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588|回复: 2
收起左侧

[人力资源] HR老菜鸟谈记之十四——HR老菜鸟给HR新手的一些建议,HR新菜鸟必读之一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2-3-23 2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圣剑之心 于 2012-3-28 23:52 编辑

前面讲了一些关于招聘与培训的方法及技巧,有很大部分人是HR新人,期待着对HR有一个全面、深入、正确的了解。所以从本贴开始,HR老菜鸟会围绕HR新人必知的一些内容,作一些介绍,希望能让所有想踏入HR这个行业或刚踏入HR这个行业的朋友对HR有一个正确认识。古语说,男怕入错行,其实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女也怕入错行,要入这个行,必须对这个行业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HR这个词来源于英文的缩写human resource,中文意思为:人力资源,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好像来自美国,一个叫戴夫•乌尔里克的人,在这之前,HR叫人事管理,以前刚提出这个概念时,我没听说过, 后来有人将人事叫做HR,我还以为是将人事比喻成消火栓,因为消火栓上面写着HR,后来才知道来源于人力资源的英文缩写。在HR管理认证考试出台前,那时对人事的工作内容定义并不明确,有叫劳资科的,有叫后勤处,人事部门的工作也不明确,发展方向也很糊糊,更不要说有多重要了。

在中国大概从2003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以后,才确定大家公认的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考核与评价; 5、薪酬与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 做HR的人,不管你考不考试,这几大模块一定要说得出,并且要知道他的一些专业叫法,我有个朋友做了5年HR,去面试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面试官是一个香港人,问话里时不时夹几句英文,问我朋友,懂不懂ER、C&B熟不熟,我朋友当时就被问懵了,做了这么多年人事,不知道对方讲的是什么,回来还问我,这些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没听说过?坦白的讲这位朋友做人事主管超过5年,应聘那个职位一点问题都没有,卡就卡在这几个破英文缩写上面,所以一些HR专业术语,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否则让人笑话,有时也会失去了一些好机会,ER是员工关系Employee Relationship的缩写,C&B是薪资福利Compensation 薪资、Boon 福利的缩写,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招聘(recruitting)、组织发展(OD)、行政与沟通(Admin & Communication)、安全(包括公司保安系统,医疗,公司生产安全统称Safety ),很多跨国公司HR招人的时候,都会丢几句英文,即使你英文不好,这几个单词的读写一定要搞定,否则好机会白白的溜掉了,你也不能怪人家刁难你,作为跨国公司的HR,连几个本专业的英文还不认不全,如何能做得专业呢?

HR的定位问题回答也是考验一个HR功力深浅的问题,许多公司问你,你觉得HR是做什么的,当然回答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但是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明HR的定位,你的专业形象一定会大大提升。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权威,HR部门应该是搞定公司选、育、用、留、裁各个方面的专家,不要做HR的不懂《劳动合同法》,不懂亚当斯公平理论、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X与Y理论、不能明白彼得原理、马太效应等等基础理论知识,当然更要明白HR实务处理的细节及要点。
第二:要做公司的业务伙伴,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不懂业务的HR永远都无法上得了层次,所以做制造的HR要了解公司的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出货各个环节,做服务的HR要了解的客户的需求,服务的要点等,虽然不要求比现场的人员还要强,至少你要十分清楚了解并知道业务的运作流程。
第三:公司的领导者及变革的推动者,能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公司的承受,为员工争取必要的福利,提高员工的待遇,是作为企业HR领导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需要变革时,能先行,并且做好宣传,大力推动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理念,做公司舆论的喉舌,变革的先锋,这才是当今HR正确的发展的方向。

还有很多HR新人都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做HR要不要考证,即考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件。考不考,我也不想泼大家的冷水,这个证本身意义并不大,倒是考证的过程值得去关注,如果你对HR一无所知,我倒建议你去考一个证,助师就差不多了。如果你已经做了几年HR了,也对HR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劝你不要去淌这趟混水。让不了解HR的人去考证,其实是希望你们通过几本HR的基础教材对HR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借考证的动力认真的把这些教材看完,目的只有一个,对HR有一些理论认识。那种以为没有HR证件就不能做HR,或有一个HR管理师的证件就以为HR就能做好的想法,其实都是矮子婆娘——见识低。

一个HR新人如何利用考证的经历结合实际HR经验,尽快提升自己的HR水平,这里倒是有一些建议: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这个证件,目前分为四级,最低一级为人力资源管理员,这个有的地方由劳动局培训,大概讲些简单的法律法规,然后开卷考试,人人及格,人人有证。这个几乎没有人花钱去考,都是公司出钱去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员上面一级就是人力资源助理管理师,又称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这个考试的人最多,基本上集中了HR的基层人员,是许多HR入门者必学课程,很多半路出家HR人,都想通过这个考试,让自己漂白成科班出身,这个考试也很简单,考二门,理论与实践,其实都是书面考试,听了课,做了题,不会有多大问题,这个考试比较严,开卷肯定不可以,运气好,做点弊倒也不难,关键是监考老师看到,要好好应对,羞涩一笑,老师念你们不容易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不过,还是自己准备充足比较保险。助师上一级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也就是平时号称我是HR管理师的人达到的级数,这个有些门坎,一般是一些HR主管或经理,才有机会报名,不过现在门坎也低了,加上提供假学历,假证明的多,也混了不少江湖中人,这个考试难度要大点,其实也还是纸上谈兵,虽然有论文答辩项目,其实又有多少不是来自书本呢,所谓技能考试,不是实际中不可能碰到的问题,就是标准答案绝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了,加之同一考场大部分来自同一培训之处,不必阅卷,答案又能不同到哪里呢?再讲一讲最高级,目前是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称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的考试,有的城市还没有开考,倒是很多学校有了很多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这意味着什么?报名费用好象要6000多,其实又何必呢?当然如果公司出钱,我也不反对你去结交几个朋友。

好了,说得有点多了,以上简单的介绍了HR考证的一些情况,想必大家对HR考证有一些了解吧,其实我在此并不是想介绍考证的内容,我只想告诉大家如何利用考试的机会,来提升你的HR功力。
第一:所有考证的相同要求是必须经过正规机构培训达到相同时数。这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接触到一大堆HR领域的朋友及老师。这将成为你的财富,至少在HR的路上又多了些共同探寻者,在理论上又多了一些老师,虽然这些老师基本上无实战经验。所以要好好去听课,并且想办法让大家对你有较好的印象,每个学员都能得到一份通讯录,下了课要多多主动联络他们,本着谦虚的姿态,没有人会拒绝你。并通过你们的联络群提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不要隐瞒你的知识,要知无不言,对方一定能感受得到你的诚意与大度,也才能结识到HR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善用你的教材,管理师的培训,不论是哪级,都是围绕HR六大模块开展,首先你要对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丢掉书,看看你对六大模块都能讲些什么内容,能讲出来的,就是你HR的最初的理论,不要怕少,学习是积累的过程,慢慢就会多起来,接下来,你要实践书中的知识,比如讲到招聘,你就要比对你们公司目前所做的招聘,哪些是符合书上的要求,哪些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么,不断的去阅读,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修正,总结一个你自己的认识,这就是HR功力提升的途径。我以前看完教材,就会自己动手将教材做成幻灯片,然后去讲课,让我的理论知识很深、很牢。还有一个就是你要以这些教材作为依托,然后去拓展你的知识面,不断的学习与教材接近的东西,讲到培训,书上的这些培训知识还很不够用,那你就要多找找,上网或去书店或请教别人都可以,要以书上的知识作为你拓展的源泉,作为你进步的起点。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而不是拿着一本管理师的证书,却被一桩简单的劳资纠纷搞得焦头烂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23 22: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沙发,看起来不错。

可以给HR新菜鸟一些很好的意见,对新鸟变老鸟有点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24 09: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啊,顶一个












诸暨人门户网站提醒您:春天美好,可夏天到了,冬天远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 0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