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镇海铁狮 于 2013-6-28 10:39 编辑
我在公司的车间化验室工作过多年。我认为要想让化验室在一个车间赢得车间主任重视和其他各生产岗位尊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首先QC人员应该熟悉车间的生产。应当根据车间生产的工艺特点,积极参加车间的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攻关等活动,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主动地配合车间各生产岗位进行各个质量控制点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火眼金睛作用。目前好多公司的化验室所起的作用是“事后把关”。等产品出来了,进行检验,这些属于化验室的例行工作。
车间的产品是7氨基头孢烷酸(简称7-ACA),是头孢菌素中最常用的母核。我们当时采用化学法的生产工艺生产。以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惰性溶剂中,用三甲基一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经过酯化、氯化、醚化,水解得到7-ACA,使用丙酮在低温低pH结晶,析出7-ACA,再将7-ACA结晶液通过丙酮水洗涤、干燥,制得7-ACA。
在7-ACA合成过程中,使用了二氯甲烷、N,N-二甲基苯胺,三甲基一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乙二醇,丙酮,还产生了很多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最终在用丙酮水洗涤时,就都转移到了废丙酮溶液里。
废丙酮溶液里含有二氯甲烷,N,N-二甲基苯胺,还有很多未知的副产物,还有残留的7ACA粉末。只有进行丙酮回收再利用,才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废丙酮溶液如何处理和怎样检验成了制约车间生产的头号课题。只有解决了废丙酮溶液处理,才能进一步使用精馏塔进行规模化生产丙酮。
车间专门成立了丙酮回收课题组,主任为组长,我负责丙酮试验的质量检验方法的开发和丙酮的检验。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废丙酮溶液处理的处理方法。下一步就要进行废丙酮的回收试生产了。使用精馏塔进行废丙酮的生产,需要确定精馏的工艺参数,如精馏塔釜的温度和精馏塔顶的的气相温度,还有精馏塔的生产时间。这些参数的确定,必须借助化验室的气相色谱仪。同时化验室要制定回收丙酮的检验方法。我有过一年半的溶媒回收操作工的经验,熟悉精馏塔的生产工艺,所以我很快制定了回收丙酮的检验方法。
回收丙酮试车前,课题组制定了详细地试车方案。我负责检验和反馈质量指标,回收岗位负责试车和按试车方案取样。为确定精馏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塔顶温度接近丙酮的沸点前,每隔0.5℃取一次样,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这时候气相色谱仪发挥了“火眼金睛的”的作用,样品中的组分分离良好。每升高0.5℃,得到的气相色谱图中的丙酮的纯度明显增加,杂质明显降低。这和精馏的原理完全相符!当一个个样品的数据反馈给车间主任时,主任紧缩的眉头逐渐变得舒展了。这次试车初步确定了丙酮回收的生产工艺和丙酮的质量标准,取得了圆满成功!
随后,车间又进行了几次试车。也都很成功。最终确定了丙酮回收的最佳生产工艺和丙酮的质量标准。气相色谱仪在这次丙酮试车过程中,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确实起到了生产中的“火眼金睛”的作用。我负责的车间化验室也受到了车间的嘉奖。QC化验室赢得了车间的尊重!这也是我工作中的得意之作之一。
QC就像足球上的守门员,能扑住必进得球,是应该的。如果出现低级失误,就会招来骂声一片!所以,只有苦练内功,成为“门神”,一次次化解危机,才能赢得团队和对手、球迷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