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89|回复: 4
收起左侧

地黄的传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3 1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罗兴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 赵霞 江苏省中医院
    药材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等地。以色黑味甜者为佳。

    传说故事

    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传说有关,此后一说到地黄,人们都会认为怀庆府所产的最为地道。明朝名医刘文泰在《本草品汇精要》中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7-3 12: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迷信。不科学。

点评

这个不科学!所以……  发表于 2014-7-3 1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 13: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最近,我们公司进了一批丹参,其中居然混有地黄!听说,丹参才几块,地黄已经上到十几块了。我们同事纷纷说,要是混多一点地黄就好了。

点评

好可爱的同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 1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 1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7-3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7-3 13:24
不过,最近,我们公司进了一批丹参,其中居然混有地黄!听说,丹参才几块,地黄已经上到十几块了。我们同事 ...

好可爱的同事。

点评

没办法,我们的同事成本意识都太强烈了……  发表于 2014-7-3 13: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4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