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188|回复: 6
收起左侧

生物专利药保护到期 中国药企分羹几何?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2-6-22 17: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药监局着手调研生物仿制药指南的消息,日前在生物医药行业不胫而走。这一消息之所以如此被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指南背后潜藏着的巨大的市场。

  在全球市场上,拥有200亿美元销售额的胰岛素、人类生长因子、促血红细胞生长素、集落刺激因子(CSFs)、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六大类产品,目前都已经受到了生物仿制药的直接威胁:这六大类价格昂贵的药物中,均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专利到期的问题。

  那么,指南的起草和发布会对国内制药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六大类生物专利药保护期到期后,中国可以分羹几何?中国的制药企业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指南制定将分三步走

  依照国家药监局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副处长常卫红透露的消息,目前药监局方面已经在着手启动制定生物仿制药指南的相关工作。

  常是在出席上海一场生物制药大会上透露的上述信息。她同时指出,生物仿制药指南的制定将分调研、起草、实施三步展开。调研这部分工作已经启动,并筹备了四个工作小组,包括政策、质量控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拟建立一支包括科学家、研究者、国内外企业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
未来5年生物药将占销售总额六成

  当然,对于政府和本土企业而言,均有推动生物仿制药产业发展的动力。对前者而言,如何为老龄化人口支付庞大的医疗保健开支,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削减成本较高的生物制药的支付成本,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普遍的目标,这点对中国而言,亦不例外。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从普药的价格战中走出来,进入新的市场蓝海,也是一项必须付诸行动的任务。

  公开的预测称,近年来,全球多个品牌生物药的专利即将相继到期,这将腾出上千亿美元的仿制药市场空间,而目前市场份额大多被山德士、梯瓦等跨国企业占据。

  在中国,来自医药研究机构的资料显示,未来5年,生物药将占到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60%以上。

  “未来国内的生物制药新兴企业有望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俞雄如是判断。

  保护原创动力亦应兼顾

  国药控股原研究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制药业专家王宏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生物仿制药在中国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尚不成熟。目前人才方面问题倒不大,最大的障碍还是“机制”。在他看来,中国生物仿制药产业在资金和产业化模式方面依旧有阻碍。

  “目前从美国回来的研发团队已经很多了,小试、中试都做得不错。整体研究能力并不弱。”一位新药投资界人士也如是说。不过,他同时认为,政府在鼓励发展生物仿制药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到如何保护原创动力的问题。

  据了解,跨国专利药公司目前都在全力保护它们的原研产品。除了在法律层面上反对生物仿制药之外,它们还会对自己的产品采取适当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其中包括获得额外的专利保护,引导病人使用第二代产品或高级的药物传递方式。

  这些跨国公司在华的协会RDPAC更是时常强调仿制药与原料药在一致性方面的差异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跨国专利药公司则选择了与中国公司合作的路子。海正药业牵手辉瑞、先声药业联手默沙东、复星医药与龙沙集团均已经实现了联姻。有消息指,另一家中国本土专注于单抗生物仿制药的公司中信国健,预计近期就将在国内A股上市。
相关链接

  指南相继出台

  全球正在上演生物仿制药热

  实际上,对生物仿制药的重视已成全球共识。欧洲其实早在2003年就率先采取行动,为生物仿制药产品构建了一个法律框架。在此基础上,欧洲药品监管局(EMEA)向前推进,并已数次对外发布了草拟指南,其中包括对胰岛素、人类生长因子、促血红细胞生长素和CSFs这四大类产品制定的临床和非临床数据要求。预计在今年上半年,EMEA会发布最终定稿的指南,并批准第一个生物仿制药产品上市。

  截至目前,加拿大、日本、WHO等国家和组织参照欧盟做法相继出台了生物仿制药申请指导原则。美国4个月前也颁布了3项生物仿制药产品开发指南文件草案,为生物仿制药进入美国市场建立快速审批通道。



  常卫红预计,指南的制定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比如说对照品设定、技术问题、相似度的评审难度及效益考虑等问题。

  业内对注册司的上述消息,既感到兴奋,又难免纠结。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业内普遍的心病是,生物仿制药究竟是否需要按照新药程序进行审批。因为一旦需要按照新药程序进行审批,即意味着门槛将很高,成本也会因此大幅增加。而依照国际惯例,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准入门槛要远远高于其他仿制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6-22 2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新药报批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22 22: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见,摸不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6-22 2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不要是新一轮“新药”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2-6-23 07: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生物仿制药很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1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仿生物药,功力奈若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8-31 14: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广大药企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09: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3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