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434|回复: 13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60家药企将受调查----发改委将进药企查账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7-10 06: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将对60家国产药企业和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业内人士称,此次调查或为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

    60家药企将受调查

    这一次发改委的药品成本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对部分企业2012年度政府定价药品出厂(口岸)价格以及生产企业财务经营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受调查的国产药企和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共33家。另一部分则是成本专项调查,调查企业2010年至2012年度连续三年全部药品生产、销售、成本费用及价格等有关情况,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药企在受调查之列。

    据了解,国产药企业需要准备全部政府定价品种资料,进口药品代理企业需要准备全部代理填报口岸价格的政府定价品种资料,而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组成调查组将在7-10月间到有关受调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

    详细调查账簿票据

    据了解,和以往的药品调查摸底不同,这一次调查摸底更为细致。之前价格摸底主要是靠企业自己申报,这次则将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而且调研的对象不仅仅是辅料进价和药品出厂价等内容,包括财务制度、财务报表、账簿资料以及与调查有关的各种凭证、票据、合同等内容也在调查之列。

    另外,国家发改委前几轮降价的基本上都是本土生产的药品为主,导致很多的本地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而此前外资药企主导的高价药影响不大。但此次被要求参与药品成本专项调查的跨国药企数量则接近一半。

    >>说法

    查清药品成本必须挤干水分

    业内人士表示,要根据药品企业的财务报表等内容查出药品真正成本,挤干虚增成分是关键。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药品出厂后,冗长流通环节的加价和招标采购环节的压价并行存在,发改委曾一度尝试在调研药品实际出厂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以确定最高“天花板”限价,但发改委人士也曾多次公开表示,这一配套改革的真正见效必须在医药卫生体制的整体改革推进下落实,“如果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将也只是局部的微调,恐怕收效甚微。”

    早在2007年2月份,发改委就颁布了《医药价格工作守则(暂行)》,首次提出“制定药品价格必须经过成本价格调查”;2011年11月22日,在舆论对于高药价的质疑声中,发改委进一步公布《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但问题在于,成本调查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公式最能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厂价和实际成本之间究竟怎么计算,又怎么能拿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这些都还在探索中。

    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发改委的此次调查的目的不一定直指降药价,而是在为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未来的改革必须清楚出厂价和进医院的价格,这样才能搞清楚医保应该合理支付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6: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挤干”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下发通知,为了解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和有关情况,以及时制定调节药品价格,决定对部分药品企业进行成本调查和出厂(口岸)价格调查。

    有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国内医药市场存在药品定价虚高的问题,流通环节和招标采购环节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不合理之处,此次调查将为药品价格下调铺路。但也有专家表示,近期我国药品价格再度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向虚高药价“宣战”

    根据通知,今年7月至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成立调查组,对60家知名药企和上市药企进行实地调查。

    其中,调查组将对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进行出厂价格调查;对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进行成本专项调查。

    “目前药品企业仍然普遍存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十分不利的。”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说,此次启动对药品企业的成本价格调查,释放出了国家对药价虚高这一顽症“宣战”的信号。

    一项统计表明,高毛利率是当前上市医药企业的一大特色。从今年前3个月情况看,176家医药生物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4.49%,而销售毛利率在45%以上的上市药企有84家。这176家上市公司中,毛利率排名前十的公司毛利率都在80%以上。

    “药企毛利高,最终意味着老百姓要多花钱。”郭凡礼说,此次成本调查有望在药品行业理顺成本和价格的关系,规范医药流通市场,抑制出厂价高价虚报,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降价效果不明朗

    通知指出,在出厂(口岸)价格调查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调查企业2012年度政府定价药品出厂(口岸)价格以及生产企业财务经营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成本专项调查则包括企业在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全部药品生产、销售、成本费用和价格等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本专项调查将有助于摸清药物生产成本,对成本价与厂商自报的出厂价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的结果不合理,将要求药品企业重新设定出厂价,遏制不合理涨价行为。

    有观点认为,对于出厂(口岸)价格的调查,特别是对进口药品代理企业的调查,令医药行业此前呼吁对外资高价药的调查变得更近了一步。一些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调查或许是大范围对外资药企展开成本调查的一个信号,可能导致进口药品降价。

    郭凡礼则认为,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双方竞争的结果,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值衡量产品的需求强度。由于进口药品在高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即使成本与价格之间差距明显,购买者还是会选择进口药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调查对进口药品能否起到降价效果仍有待观望。

    或为管理模式改革铺路

    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三轮药品价格调整方案,涉及近2000种药品。2011年至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政府管理价格的化学药品进行第三轮的全面调整。这轮调整预计可每年减少病人负担约600多亿元。

    “药品价格调整,既要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总体水平,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同时也要兼顾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研发创新和低价药品生产供应。”郭凡礼说,在三轮医药价格调整刚刚落幕不久,继续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国药品价格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特别是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乱象丛生,从出厂流转到消费者手中经过大量的中间环节,正是未来药品价格下调的空间所在。

    有媒体报道称,一款药品面向市场要经历生产、定价、招投标、销售等多个中间环节,而这几个环节都可以提高药品的价格,并导致药价虚高。一种成本只有5元的药品,最终定价可达到40元。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遏制药品流通领域带来的价格虚高,已经成为重要课题。而此次成本调查,有助于相关部门摸清药品的真实成本,推动药品管理模式改革,在给药企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的基础上,确定最高“天花板”限价,帮助药品企业摆脱“高定价、大回扣”的竞争,回归到正常的“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7-10 06: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价能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06: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晶水挤不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10 0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调查下外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7-10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想干。肯定干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10 0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实质性进展 不会又是轰轰烈烈搞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7-10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再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7-10 08: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方式去查石油价格成本就好了
该查的不查
研发成本和GMP成本算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10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东西还需要调查嘛,调查中吃吃喝喝的有用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10 09: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1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希望调查后,老百姓得到实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10: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的重点是流通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10 1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 发表于 2013-7-10 08:30
如此方式去查石油价格成本就好了
该查的不查
研发成本和GMP成本算不算?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4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ishuailong 发表于 2013-7-10 10:56
调查的重点是流通环节!

支持,药厂已经够可怜的了,在降价,逼得药厂去造假吗。多去查查那些流通环节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6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