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692|回复: 6
收起左侧

中药香囊的作用 佩戴 选择及配方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1 2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香囊的作用 佩戴 选择及配方


香药袋又称“香囊”、“香袋”、“荷包”、“香包”,古代称为“佩帷”、“容臭”,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古民间有佩戴中药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驱虫、避瘟、防病的习俗,所以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古代常有端午节互送香囊、给小儿佩戴香囊避秽防病的习俗。古之君子官宦、文人雅士常佩戴香囊,彰显儒雅品位;宫廷仕女、淑媛闺秀更是必戴香囊。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我国各地争相制作中药香囊,更加显示了中药香囊避秽防病的独特作用。

戴香囊预防疾病且安眠

中药香囊芳香避秽,清脑醒神,净化空气,防病养生。其可杀菌抑菌、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各种流行性疾病、预防瘟疫。夏天防蚊虫叮咬,置入衣柜可防虫蛀。还能帮助睡眠,缓解焦虑情绪,安抚身心。

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皮毛肌腠与五脏六腑相贯通,其药物外用,药性可从皮肤毛窍汗孔而入腠里,通过经络辅送直达脏腑,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把香囊佩戴在胸前,散发浓郁的药物或干花的香味,在口鼻周围可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香袋散发的气味对细菌、病毒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却能改变口、鼻粘膜酸碱环境,并显著提高人体鼻粘膜SIgA的含量,由于上呼吸道能分泌较多的SIgA,酸碱环境改变,这就有效提高了上呼吸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试验还发现,即使停止佩戴香囊一周,其鼻腔SIgA的含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还发现,让儿童经常将香囊(袋)置于衣兜、枕边,对于流感、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功能。

香囊中的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食欲。香袋还能加入安神镇静之品,具有安眠之功。香囊的特殊香气还可辟邪驱虫。

香囊距鼻孔越近越有效

香囊主要放置在:衣柜、卧室、客厅、办公室、书包、手提包、衣服口袋、各种车辆和公共场所,能长久散发芳香气息。

个人佩戴时放在贴身的上衣口袋或吊在胸前,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

如果是驱蚊,多挂些香囊。这样药粉的气味扩散范围广,驱蚊效果就好。

可以挂宝宝的卧室或者床头。

孕妇最好不戴香囊,过敏体质者也要慎用。

香囊一年四季均可佩戴,不拘于端午节才佩戴。香囊的药粉香气一般能维持一、两个月,所以当香气很淡时及时更换药粉。

选香囊要“看、捏、闻”

闲暇时,也可自己制作一款香囊:买来布料,裁剪成长九公分、宽六公分大小,将它缝成长方形的袋子,在缺口内放入香料,用针线缝死,再加上流苏、中国结、挂绳等吊饰即可完成。

家庭自制香囊中药方:

川芎闻鼻散

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三香散

功用:防治四时流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山奈苍术散

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每逢端午节,市场上有很多香囊出售。挑选时要注意分辨劣质香囊:洒上化学香精,很少有纯真的花草粉末或中药粉末,香气浓烈,不自然,闻了头晕脑胀,甚至过敏。选香囊可参考以下几点。

一看:好的香囊布料很讲究、做工精美,选用绸布、棉布等布料,印或绣上精美的图案。其中刺绣、绸布的比较好,图案和文字以针线绣的为好。填充物以棉花和纯天然的花草、中药粉末最好,大多香囊采用袋子抽拉封口,便于更换药粉,因此可以将带子打开检查。有的香囊用劣质人造棉、没有花草中药粉末或极少的花草中药粉末,最好不要购买。

二捏:不能拉开的香囊要用手捏一捏,好的香囊,在袋子下半部分可捏到明显而紧实的粉末感觉,而劣质香囊因很少有花草中药粉末捏上去空瘪的感觉,或只有洒香精的造棉,所以捏上去只有弹性棉花的感觉。

三闻:好的香囊香气清新自然,有明显的中药味或纯正的花草香气。而劣质香囊散发着刺鼻、浓烈的化学香精的气味或者没有什么香气,让人很不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1 22: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07: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2 0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俗东西真的越来越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5 0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休息天天向上!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5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学习了,学做一个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5 0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