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3
收起左侧

讲故事学中药·第三册·7.松子仁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22 18: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松子仁的故事  

2014-12-18 18:22:03|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7.松子仁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7.松子仁的故事          

  松子仁的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多种松的种子。红松产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华山松为我国特产品种,北自山西沁源,南到云贵高原,东起河南,西到甘肃、四川和湖南等地都有生长。   

  唐代的《海药本草》中就有“海松子温胃肠,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记载。在人们心目中,松子被视为“长寿果”,又被称为“坚果中的鲜品”,为人们所喜爱,对老人最有益。    

  松子被人们誉之为“长寿果”。是因为松子仁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松子仁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经常吃,有预防胆固醇增高,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松子仁中所含的磷,对脑和神经系统也大有裨益。 这一点在古代就已有了认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松子做了如下描述:“味甘,小温,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散气水,润肺,治燥结咳嗽。治虚秘。久服,轻身延年不老。”在《列仙传》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些奇人异事:有位古人好食松实,体毛数寸,走及奔马;另有一位古人自幼在山上食松籽、伏苓、寿数百岁;更有位名叫赤松子的仙人,好食松实、天冬、石脂、齿落更生、发落更出、莫知所终。这些传说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松籽奇妙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                    

                                  

  【药名】松子仁                         

  【别名】海松子、新罗松子、松子、罗松子、红松果。

  【药性】甘,温。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应用】                   

  1.肠燥便秘 本品质润气香,甘润入肠而有润肠通便作用,宜用于津枯肠燥便秘之证。如老人虚秘,可以本品配火麻仁、柏子仁等份同研,溶白醋为丸,黄芪汤送服(《本草衍义》)。              

  2.肺燥干咳 本品质润,入肺而有润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燥咳嗽,可与胡桃仁共捣成膏状,加熟蜜,饭后米汤送服(《玄惑传尸方》)。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膏、丸。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湿痰者禁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2 18: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吃的零食,不知道吃多了有没有副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2 2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22 2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