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72|回复: 2
收起左侧

【132中药材鉴别】鹤虱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1-27 08: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鹤虱鉴别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



天名精始载《神农草经》,列入上品。载:"鹤虱生西戎,子似蓬蒿子而细,合茎叶用之,胡名鹄虱"。由此可见唐朝代鹤虱的产地,药用部分及子似蓬蒿等,与今日市售各种鹤虱均不同,当系另一物。据赵燏黄考证,认为应是山道年花。《本草纲目》载:"颂曰:鹤虱江淮衡湘间皆有之,春生苗,叶皱似紫苏,大而尖长,不光,茎高二尺许,七月生黄白似菊,八月结实,子极尖细,干即黄黑色"。从这段记载及《证类本草》所附滁州鹤虱及成州鹤虱图来看,均与蒿类不同,而与天名精颇似……"。李时珍谓:"按沈括笔谈云,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杴,本草又出鹤虱一条,都成纷乱,不知地花即天名精,其叶似菘,又似蔓青,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但其原版附图与天名精Carpesium Spp.并不相似,至《植物名实图考》所附天名精图才与天名精完全符合。




天名精 别名:野烟(陕西、湖南、江西),皱面草(江西),地松(江西、上海),癞蛤蟆草(江苏、浙江),野叶子烟(贵州)。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菊科Compositae
[/url]多年生粗壮草本。茎高30~100cm,有臭气。茎直立,上部密被短柔毛,有明显的纵条纹,多分枝。叶互生,叶柄长0.5~1.5cm;基生叶于开花前凋萎,茎下部叶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6cm,宽4~7c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被短柔毛,老时脱落,下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有细小腺点,边缘具不整齐钝齿,茎上部叶无柄或具短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生于茎端或沿茎、枝生于叶腋内,近无梗,成穗状花序式排列,苞叶2~4,总苞钟形。苞片3层,外层较短,卵圆形,背面密被短柔毛,中层和内层长圆形。花冠全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花冠管细长,先端3~5齿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裂,伸出花冠之外。瘦果细长,长3~4mm,黑褐色,无冠毛,具纵沟。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坡地、林下、村旁、溪边及路边草丛中。
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采制
果实于9~10月成熟后采收,拣净小叶等杂质即成。
产销
鹤虱(天名精果实)Fructus Carpesi abrotanoidis主产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省。销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区。




果实含挥发油约0.25~0.65%。油中含有天名精酮(Carabrone)、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正己酸(Capronic acid)。另含缬草酸、油酸、右旋亚麻酸、三十一烷、豆甾醇等。

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
功效
味苦、辛,性平;有小毒。有驱虫功能。用于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用量3~15g。




  • 驱虫作用:1%天名精子酊5滴,加入生理食盐水25ml中,加温37℃,再放入犬绦虫,结果1~2分钟内即死。天名精煎剂在体外有杀死鼠蛲虫的作用。取有蛔虫的豚鼠,由口腔投入鹤虱的流浸膏,发现鹤虱有驱虫的效力。证明其中的正己酸及内酯的衍生物,有驱蛔虫作用。本品为杀虫方剂中要药,制为煎剂,专供驱除绦虫及蛔虫之用。又对除水蛭尤有特效。
  • 天名精内酯给小白鼠服,先呈短暂兴奋,随后变为不活泼、静止、呈蹲踞状态,四肢弛缓麻痹;对大白鼠有抑制脑组织呼吸的作用,对家兔有降温、降压作用。与巴比妥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 天名精液作皮肤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或抑菌作用。临床上用鹤虱治疗蛔虫病,有较好的效果。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19/PD02.JPG] 瘦果呈细长圆柱状,长约3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具有多数细纵棱,顶部收缩,呈线状短喙,先端扩展成软骨质的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果皮薄,种仁类白色,稍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以粒均匀,饱满者为佳。




瘦果中部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细小的含草酸钙柱晶的表皮细胞,柱晶长38~50mm。中果皮为黄色薄壁细胞,中有20余束排列成环状的纤维群内果皮一列,细胞皱缩。种皮细胞扁平,角质层厚。子叶发达,薄壁细胞内含细小糊粉粒。

上:天名精果实横切面简图(×54) 下:天名精果实横切面详图(×58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样品粗粉(20目)5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取一定量溶于石油醚后点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产)加0.5%CMC溶液,湿法铺板,干燥后于105℃活化30分钟。展开剂:己烷-乙酸乙酯-苯(7:2:1)。展距:17.5cm。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波长254nm)(图左)。显色剂:以异羟肟酸铁试剂喷雾。(图右)
鹤虱薄层层析图谱
(左):紫外灯下(254nm) (右):异羟肟酸铁试剂 1.鹤虱挥发油



混淆品--窃衣

为伞形科植物窃衣和小窃衣的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mm.表面棕绿色或棕黄色,顶端有微突的残留花柱,基部圆形,常残留有小果柄。背面隆起,密生钩刺,刺的长短与排列均不整齐,状似刺猬。接合面凹陷成槽状,中央有1条脉纹。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南鹤虱与窃衣的主要区别:南鹤虱的刺成条状,而窃衣的刺不规则。


1. 同属植物挖耳草(金挖耳)Carpesium cernuum L。茎下部被白色长柔毛及卷曲的短柔毛,基部及叶腋尤密,茎下部叶具长柄,下部具狭翅,向叶基渐宽,头状花序生茎顶及枝端,苞叶多枚,大小不等。总苞壳头状;苞片4层。产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及西北陕西、甘肃等地。
2. 倒盖菊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和天名精C. abrotanoides L.主要区别点:头状花序生茎顶端和枝端,苞叶3~5枚,披针形至椭圆形,其中2枚较大,较总苞长2~5倍,总苞卵状球形,苞片四层,两性花长3~3.5mm。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以上两种植物的果实,也作鹤虱作用。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19/PD03.JPG][/url] 3. 东北鹤虱为紫草科植物赖毛子Lappula heterocantha (Ledeb.) Gurke [L. echinata Gilib. var. heterocantha (Ledeb. ) O. Kuntze]的果实。全株密生灰白色硬毛。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小,淡兰色,总状单歧聚伞花序。小坚果4,扁三棱形,灰褐色,密生小突起,边缘具翅,有二列锚状刺,形似虱。生于沙地、路旁、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等省区。种子含油量为19.48%。东北地区作鹤虱用,自产自销。果实为4个直立的小坚果,全体呈卵状圆锥形,长2~3mm,宽1~1.5mm,顶端尖锐,基部圆形,表面密布有瘤状突起,边缘有2列钩刺,气微,味淡。(照片)药理:在试管内对蚯蚓、猪蛔虫、水蛭均有杀虫作用;10%东北鹤虱酒精提取物1ml于试管内,对猪蛔虫头部作用不明显,须加入25ml才能使挛缩停止。
4. 同属植物粘珠子Lappula myosotis V. Wolf. (L. echinata Gilib)小野果背面边缘无翅。东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以其果实作鹤虱用。卵盘鹤虱L. redowskii (Hornem.) Greene (L. intermedia M. Pop)。小坚果边缘只有1列锚状刺。黑龙江、宁夏地区以其果实作鹤虱用。
5. 天名精除果实入药外,全草也供药用。夏秋采收。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祛痰、止血的功能。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疮肿毒,蛇虫咬伤。用量25~40g。外用适量;鲜草适量敷患处。
六种植物检索表:
1.头状花序;瘦果,细长,圆柱形,无钩刺。
..2.头状花序通常沿茎和枝腋生,有短梗或无梗,常连续成偏侧一列……………
.....…………………………………………………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2.头状花序具长梗,在茎和枝顶端单生。
....3.叶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头状花序直径15~18mm,具条状披针形苞
.......片数枚;外层总苞片卵状矩圆形…………………………挖耳草C. Cernuum
....3.叶柄无翅,头状花序直径6~8mm,具矩圆状披针形苞片数枚;外层总苞片
.......宽卵形…………………………………………………倒盖菊C. Divaricadum
1.总状花序;小坚果4,矩圆状披针形,卵形,边缘有锚状刺。
..2.小坚果背面卵形,边缘有1行锚状刺,侧面无疣状突起,常具皱褶……………
.....………………………………………………………卵盘鹤虱Lappula redowskii
..2.小坚果背面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2行锚状刺,侧面有疣状突起。
....3.内行刺基部增宽且联合成侠翅,外行刺比内行刺短得多,且仅生于中下部…
.......…………………………………………………………赖毛子L. heterocantha
....3.内行刺基部邻接或离生,绝不联合成翅,外行刺与内行刺近等长或稍短…
.......…………………………………………………………………鹤虱L. myosoti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7 09: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27 09: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