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8
收起左侧

[保健品] 保健酒企潜规则:下“药”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8-13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8月9日清晨,北京市朝阳区某酒水专营店的货架前,一位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将货架上的售出酒水一一补齐。

    “目前还未接到任何保健酒的下架通知。店里也没有椰岛鹿龟酒的销售。”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这位工作人员口中的“椰岛鹿龟酒”,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总局)的一纸通告中榜上有名。

    椰岛鹿龟酒是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椰岛)旗下的一款保健酒。

    7月31日,食药总局公布了部分企业在保健酒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化学物质行为的通告。椰岛鹿龟酒处在“正在调查的涉嫌违法添加企业”之列。

    对此,海南椰岛在8月2日发布澄清公告表示,食药总局检测样品是否为正品有待彻查。

    此外,海南椰岛方面表示,将按照食药总局通告要求将市场上的涉嫌不超过200件产品全部下架、封存,并委托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重新检验。

    然而,海南椰岛的积极澄清行动,并未能阻止整个保健酒行业的阴霾笼罩。

    51家酒企、69种产品卷入

    被涉及其中的企业并非海南椰岛一家。

    食药总局通告显示,初步查明,共有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了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

    这其中,15家企业的27种产品已查明涉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与此同时,正在调查的涉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产品还有27种,涉及标称企业25家。

    公开资料显示,西地那非是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以及肺高压、高山症等病症的药物。

    “西地那非是‘伟哥’的主要成分。”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记者说。

    “对于普通消费者,在短期内饮用了含有西地那非的产品后不会有什么异样。但长期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肾等器官。”史立臣解释。

    “过量地食用西地那非,会加重高血压,发生低血压。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头晕眼花、昏厥甚至猝死。”在山东省某医院工作的任轩对记者说。

    事实上,西地那也并非是唯一被企业添加到保健酒中的化学药物。

    食药总局通知也显示,已查明违法添加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红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的有5家企业7种产品;正在调查的涉嫌违法添加以上化学物质的产品8种,涉及标称企业7家。

    “这些化学物质均与西地那非有类似的药用功效。”任轩透露。

    目前,食药总局已经要求涉事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就地封存违法产品,召回全部在售产品。

    然而,存在安全问题的保健酒产品都销往何地,有多少已经被消费者购买甚至食用尚无统计结果,各地食药监管部门正在检查中。

    8月6日,法治周末记者尝试与涉事其中的多家保健酒企业联系,但均因通话接通没人接听或电话忙音等状况最终未果。

    食药总局表示,此次被食药总局查明的企业中,已有19家企业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保健酒企业正在自掘坟墓,一步步把自己推向背离消费者的深渊。”对于酒企在保健酒违法添加化学物质的行为,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述。

    添加西地那非成普遍现象

    事实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向保健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具有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化学物质已成为保健酒行业的普遍现象。

    8月10日,记者以酒厂采购员的身份在阿里巴巴[微博]采购网联系到了几家销售西地那非的化工厂家。

    “现在和我们联系采购的基本上都是你们酒厂的。”河南一家化工企业的刘经理对记者说。

    这家化工企业在网站上的宣传资料显示,其西地那非的产品纯度在99.8%以上。

    “如果你要的少,价格可能贵一些,78元100克。如果要的多,可以给你再便宜些。”刘经理说。

    “我们酒厂也是今年下半年涉足保健酒这块,对于西地那非的用量有没有可以提供的参考?”记者问。

    “一般情况下,一公斤酒水中西地那非的用量在25毫克至100毫克之间。具体还是根据酒厂希望达到的效果来自己决定。”刘经理说。

    记者根据刘经理提供的西地那非用量参考,以每公斤100毫克的最大用量计算发现,如果保健酒企业生产20瓶保健酒(以500ml每瓶计算),那么需要用1克的西地那非,成本花费仅为0.78元。

    “你也可以先从我这买点拿去试验。成功后,我们可以再谈采购量的问题。”刘经理最后说。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在阿里巴巴的采购平台上,很多售卖西地那非的厂家,直接在宣传图上标注“用于保健酒添加剂”等字样。

    “看似保健酒企业在生产中增加了成本,但因此而获得的利润却比添加西地那非的钱多很多。”史立臣判断。

    80%保健酒没有“蓝帽子”

    违法添加化学物质只是保健酒乱象的冰山一角。

    “保健食品必须有保健食品标识。但是,保健酒企业真正拿到保健食品标识的却不到20%,也就是说,80%以上企业的保健酒产品未通过审批认证。”白酒专家方刚对记者说。

    史立臣告诉记者,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类似“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蓝帽子的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或者是‘国食健字【年号】××××号’,或者是‘卫食健字【年号】××××号’。其中‘国’、‘卫’表示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由卫生部批准。”史立臣解释。

    8月7日,记者在食药总局的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发现,在食药总局注册审批的保健酒企业仅有49家有保健食品标识认证。
“这一环节的缺失,也间接造成了保健酒行业的鱼龙混杂,问题百出。”方刚坦言。

    “目前保健酒的生产基本上是参考白酒的生产标准。但是,保健酒毕竟不同于普通白酒,目前行业缺少针对保健酒生产的专一标准。”方刚说。

    与此相伴的是保健酒在销售宣传上的问题。

    史立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然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却透露,多数的保健酒企业事实上并未按此要求进行。

    8月7日,记者在淘宝网[微博]嵌入“保健酒”进行产品搜索,结果发现在售的保健酒产品普遍存在宣传疗效作用的现象。

    一家名叫“宝禾源药酒”的网店在售的一款名叫库奇的保健酒,在销售宣传中明目张胆地宣称有“壮男补肾”“补肾固精肾虚延时”的功效。

    类似“宝禾源药酒”这样网店的行为,淘宝上有几十家。

    “保健酒产品主要是针对一些男性消费者群体。一些企业扩大宣传、违规宣传的目的就是抓住这些人的心理诉求,使其消费。”史立臣说。

    利益温床滋养“潜规则”

    保健酒,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历史至今,保健酒一度被认为是滋补养生健体的佳品。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酒也迎势而涨。”方刚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保健酒销售总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并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在增长。

    中国医药(20.06,0.00,0.00%)保健营销专家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做保健酒的企业,保健酒已成为国内酒业的第四大市场。

    “事实上,保健酒的市场份额尚不及白酒(年销售量5000亿元)的3%,但市场潜力却是巨大。”方刚向记者介绍。

    据业内人士测算,按照国际市场保健酒、养生酒、营养酒占酒类消费总量12%的比例来算,仅以白酒作为参考系,摆在我国保健酒企业眼前就有470亿元的大蛋糕。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整个保健酒当下却处于一种良莠不齐,恶性竞争的态势中。”食品营销专家朱丹蓬告诉记者,“目前也就劲酒几家企业做得比较好一些,大多数保健酒品牌还是处于底端、底层次的市场状态。这也造成保健酒的售价相对白酒比较低,利润空间比较小。”

    在朱丹蓬看来,处于低端的保健酒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了达到短期内更好的产品功效,非法添加一些有壮阳功效的化学成分也自然会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

    “出现这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还是有利益驱使在里面。”史立臣认为。

    “保健酒区别于用于治疗的药酒。饮用它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很快就见到功效的。”史立臣补充说,“一些企业为了达到短期见效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往往会采取一些见不得光的方式,比如添加西地那非。”

    亟待加强法律监管

    事实上,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并不缺少对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生产、宣传上的要求与规定。

    北京市盈科(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钱铭坤告诉记者,对于企业违法添加化学物质,食品安全法其实早有明令禁止的规定。

    “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食品安全法第28条显示。

    “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企业违法添加对身体产生危害性的化学物质也已经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钱铭坤说。

    “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缺少真正的监管。”朱丹蓬说,“政府缺少监管,行业缺失规范,企业不自律,消费者更多时候也是缺少监督能力。”

    但对于这样的处罚,史立臣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刑事上的处罚虽然对监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觉得治本的方法还在于加大企业违法成本的惩罚力度。”史立臣说,“比如一家保健酒企业违法添加西地那非获利1000万元,但最后的罚款才200万元。这种不痛不痒的惩罚对违规企业没有太大的感觉,反而会让其更加变本加厉的违法生产。”

    8月3日,食药总局再次针对保健酒违规添加化学物质事件发文。

    文件再次要求各省(区)、直辖市严厉查处保健酒、配制酒违法添加行为,加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食药总局限定了全面检查的最后报告时间。

    “食药总局的动作可以看出政府已决心整治保健酒行业的各种乱象问题。这有利于净化保健酒市场的秩序,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朱丹蓬最后说。

    “当然,也要提醒我们的消费者,保健酒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适合饮用。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最好有相关的医师指导。”史立臣提醒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酒,都是化学合成的,早就失去了保健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酒中有毒啊~~幸好我不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4: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都不放心啦!更别说保健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4: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没搞明白:
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某种植物或动物或矿物中,这种化学物质有某种药用,在这种化学物质被发现及应用之前,含有他的那种天然物质已经被用于炮制保健酒等应用,当时人们只知道这种保健酒有某种功能,不知道是这种物质起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国家局如何区分是否非法添加?如果说不得检出,这种要求也不合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5: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pontifex 发表于 2015-8-13 14:24
有一个问题没搞明白:
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某种植物或动物或矿物中,这种化学物质有某种药用,在这种化学物 ...

此次检出的物质,就是“伟哥”这类药品的主要成分,天然物质貌似少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5: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人开始用的壮阳的药酒中到底含有什么?是否含有伟哥这类药品成分,谁能说清楚,说不定一直有呢(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6: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加壮阳中药偏要加化学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3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健品相当于逃避监管的药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1-3 1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