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11|回复: 4
收起左侧

[其他] 番茄红素的提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0 09: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求解答:
目前是学生,然后小组做小项目。就是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采用的是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浸提番茄红素,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在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番茄红素的时候,采用的温度的80℃,不知道是否合理正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蒸发浓缩后有机溶剂在收集瓶那里,而我们要的番茄红素粘附在一开始的那个瓶壁上,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它弄出来,还有下一步粗提品的具体操作方法。希望能得到解答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7-3-20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番茄皮渣预处理:将番茄皮渣烘干,粉碎成60-80目的粉末,备用;(2)乙醇-硫酸铵溶液双水相体系的制备:分别取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40%至50%的硫酸铵溶液,将两种溶剂混匀,静置,分层;(3)超声波处理:在步骤(2)的双水相体系中加入处理后的番茄皮渣粉末,搅拌均匀,静置,分层后,放置于超声波细胞粉碎仪中,超声波输出功率为200W-400W,超声处理温度35℃-45℃,超声处理时间为10-20min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4)过滤提取:将超声处理后的溶液取出后,静置,真空抽滤。本发明将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萃取联合使用,发挥了两种提取方法的优势,大大的提高了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7-3-20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茄红素目前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根据比较以上提取方法,超临界CO2提取法以其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提取方法[5]
。下面对两种
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介绍。 
 
3有机溶剂法萃取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利用这一性质,一般选用亲油性有机溶剂提取番茄红素。北京农学院进行以丙酮和氯仿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研究,分别确定了两种方法最佳工艺参数和影响提取效果因素。 
使用有机溶剂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是:先将番茄皮剥下,进而烘干粉碎,加入以上所介绍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由于要获得比较纯的番茄红素,必须先将番茄红素与叶黄素分离,就需要先加入分离叶黄素的有机溶剂,这给最后的分离带来了一些困难,番茄红素提取物中包含大量脂肪酸甘油酯及各种游离脂肪酸等非水溶性组分,既影响产品纯度,又使包含在其中的番茄红素不能释放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改进实验,首先可以通过皂化反应去除脂肪酸甘油酯和游离的脂肪酸,从而使番茄红素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可以在干燥后的番茄皮或制品中加入一定量植物油,研磨成细小颗粒,然后加入丙二醇、氢氧化钾、水,使之发生皂化反应,再加水静置使晶体析出,将碱液缓缓加入到番茄红素油溶脂与丙二醇均相液中,晶粒的析出效果最佳, 
另一种改进方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在不同浓度、温度下对不同物质溶解度不同,采用单一溶剂二次萃取,其过程为:番茄或制品经洗涤破碎等预处理后,加入72%酒精加热沸腾,然后过滤,并将滤渣用酒精浸提3次左右,将滤液合并,静置可析出晶体。这种方法既可洗脱极性物质如叶黄素、胡萝卜素及农药,又可避免溶解番茄红素
[6]
,但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这种方法获得产品质量较其它萃取方法差,且产品纯度低。 
 
4超临界CO2法萃取番茄红素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兴的一项萃取和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分离和活性物质的活性。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无毒,易回收。 
4.1超临界CO2萃取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可溶组分的传质分离操作。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超临界状态:超临界为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较大,与液体相仿,而它的粘度又较接近于气体。因此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萃取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过程就是以CO2为萃取剂的萃取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的原理就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从而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进而通过控制条件,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4.2超临界CO2萃取装置 
超临界萃取装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研究分析型,二是制备生产型,前者主要应用于小量物质的分析,或为生产提供数据,后者主要是应用于批量或大量生产。因为番茄红素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会引起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这里介绍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是制备生产型。 
装置大体可分为八部分,即八个系统:萃取剂供应系统,低温系统、高压系统、萃取系统、分离系统、改性剂供应系统、循环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萃取器、分离器、压缩机、二氧化碳储罐、冷水机等一系列设备。由于萃取过程在高压下进行,所以对设备以及整个管路系统的耐压性能要求较高,因此,生产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并降低运行成本。 
4.3超临界CO2萃取的特点  
(1) SFE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溶媒,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超临界CO2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能把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下萃取出来。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在超临界状态下,通过 CO2压力和温度的调节,将所需物质在高压下取出,而在低压下又能被释放和分离,这一过程进行的既迅速又快捷
[7]
。 
(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7-3-20 0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5)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取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4.4超临界CO2萃取的流程  
经番茄红素原料进行打浆,并且压榨过滤,通过真空冷冻作用进行干燥,在经过粉碎,过筛等操作,将粗粉末和己烷(1: 2)放入抽提罐,形成均质混合系,使原料中的色素从己烷中溶出, CO2从钢瓶出来,经气体净化器进入液化槽液化(一般液化温度在0~5℃左右)
 [8]
,然后由高压柱塞泵经预热器、净化器打入萃
取缸,升压到预定的值,使之成为超临界流体。这时萃取便在萃取缸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接触超临界CO2,当溶有萃取物的流体从萃取缸中进入分离系统减压后,因CO2溶解能力下降,萃取物与CO2分离。萃取物从分离器的底部放出,CO2从分离器上经净化器后进入液化槽,循环使用。 
番茄红素是一种有着广泛发展前景的的色素,目前的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和超临界的方法从番茄的果皮中提取,比较两种提取方法,虽然有机溶剂萃取有着步骤复杂,分离困难,产品纯度低的缺陷,但是由于有机溶剂萃取对于设备的要求不高,目前它还是一种很流行的方法,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因为安全无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番茄红素在CO2临界状态下的溶解度等基础数据缺乏,超临界萃取设备投资高,操作成本较高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总之,若要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番茄红素的工业生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想如将传统有机溶剂浸提法与超临界法等相结合,番茄红素将会很快商品化、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李涛,赵云,白宏伟. 番茄红素的提取研究进展.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16(6):26-29 [2]  张换平,牛晓玉. 番茄红素的研究.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2):26-28. 
[3]  Minhthy L, Ngugen, Steven J. Lycopene chemical and logical properties . Food Technology, 1999, 53(2):38-45 [4]  李军汉,周进,黄雷.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64-65 [5]  王宪青,王丹,崔会哲. 超临界CO2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 食品与机械,2005,22(4):30-34 
[6]  BortljkK,MortezaviL, SaucyF .Aprecess for the extraction of lycopene. Switzerland, 2001-05-30 [7] 宋照斌,郭清泉,宋启煌. 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与低碳经济. 广东化工.2011,38(2):1 [8]  孙庆杰,丁霄霖. 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4(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7-3-20 09: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篇文献可参考。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pdf

4.93 M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5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论文.doc

397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7-3-20 1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80度,自己查查文献,不破坏成分,就可以。
挂壁这个问题,自己弄点溶剂荡洗下来,转移到其他小容器再浓缩,难倒除了旋转蒸发仪,你就不会用别的蒸发仪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7-3-20 09:38
有两篇文献可参考。

如果是大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3-20 1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3-20 15: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7-3-20 09:38
有两篇文献可参考。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