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其中最具冲击力的措施是:对专利药和品牌药品加征100%的关税。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其对外依存度远超一般认知。数据显示,美国消费的药品中约40%依赖进口,仿制药的进口比例更是高达90%。中国与印度作为全球主要原料药生产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制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这一政策表面上旨在“保护国内产业”,但对美国本土制药企业而言,实则可能适得其反。不少美国药企仍依赖进口原料药和中间体,即便最终制剂在本土生产,也难以脱离全球供应链的支撑。 更严峻的是,药品价格面临直接上涨压力。100%的关税意味着进口药品成本翻倍,而最终这部分新增成本很可能转嫁给消费者、医疗机构和保险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特朗普今年第N次就药品进口发出“加税威胁”: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依据“232条款”启动对药品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并明确表示将通过加税推动制药产能回流美国。 2025年7月,他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可能对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00%的关税,并计划给予企业1年至1年半的缓冲期,再逐步提高税率。 2025年8月,在接受CNBC采访时,特朗普再度抛出“王炸”,称美国对进口药品的关税最终可能升至250%。 按照他的说法,加税不会一步到位,而是从“较低税率”开始,在1到1年半内逐步升至150%甚至250%。 而这次的声明,不同的是,给出了精确的日期——10月1日起,征收100%。 面对这一系列信号,行业不禁追问:这次关税政策是动真格,还是又一场“极限施压”式的政治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