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68|回复: 4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定价低无利润 廉价药断货消费者无奈买贵药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08: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意社7月4日讯 ●事件:继红霉素、鱼精蛋白、西地兰注射液后,“他巴唑”成为又一种退出市场的国产廉价药
  ●根源:厂家声称原料短缺只是托辞,根本原因是赚不到钱

  ●把脉:断的是“廉价”而不是“药”,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须改变

  又一种廉价药断货了。“谁知道哪里有卖‘他巴唑’?断药了,急求!”近段时间,有南宁的甲亢患者在微信群上发出求助信息,声称治疗甲亢最常用的药物“他巴唑”几乎绝迹。南国早报记者走访南宁多家医院和药店,得知这种廉价的国产药确实已断货,患者只能用贵10多倍的进口药替代

  现象:

  网友求药“哀声”一片

  南宁市民覃女士是一名甲亢患者。确诊近一年来,她一直服用“他巴唑”,最近到医院复查,医生告诉她“他巴唑”已经断货了,只能换另一种进口药。覃女士不死心,自己跑了好几家药店,结果都没买到。后来,她又在微信群上发求助信息,也无果,“我有几个朋友也得了甲亢,都断药了”。

  网上对“他巴唑”的需求,“哀声”一片。记者在网上搜索“他巴唑”,发现近期有大量患者求药的信息,山东、山西、江苏等许多地区都出现断货。“哪里有‘他巴唑’卖,请各位大神指条明路。”

  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颜晓东介绍,“他巴唑”又叫甲巯咪唑,是治疗甲亢最常用的药物,分为国产、进口两种,国产的称为“他巴唑”,进口的称为“赛治”。“他巴唑”很便宜,100片一瓶,价格约为3元。该院大约半年前就已经断货了,现在给病人用“赛治”来替代,50片一盒,价格是30多元。

  “去年10月进的最后一批‘他巴唑’,之后就再也没进到了。”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药剂科副主任黄振光查询的电脑数据库显示,该院最后一批药用完后,断货已有几个月了。

  走访:

  替代进口药也时断时续

  药店的情况也一样。康全药业、老百姓大药房等几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均表示,“他巴唑”断货已有两三个月,受此影响,替代的进口药“赛治”用量大增,最近也出现供应紧张,多家门店都已售罄。

  医院的情况也不乐观。黄振光说,近来“赛治”的货源时断时续,6月份进到一批,也只有五六百盒,远远跟不上需求。

  据了解,甲亢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内分泌疾病,目前的发病率约为2%,80%的患者为女性。颜晓东介绍,因受地理环境等多种原因影响,广西的甲亢患者也不少。该院内分泌科每月甲亢患者的门诊量就达1500多人次。常用药的短缺影响面不小。

  记者了解到,因为“他巴唑”紧缺,一些甲亢患者已经转而服用一种名为“丙硫氧嘧啶”的药物治疗,但是有专家认为,跟“他巴唑”相比,丙硫氧嘧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价格也比“他巴唑”贵很多。
回应:
  厂家称因“原料短缺”停产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了解到,全国有13个厂家生产“他巴唑”。7月3日上午,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个厂家——北京北卫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销售部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巴唑”确实已经停产了。这13个厂家里,有的厂家早就不做了,有的是近半年才停产的,“你也不用再打听了,我们和燕京(北京燕京药业有限公司)这几家大厂都停产了,现在全国都没货”。

  至于停产的原因,该负责人只是比较模糊地说是“原料短缺”。

  自治区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他巴唑”的原料都是化学原料,不同于中药制剂、生物制剂等需要提取,应该不存在原料短缺的问题。之所以缺货,“命门”还是在价格上——定价太低,没有利润,厂家不愿再生产了,“100片才3元,这是卖药还是卖面粉”?

  卫生部门也对“他巴唑”的短缺表示关注。自治区卫生厅药政处处长卢德成说,正是因为注意到廉价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这几年广西出台了廉价药品目录,相当于围起了一个“保护区”。像“他巴唑”这类廉价药,在药品集中招标时不再压价。但是招标已经是终末环节,对于定价本就很低的药,尽管不还价,还是可能出现断货。

  延伸:

  廉价药“一家停产全国断粮”

  近年来,廉价药品退出市场已经不是新闻。由于越来越多的厂家不愿再生产廉价药,导致很多便宜好用、甚至不可或缺的廉价药只有一两家企业在生产。一旦仅存的企业撒手不干,全国都会“断粮”。

  2010年,红霉素出现全国性短缺。该药价格低廉,仅有大连美罗大药厂一家在大量生产,约占该药90%的市场份额。2010年由于该厂整体搬迁改造,红霉素造成停产,结果全国都出现了红霉素断货现象。

  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由于没有替代药品,医院一度面临停做心脏外科手术的局面。造成紧缺的原因,是该药长期维持低价,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唯一生产厂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决定停产。

  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出现短缺。该药价格也很低,且无替代药,唯一一家生产商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减产,全国医院“心慌”。

  声音:

  断的是“廉价”不是“药”

  “这些药厂唯利是图,哪种药不赚钱就停产。”作为患者,覃女士有点忿忿不平,她认为停产是药厂“逼宫”,迫使政府提高限价。药厂不可能只生产一个品种的药品,某个品种不赚钱,但是其他品种可能是厚利甚至暴利,完全可以用厚利药品补偿薄利药品,而不应该拿患者的生命当筹码。

  事实真的如覃女士所言那么简单?业内人士分析,这种说法看似可行,实际上却是一部分患者掏钱补贴另一部分患者,并不公平。廉价药品接连告急,其实暴露出现行药品定价机制的缺陷。药价虚高需要“降火”,但是不能一刀切。在物价飞涨的年代,有的药品价格却10年不变,厂家停产就不奇怪了。

  “大多数情况下,断的是‘廉价’,而不是‘药’。”自治区卫生系统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例如过去常用的青霉素,一支不过几角钱,后来被阿莫西林替代,一盒要十多二十元。还有些廉价药,在配方中做点“加减法”,变成了另一种药,身价就上去了。

  再看这次的甲亢用药,廉价的国产“他巴唑”断货了,几乎同样成分的进口“赛治”取而代之,吃亏的永远是患者。

  业内人士呼吁,药品定价机制应该“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限高和保低相结合,对暴利药坚决降价,同时允许廉价药适当提价,或是政府对生产廉价药的厂家给予补贴。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启动廉价药保护机制,制定了廉价药保护目录。今年5月10日起,10种廉价药价格上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08: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药厂的投入,生产运营成本高,要求这要求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08: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08: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厂的投入高,风险又大,生产产品出厂价那么低,可用到患者身上一点也不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7-5 08: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发改委那帮人都不用国产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发改委和药监局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4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