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uansoul 于 2014-12-13 18:12 编辑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神虽困,无苦。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解释:
老师说:把脉,脉已经呈现病态,但是人却没有病的症状,顾名思义“行尸”,以没有六神无主,晕厥、不能辨识周围人物为主要特点,一般来说短命,不容易治疗。人有病态,但是脉象没有异常,通常来说就是“内虚”,属于营养不良,没有大问题,调整饮食,即可恢复精神意识。(他的年代,战乱啊。很多人温饱是个问题) 老师接着说:把脉,还有个口诀“肥人责浮,瘦人责沉”。什么意思呢,就是,体型偏胖的人,脉应当沉,如果脉浮,就是不正常,需要细细询问;体型偏瘦的人,脉应当浮,如果脉沉,就是不正常,需要细细询问。 老师继续说:人的呼吸,会影响脉象。通常,需要根据呼气开始到吸气结束之间,作为脉象判断的标准间隔。并且,脉率和呼吸往往不同步,则可以等待脉始动,呼气开始,同步后诊脉。脉来疾,去迟,这就是内虚外实的表象。脉来迟,去疾,这就是内实外虚的表象。腕脉,寸位心、肺脉主卫气;官位肝、脾、胰主荣气(营气)盛,对应机体功能亢进态,阴阳均偏盛于常人,称作“纲”。寸口卫气弱;荣气弱,阴阳均偏低与常人,称作“损”。卫气和缓,荣气和迟,缓迟同时,称作“沉”(此处的沉,和尺脉属性沉意思不同)。左手脉浮大且濡,右手脉也浮大且濡,左右一样,称作缓。(此段基本阐述,表里、虚实、阴阳的对比关系。是基本度量,后面很多论述都以此为基础,来细说微小差异而已。)
学生问:有人说,二月浮脉,如何诊治,也有人说此现象病人,秋季病重或不治而亡。有没有道理? 老师回答:二月,春尚未当令。此时脉是潜阳萌发(参看《内经》、《易经》),脉象应当濡弱一些。如果,相反是浮脉,则可以认为肺金脉属性体现藏(脏)偏盛,克制肝木萌发。一旦到了秋季,金的属性乘胜,必然肝木克死。其他的可以类比而知晓,我就不一一说了。 老师补充说到:还比如,立夏后,脉应当稍稍洪大,这是季节本属性脉象。那么,病人身体痛,不利,苦闷,严重的时候,应当考虑发汗。掌握发汗的尺度则是“见汗则缓,不需重汗”。白天,如果自觉身体不是很疼痛,也不是很苦闷,则不需汗法。如果,病人自己能缓缓出汗,则病很快就会好转。这是什么道理?都是以自然环境时令属性应当有的现象来比拟,所以,运用的好,也就药到病除。四季都是这个治疗思路,我也不一一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