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97|回复: 5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中药注射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13-9-17 1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注射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药注射剂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心脑血管领域作为大品种的摇篮,引领了这种趋势。中药注射剂快速增长的原因:

    心脑血管领域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没有外资药企竞争压力
    价格较西药为低,便于在二级及基层医院推广
    价格较口服药高,有更多操作空间
    普通患者对于注射剂起效快的亲睐
    普通患者对于中药副作用少的印象
    虽然中药注射剂近年增长迅猛,超过了大部分人的预期,但是风险也同时并存。由于中药注射剂使用日益广泛,药物副作用等安全问题屡屡受到关注,既往中药副作用少的观念正在被反复挑战。虽然很多不良事件与中药注射剂被滥用有关,但是造成不良影响很难在短时间被消除。包括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均因为存在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8年1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内容主要要求包括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不超功能主治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点滴;谨慎联合用药。虽然之后SFDA又逐渐解禁了鱼腥草等中药注射液,但是仍然主张肌肉注射为主,不推荐静脉点滴。在新一版的全国基药目录中,中药注射剂也没有新增品种,显示了卫计委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审慎态度。而地方对于中药注射剂的暧昧态度,从广东省基本药物补充目录中大幅增加中药注射剂而可见一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确有效果,尤其是心脑血管领域,中药注射剂很好填补了西药未能满足的治疗需求,同时相对价廉而在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广受欢迎。国务院颁布的《2013年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中,“鼓励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被明确提出,中医药继续发展有政策提倡,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剂型,中药注射剂未来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我们认为中医药注射剂在保留或增强现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过敏等副作用可能是未来中药注射剂发展的方向。中药注射剂受人诟病的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分复杂,质量标准较难把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往往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而通过中药指纹图谱或者单一组分的中药提取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保留中药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更容易进行质量控制。中药注射剂的技术创新将是未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方向,简单将中药口服剂型直接改造为注射剂性的落后观念和技术或将被逐渐淘汰。
    从投资角度看,注射剂品种在国内原本就受到颇多亲睐,具有大产品基因。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要成长为超级炸弹还需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独家/类独家产品和剂型
    患者基数大或者治疗领域内独家品种竞争对手少
    医保或者基药覆盖
    有力的渠道或销售政策
    独家/类独家产品和剂性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减少同质竞争,政府对于新药以及独家产品的保护实际就是各企业和产品的护城河,所以创新也好,中药保护品种也好,独此一家的特点确保不会有价格战的发生,价格的稳定确保了企业较高的利润率;其二,无论什么药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一类别药品生产厂家越多,由于各厂家质量管理水平的差异,越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部分不规范企业发生的产品一旦发生不良事件,规范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往往也会躺着中枪,被卷入黑天鹅事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毒胶囊”事件,诸多优质的胶囊生产企业销售都受到了影响。
    独家产品确保了产品足够的利润率,仍然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将高利润率切实转化为利润。在一个小众市场里如果存在许多适应症相似的独家产品,实际竞争也会非常激烈,且产品利润被市场规模所限制,很难有抢眼表现。
    医保或者基药目录覆盖是成为心脑血管领域大品种的必要条件之一,心脑血管疾病多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医保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使患者治疗率提升。按照优先顺序,我们认为一个独家品种最好能够进入基药,退而求其次,则最好能够进入全国医保,再退而求其次,至少要进入各省的各类补充目录。
    之前的各点只是为重磅炸弹品种创造条件,是否一个产品能够最终实现重磅产品的目标,还取决于能否充分把握有利机会和条件,把各种优势切实转换为销量。无论是自建销售渠道还是代理销售模式,最终都需要把产品推广到终端市场的消费者手中。
    单方中药注射剂与复方中药注射剂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即成分相对简单,质量容易控制,近年来针对单方注射液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和纯化是中药注射液的一个发展方向。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单方中成药注射剂大致可以分成四类,银杏类,丹参类,三七类和川芎类。
    银杏是是非常古老的树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银杏叶提取物对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苷类、萜内酯类、银杏酸、其他。黄酮类包括黄酮及其苷、双黄酮、儿茶素3类组成。
    萜内酯类包括倍半萜白果内酯和二萜的银杏内酯A、B、C、J、M。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强拮抗剂,尤其是银杏内酯B具有对于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高度特异性阻断作用。
    银杏酸具有致敏性、免疫原性、细胞毒性等副作用,目前认为是银杏叶中主要的有毒成分。
    图1:银杏叶成分

    银杏树虽然原产我国,但是最早开发出银杏叶制剂并广泛用于临床的却是德国和法国。20世纪80年代,康恩贝首先联合中科院药物研究所首先开发出了国产的银杏叶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康恩贝将这个银杏叶产品推向了市场。之后银杏叶产品经历了持续的增长。根据IMS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杏类制剂销售额超过36亿人民币,相比2007年的销售规模翻了一翻。由于我国医生及患者对注射剂型的偏好,目前银杏类制剂的市场整体趋势是注射剂取代口服剂型成为主流,国产药物和进口药物同台竞争。
      丹参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对丹参的药用性能有很多了解。《神农本草经》中对丹参的描述“味苦,微寒,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瘤除瘕,止烦满,益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进一步强调了丹参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调经止血及治疗丹毒方面的功效。随着现代医药的逐渐发展,我们对于丹参有效成分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丹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A)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以临床常用的丹参酮IIA为代表,包括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B等数十种化合物。其中丹参酮IIA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之一,隐丹参酮抗菌消炎作用突出,比临床常用的小檗碱强许多倍,含量也较高,丹参制剂用于消炎抗菌时常以此为质量控制指标。
    B)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原儿茶醛、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等,这些成分均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在丹参体内含量较高,活性较强一直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丹酚酸的抗心肌缺血缺氧能力更强,其中丹酚酸A是一只最强的抗氧化化合物之一,还具有改善记忆力等作用。
    IMS数据显示,丹参类注射液最近几年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07年7.5亿增长至2011年的23亿。由于IMS采取的数据为1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所以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实际还是会有很大低估。
    图1:丹参类制剂销售额与增长情况

    图2:2011年丹参类制剂市场格局

    丹参制剂市场参与的企业众多,根据IMS统计显示总共有几十家企业生产丹参注射产品。但是分析丹参制剂的市场格局可以发现实际产品集中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成药创新的结果。几个销售额居前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避免了和广大竞争对手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利润,上海第一生化的丹参注射液主要提取了有效成分丹参酮IIA,是最早提取丹参中单一有效成分的注射液;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则采取了剂型创新,采用了更易保存及运输的丹参冻干粉剂;上海绿谷在技术上更进一步不仅采用了冻干粉剂,更提取了水溶性的丹参有效成分—丹参多酚酸。
    图3:三种丹参注射剂近年销售情况比较

    三个最常用的丹参注射剂型中,有着剂型和成分双重创新优势的上海绿谷丹参多酚酸冻干粉剂有明显的后来居上之势。丹参多酚酸未来有有望主导丹参注射液市场。
    表1:丹参注射剂比较

    表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比较

    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本草纲目》载三七能“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打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三七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皂苷、黄酮、糖类、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中以皂苷为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b1,Rb2,Rc,Rg1,Rg2等。三七被广泛药用,在口服药物中多构成复方制剂中的一种成分,如复方丹参滴丸就含有三七成分,注射剂则主要提取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
    表3:血栓通与血塞通成分比较

    三七注射剂市场注射液竞争激烈,价格较低,冻干粉剂性因为技术壁垒生产厂家较少,价格较高,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其中血栓通占了大头,血塞通市场则由珍宝岛制药和昆明制药瓜分,珍宝岛份额略大于昆明制药。按照中恒集团年报显示其血栓通2012年销售额近15亿。血塞通冻干粉虽然有昆明制药和珍宝岛两家企业生产,但是总体竞争格局比较平衡,两家企业更可能在价格方面达成默契,而确保各自的盈利。且相对血栓通而言血塞通基础销售额较低,近年增长也较快,未来潜力很大。
    表4:血栓通与血塞通产品比较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其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川芎也是常在临床上被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一味中药,临床常用的产品是川芎嗪注射液,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功能。由于近年来在川芎类中成药产品技术上没有显著提升,川芎嗪注射液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单支注射液价格普遍降至1元以下,厂商在这个品种已经无利可图。注射用粉针剂由于生产厂家相对较少而竞争略缓和,价格比注射液高出不少。但是价格体系维护仍然远逊于独家品种。
    复方中药注射剂多是在传统经典方基础上改制而成,通过对其中药物的调整精简,将给药方法由传统口服变成肌注或静脉给药,成为注射剂。如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是由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生脉注射液来源于“生脉饮”;“脉络宁注射液”是由“四妙勇安汤”改制而成。另外,药理筛选方也是复方中药注射液的一个来源,如经药理筛选由丹参、川芎组成的冠心宁注射液。虽然经典的药方在过去实践中已经被反复检验疗效和安全性,其疗效毋庸臵疑,但是由口服药物直接改成注射对于制剂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复方注射制剂由于成分复杂,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这也造成了复方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会更高一些。采用先进的中药指纹图谱方法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品种更符合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方向。
    组方更加简单的单方中药注射剂,甚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更加利于注射剂成分的质量控制,可能是未来中药注射剂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复方的中药注射剂在市面上销售,其中许多更是重磅产品,因为疗效确切且在市场已经深耕多年,其地位在一段时间之内仍然无可撼动。步长制药的丹红注射液即是其中翘楚。丹红注射液中的两种原料,丹参和红花分别都有单方注射剂,但是由于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最终往往导致招标过程中的价格战。丹红注射液由于是独家产品价格体系维护的很好,日治疗费用是两种单方制剂的数倍,2012年全年销售额也已经突破20亿大关,是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不赞成中药做成注射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2: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好,我这里对图表看不到内容,不知是何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9-17 1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玻璃杯 发表于 2013-9-17 12:39
强烈不赞成中药做成注射剂

同意观点,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3: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9-17 13:00
同意观点,谢谢分享。

大人英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3: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里本来就很多成分来现都不明确,对人体有什么样的作用都没有弄清楚,来一个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注射剂,至少就目前的制剂技术水平,风险确实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4: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红注射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3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