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17|回复: 14
收起左侧

中药亦有毒:中药用对了有用,使用不当会伤身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5 2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少人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因此乱服中药,往往身体受到伤害还浑然不知。其实,中药和西药一样有着两面性,既能防病治病,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身体。

  古代中医学对中药毒副作用已有认识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并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原则。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不仅认识到中药存在毒副作用,而且还懂得把握用之,即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治病时,患者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就要停用。毒副作用越大的中药越不宜久用,病好即停。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对天南星、朱砂、木通、半夏、瓜蒂、洋金花、藜芦、草乌、火麻仁、白果等百余种常见的有毒性的中药进行阐述,提出“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的观点。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中医理论著作,该书收录了365种药物,并按药物毒副作用大小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类。下品有125种,均属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药物。

  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知,古人受条件限制,基本上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掌握的,很难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药的毒副作用,隐患颇多。比如,对于服后不久就出现中毒反应的中药,会知道该药有毒性,而对于反应缓慢,服用半月甚至数月才呈现中毒反应的中药,就难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黄药子,自从《开宝本草》记载其“苦、平,无毒,主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以来,均未有任何医书记载该药有毒性,但在近代医疗实践中,发现该药在临床上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现代医学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某些天然中药不仅有毒副作用,而且有诱发肿瘤的风险。比如槟榔内含槟榔次碱,款冬花含有双稠吡咯啶类生物碱,白屈菜中含苯骈菲啶类生物碱,茴香、肉豆蔻、胡椒、细辛等中草药挥发油中的黄樟醚、异黄樟醚和二氢黄樟醚均为苯丙烯类衍生物,都可能诱发某些癌症。木通、千年健、土贝母、斑蝥等中药,服用不当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尿闭或者尿频量多,甚至可能引发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很多中药用对了有用,使用不当会伤身

  多种中药产生相同或类似的不良反应,如:穿心莲、天花粉、大黄、黄柏等均可发生湿疹皮炎样药疹;板蓝根、金银花、当归等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此外,很多种药物用对了有功效,用错了则会产生毒副作用,比如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用之不当有助湿雍气、中满不适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浮肿、血压升高、血钾降低、钠潴留等不良反应。鹿茸的功能是补精填髓,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往往会发生吐血、衄血、尿血、中风昏厥等症状。

  是药三分毒,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吃中药当然不是多多益善。我们要转变“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化弊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1-15 2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15 23: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0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所以没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用药是很容易引起”毒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6 0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16 06: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都会用百度了。是药三分毒不是“毒害”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16 07: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用药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16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广告说
本品绝对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来欺骗消费者
不说有没有化药成分
难道连水都没有!

点评

有些广告纯粹忽悠外行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6 0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16 09: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饭吃多也也会撑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09: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wei2000 发表于 2014-11-16 08:40
还有一些广告说
本品绝对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来欺骗消费者

有些广告纯粹忽悠外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1-16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加强锻炼,注意饮食,能少吃药少吃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6 1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喝水都有塞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6 13: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生病,能不吃药就挺挺吧,对身体有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14: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锻炼,多吃饭少吃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2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病受,无病体受。中药当然不能随便吃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4 0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