删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08: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赐教是否有更好的文件?拿出来一个看看你写的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2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