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91|回复: 0
收起左侧

[养生] 蒲松龄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28 22: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蒲松龄的养生之道
    蒲松龄不仅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而且对医术也颇有研究,著有《药崇书》、《草木传》等医学理论书籍。他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有讲究。

    蒲松龄在青少年时代,就阅读了不少中医药书籍,掌握了一定的医术。在《聊斋志异》中也涉猎医疗保健内容,如《医术》《药僧》《金陵女子》《太医》《口技》《上仙》等文,几乎全是医药卫生和保健构成的故事情节。中医的望、闻、问、切、按摩、理疗、手术等内容无所不有;脉理、药性、药理、解剖、消毒、麻醉等方面均有涉及。

    蒲松龄不仅研习医术,还亲自行医当过郎中。康熙九年,他应友人江苏宝应县知县孙树百之聘充当幕宾时,为调查一宗冤案,曾扮作郎中,走乡串庄以看病为名进行私访,给农民治过病。不久,其医病本领在当地就小有名气,人们纷纷找上门去。

    蒲松龄自己配制了一道养生“蜜饯菊桑茶”。此茶有蜂蜜、菊花、桑叶、枇杷叶等成分。其中,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和抗衰老之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之功效;枇杷叶清肺下气,和胃降逆;蜂蜜滋补养中、润肠通便并调和百药。四药合用,是一剂解暑、清热、消积、通血脉、健心脾、补肾、抗衰老的良方;药茶兼备,止渴健身又治病。

    蒲松龄主张“恒劳而知逸”,认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因此,他在西铺毕府私塾时,每天很早就起身,到“石隐园”的松林中,呼吸飘动着松柏香气的新鲜空气,先练一遍“五禽戏”,再用马步站立,半抬两臂,瞑目静心,一会儿静功。最后,把“蛙鸣石”举上几十下。这块形似青蛙的“蛙鸣石”,现摆在蒲松龄故居聊斋的案几上。

    识得百草即医家,百草生情亦文人。蒲松龄在漫长而艰辛的一生,虽抑郁不得志,却很少生病,最终以76岁高龄辞世,这与他懂医术,饮药茶,有规律的锻炼和生活,始终保持了充沛的精力不无关系。

    蒲松龄先生的养生之术与他的《聊斋志异》一样流芳后世!(孟祥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上比下知足寿
□ 马烈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前人诗曰:“世人纷纷说不齐,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这首诗颇耐人寻味,不仅透出了一种安贫乐道又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还蕴含着深深的养生哲理。

    “比上”有动力。人一生的发展,需要树立高目标,有目标,方有动力,才能不断前进。此所谓“比上”是也。事业当如此,生活当如此,养生亦当如此。事业有目标,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念;生活有目标,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体现活着的价值;养生有目标,才能积极探求养生理论,践行养生方法。古人多崇尚圣贤,“见贤思齐”,希冀成就圣贤,就是这种“比上”思想的实际运用,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而中医养生经典《黄帝内经》,不仅托名圣人“黄帝”,并在经文中,多次用圣贤之“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作为养生榜样,阐述养生道理,鼓励践行养生。故此,好养生的人,应当向健康者或高寿者看齐,以其为养生目标,这就是养生之“比上”。日常有机会见到高寿者,也可设法尽量与其沟通,虚心请教其得享高寿的秘诀,有助于自身养生规划的完善。

    “比下”知幸福。张弛有度,这不仅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与人比而努力养生,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一味向上看,埋头苦“冲”,久之会令人身心俱疲,反而达不到养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学会“比下”,也就是与不如自己者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唐朝诗人白居易号“乐天”,享寿74岁,晚年曾写《思旧》一诗,诗中言:“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诗中回忆了因服食铅汞金丹而早亡的几位旧友,不仅透着深深的惋惜,也对自己有些许未受丹毒的侥幸和得享长寿的幸福。人到晚年,时常会有面对死亡的担心,白居易正是在性格“乐天”的基础上,通过与早亡朋友的“比下”,从而看淡生死,享受长寿。这一榜样,具有“比下”的典型性,值得好养生者玩味与借鉴。

    “比较”要知足。“比上”、“比下”中,也有一条原则贯穿始终,那就是“知足”。若不知足,则“比上”易生嫉妒,“比下”易生不屑,都是影响健康的负面情绪,若进而有不理智的行动,则更伤生命。古人诗曰:“搅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尤其是养生初见成效之时,千万莫因“比上”而懊恼,忽视成果;莫因“比下”而自满,止步不前。俗话也说:“如今好日子,天天像过年。”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养生之幸,当知足而养,乐享健康。

    白居易说:“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故养生要学会比较,最终在比较中得快乐,在健康中得幸福,在知足中得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材养生知多少?
□ 吕斌 广西医科大学
    提到养生,很多人直接想到的就是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其实,好木材也可以有助养生。例如紫檀木能提神止痛消肿,沉香泡水对肠胃疾病有缓解作用,佩戴黄花梨可“辟邪恶气”等等。

    人是依赖自然万物而生存的,与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人体小环境与宇宙大环境丝丝相通,许多花花草草、树根树皮都可作“药”祛病疗病、防病抗病。红木是非人工种植的大自然的产物,吸取日月之精华,收山水之灵气,形成了重、硬、细、少的木材特性。不仅是制作高档家具的好材料,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的宝物。

    黄花梨

    海南降香黄檀俗称黄花梨,亦称“降压木”,原产于我国海南岛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的作用。

    内服:以其心材入药内服,用木屑泡水,有香气,可以降血压、血脂,主治风湿、腰痛、吐血、心胃气痛、高血压等症。

    外敷:该药材气味芳香,味稍苦,烧之香气浓烈并有油流出,加水研磨,药液可治疗各种疼痛,也可磨粉外敷,止痛止血,是极好的镇痛剂。

    现在一些人喜欢佩戴黄花梨等木头制作的饰品在手上或者身上,对此,广西大学林学院高级工程师李英健说,好木头可以起到健康养生的作用。

    据悉,黄花梨的心材称为花梨格或降香木,是一种药材。中药降香,别名鸡骨香,降香的极品称为紫藤香。而中医学对降香的最早记载见于唐《证类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降香气味辛、温,无毒。降香有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的作用。用火烧它,可以预防空气传染的疾病,小孩佩戴它,可“辟邪恶气”。

    据了解,黄花梨除有安神降压的功用外,目前已有专家研究证明,从黄花梨木中提炼出的精油,可以刺激细胞再生与代谢,可滋养肌肤,对皮肤具有优异的抗皱功能,能促进皮肌组织再生和增强皮肤弹性。该精油还具有抗菌、杀虫、缓解紧张情绪的功能。

    紫檀

    紫檀也同样能让人“眠之可自然安神,坐之能自觉定志”。 紫檀药效众多,要成百上千年方可成材,从古中医的角度理解,是集日月之精华,平衡阴阳的佳品。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小叶紫檀有镇心,安神,舒筋活血,消炎止痛等功效。佩带小叶紫檀饰品,可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及感应,如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定心率,改善失眠等药效。

    据一些医学书籍中记载,紫檀木屑反复揉搓之后,会散发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木氧”,有芳香行气的作用。古人认为芳香行气,有利于人的心脏、肝脏、肾脏的机能,既可以安神,也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使人心绪平衡、安详、沉寂。能够起到安神醒脑、消除关节肿痛的功效,长期接触还能够促进细胞再造,预防皱纹的出现,对皮肤特别好。所以,能够长期睡在小叶紫檀木床上,可以让皮肤越来越好,人越来越年轻。

    内服:内服煎汤,主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

    外敷:具有消除关节肿痛的功效;白醋与紫檀末混合敷在腿部关节处,能够消除关节肿痛;紫檀对肠胃也很好。所以脸上长疙瘩,把紫檀木的锯末涂在皮肤上,每晚敷10分钟,当面膜一样,不仅消痘而且肤色亮白细腻。

    与此同时,紫檀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能驱虫,夏天能防蚊子。

    酸枝木

    俗话说坐要坐酸枝,因为酸枝木散热性、透气性佳,微微沁出的淡香能够提神。大红酸枝的酸香气息浓厚,有独特的杀菌功效,同时酸枝对人体有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之功效。更重要的是非常的牢固,也适于制作桌椅。酸枝木家具坐着稳,不硬不凉,没有光滑的感觉,对腰椎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购买红木椅子酸枝木可谓性价比最高的首选。

    清代江藩者著《舟车见闻录》记载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嗅如醋,故名酸枝。酸枝初伐时,芯材淡红色至赤色,经长时间放置,可沉于水。颜色逐渐转化为紫红色,光泽变为暗沉,经打磨可达到平整如鉴,抚之细滑清凉,木纹美观,不易腐朽,经久耐用。酸枝木虽不如黄花梨和紫檀名贵,但在中式古典家居环境中也有着非常独特的位置,是上品。

    鸡翅木

    如果用鸡翅木做成筷子就比较好,鸡翅木在热水的刺激下,就会散发出一种柔柔的特殊香味,而这种天然的香味就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很适合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使用。

    乌木

    久埋于地下未腐朽的乌木则适合做一些摆设,因为时间久了,乌木逐渐碳化,除味效果很好,对一些空气中的重金属物质和有毒物质,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炕桌、小型屏风等这些摆设都适合用乌木做。

    樟木

    樟木是很多市民熟悉的木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用樟木来做家具。《本草纲目》中就有“樟木做履除脚气”的记载。

    据了解,中国古代早已用樟木做衣箱,以防棉、毛、丝织品等衣物被虫蛀。不过,樟木挥发出的气体含有樟脑等有机物成分,对人的胃肠道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旦被人吸入体内,就会产生水溶性代谢产物——氧化樟脑,具有明显的强心、升压作用,如果把樟木家具放在卧室,会影响睡眠质量,让人兴奋甚至失眠。还可能引发头晕、浑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故此如果家里有樟木家具,最好要保持房间的通风。

    沉香

    沉香是沉香木受伤(风折、雷电、山体滑坡、人和动物侵害等)被真菌入侵,并开始自身抵抗侵袭而分泌出的一种树脂,相当于树木本身的一种“免疫力”抵抗过程,然后经过多年沉积下来的一种木材和树脂的复合体。

    沉香为世界四大香品(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之首,自古以来即被列为香中极品。沉香还具有药用的功效,沉香可起到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等功效。沉香辛香温通,能祛除胸腹阴寒,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作用。另外,还能用于胃寒呕吐,也可用于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

    沉香还能用于泡酒、抽烟、熏香(闻香、鼻观)等功效。其中,熏香可对人体起到去浮、去躁、静心、明志等作用。用沉香油按摩皮肤,有去疤,去斑之功效;沉香油对皮肤烧伤烫伤,有止血止痛的效果;沉香油对神经具有很好的安定作用,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可以降血压,畅通气脉,修脾养胃。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沉香功效较多,但由于纯正的沉香非常稀缺,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沉香”,实际上是部分商贩用与沉香香味有些相似的香柏木来以假乱真,俗称“土沉香”。“土沉香”与沉香价格和品质相差十万八千里。“土沉香”泡茶对身体有害,而真正的野生沉香越来越稀少了,因此消费者需警惕被商家混淆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肾三字经
王晓东 绘

    睡好觉,养肾气——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有着重要作用,睡能还精、养气、健脾益胃、坚骨强筋。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纵欲,以利于肾精的养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2: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栗子冬补是佳品
□ 宁蔚夏 王爱琴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冬天是进补佳季,由于肾与冬令相应,有补肾功效的干果一族不失为理想食选,而其中有“肾之果”之称的板栗当作首选。栗子古代与桃、李、杏、枣并称“五果”,现代更是享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其果实肥厚甘美,营养丰富,食时无论生、煮、蒸、炒或用栗粉制成糕点,风味皆佳。

    现代医学认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栗子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栗子含有核黄素,常食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疮和成人口腔溃疡十分有益。栗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对于延缓人体衰老,防病保健强身有很好功效。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可用于肾虚腰膝酸软、筋骨疼痛、身倦乏力、口舌生疮、反胃、吐血便血等症。唐孙思邈谓“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辙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将栗子的功效和食用栗子的妙处,形象道出,引人遐思。栗子食疗,以制粥为佳。

    栗肉怀山粥:栗子肉、怀山药各30克,炒扁豆10克,大枣5枚,大米80克。将诸品共同加水煮粥,熟后加白糖调味,可作早餐或晚餐服食,每日1次。适用于脾胃气虚,大便溏泻。

    栗粉大枣粥:栗子7枚,去壳后研粉,大枣5枚,大米50克。先将大枣与大米合煮成粥,加入栗粉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食。可用于小儿膝软无力和夜尿频多等症,亦适宜体弱无力之老年人服食。

    栗子糊:板栗7~10枚,去壳捣烂,加温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服,具有养胃健脾之功效,可治疗儿童消化不良性腹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橘皮山药粥
□ 蒋晨 重庆江津区中医院
    4岁的兜兜不小心生病了,白天晚上总是咳嗽。没办法,兜兜爸妈向老师请了长假,送到姥姥、姥爷家休养。不料,病情加重,发烧到39℃,还伴有恶心呕吐,兜兜爸妈立即挂了急诊,输了些液体,烧退了,但恶心、呕吐、咳嗽的症状并未减轻,已经严重影响了的食欲和睡眠,于是姥姥决定带着兜兜去看中医。第二天,姥姥带着兜兜找到了当地的名老中医,老中医询问了症状,把了脉:“你这个没事儿,回去拿橘子皮熬点山药粥,每日三餐服用就好”,姥姥疑惑地问:“就这么简单?”老中医点点头。于是姥姥半信半疑地带着兜兜回了家。

    材料准备:大米100克,新鲜橘皮30克(干橘皮15克),山药100克,冰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净,剁成米粒大小的碎末,橘皮冲洗干净切成小块,将上述材料全部放入锅中,水开后转小火熬成粥,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老中医开的这个食疗方,味道香甜、可口,兜兜很是喜欢,在连续服用了三天后,其恶心、呕吐、咳嗽的症状明显减轻,兜兜前几日都是病蔫蔫的倒在床上,对什么都没兴趣,这几日已是活蹦乱跳的去幼儿园了。

    那么这个橘皮山药粥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

    橘子皮又叫作“陈皮”,味苦、辛,性温,从药理上来说,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和胃理气等功效,主要治疗化痰止咳、消食清热、止吐等症状。但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同时陈皮与半夏、南星等药材相克,也不宜一同服用。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等功效,主要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虚热消渴等症状。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但是该品养阴助湿,所以湿盛中满、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食用,并且山药具有收敛作用,孕妇、患大便燥结及肠胃积滞等患者忌用。需要注意的是,山药除药用外,平时不适宜生吃,可蒸可煮更有利吸收。

    冰糖味甘、性平,放入粥中,起到调味的作用,同时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补中益气的功效,加入食材或药材中,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由此看来,将这三种都具有润肺止咳、消食清热、理气健脾、和胃补气的食材放入一起,熬制成粥,就出现了神奇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4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