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mqk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99%企业躺枪的偏差处理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8-12-18 1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aya孙小喵 发表于 2018-12-18 08:50
沟通,交流,自己先学好外语

想笑,是指企业文化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的确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水平,有些真正的偏差不方便显示,显示的偏差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没人相信零偏差。所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8 1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确实是这些理儿
可是,
外企也有造假,德企、日企的汽车企业都爆出过 汽车尾气作弊(相当于这不合格产品通过作弊变合格)!那是相当先进的汽车行业了,人家那质量工具比制药行业肯定多吧!
那些企业的质量工具就没发现这个偏差?为何隐瞒?显而易见为了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企业外审时候都不敢提现偏差,但不见得实际不做,偏差确实考验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最后的调查偏差有时候是政治,一个小小偏差是知识、科技和勇气的体现,简直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8 14: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12-18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之秋 发表于 2018-12-14 22:17
偏差调查不充分已成为中国药企的统一缺陷,以目前的管理水平和认知,不被老外提这条缺陷的企业95%以上有不 ...

一针见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9 1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调查需要“知识+科技+勇气”;有的时候偏差调查是政治。我觉得这最后一段很精辟,我之前写偏差基本上是这样的,和偏差管理员沟通完后才正式开始写偏差报告。这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政治博弈一样,最后我们都是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写下来了。用我们之前一个老班长说的:一个偏差写下来,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领导还要说故事编的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1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具有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0 1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为了偏差而偏差··感觉没啥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1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为了偏差而偏差,完成任务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0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有的外企虽说全电子化,但是在扫描电子化之前就不好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1 08: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lhm 发表于 2018-12-15 15:57
企业每年的偏差就那么两三个,这么优秀的企业,是接受了九千年义务教育吗

我们还在写申报资料,目前每年都有100+的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12-21 1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科书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1 13:4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说白了都是笑话,为自己错找个借口。要真能彻底解决一年也不至于几百上千个偏差了,还不包括不体现的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1 1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水平在于根因明确率,调查不出根本原因都是浮云。确切的原因有时真的是费时费力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1 14: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21 17: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绝大多数来说:偏差分析不就是分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的过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2-27 1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个人浅见,中药制剂很多时候都算不到偏差,如真要较真,那么就必须从原料药种植就全部统一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2-27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的偏差调查都是变成了要么找个好糊弄的理由把它结束掉,要么就是千篇一律的人为操作失误,要么就是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而没有做到真正的根源调查,只是流于形式的应付GMP罢了,源头还是在于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国内药企甚至世界上大多数药企眼里,GMP只是法定必须增加成本的无价值之事,一边喊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边想着法子编数据,糊弄检查官,擅改工艺,稳定试验掉包等等。把GMP变成了学生语文考试的作文一样,不写不行,那就糊弄着写,编满800字就行,很多检查官也跟着糊弄,为什么,都是这种满篇的屁话谁看的下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8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