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284|回复: 17
收起左侧

[生产制造] 毒性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与一般饮片的车间是否需要分开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2 13: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jb2005 于 2013-9-22 14:05 编辑

求助藿香正气水的生半夏为毒性药材(28种毒性药材之一),提取工艺如下:

请问
1、毒性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与一般饮片的车间要分开,提取生半夏的车间是否应和一般药材的提取车间分开?指定其中一个提取罐为生半夏专用,而不分开设置人流、物流是否符合规定?
2、原料药的粗制是否可以和提取车间设计在一起以减小投资。粗制在提取一般区,精制、烘干、包装在提取洁净区,与收膏间共设一个洁净区。

QQ图片20130922140356.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4: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个不用完全分开0。。。
2、没有接触原料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取没有必要吧?如果是饮片加工就要分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性药材的操作应与一般药材分开,所有工具、设备(如提取设备)专用。我在浙江工作时是这样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4: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在浸泡时是专用的浸润罐。浸润完后转到提取罐提取。。。提取罐不是专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4: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分析分析吧,提取我不熟。我个人觉得要考虑如下几点:
1. 毒性有多大,到处理的哪一步有毒;
2. 最大的风险是交叉污染,交叉污染的四种途径,a. 物理残留;b. 空气夹带;c. 转运;d. 混淆。 对着看看,你要放在一个车间有没有这些风险,有没有措施?能解决就可以放在一个车间,不能就不行。
我说要做风险分析,肯定有人要说我了。但这个确实是个好例子。说实话,我认为应该分开,不然你毒性物料根本没法控制,就说一个,在综合车间,你怎么监控你的物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3-9-22 14: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饮片厂,毒性药材应该分开,如果是制剂企业,用具专用,操作时,应该注意清洗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取的话,建议提取设备专用。饮片生产肯定是毒性药材和一般药材分开生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5: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性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与一般饮片的车间要分开.

中药饮片、氧气GMP补充规定-国家局2003.rar

19.28 KB, 下载次数: 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5: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藿香正气水的生半夏提取工艺的前半部分实际上是炮制,涉及有毒废水的处理,应该参照毒性饮片车间处理措施。提取生产线倒是可以共用。清洗验证要作残留物的确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5: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原料药和提取车间共设一个洁净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1、化学原料药肯定不宜,因为化学原料药有纯度要求,中药提取生产线是不可能彻底清洁的。特别是用于注射剂的原料药,共线风险极大。
2、中药提取物原料药可以和提取车间共线,属于同样的风险级别。
3、有个案例可以参考,以前有些厂家把西林瓶小水针和冻干粉针共线设计,两者的工艺只差了一个冻干环节,按理应该没有问题,但后来药监局明文禁止了这种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2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性药材的操作应与一般药材分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agandaidai 发表于 2013-9-22 15:33
关于“原料药和提取车间共设一个洁净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1、化学原料药肯定不宜,因为化学原料药 ...

讨论啊。
2. 风险不该这么分的吧?有毒没毒怎么会同样级别呢?OEL差了若干个数量级。残留验证都过不了,1/1000的日均给药量得差多少倍,清洗策略都不同;
3. 为何禁止这种设计?倒是有可能冻干粉针是头孢类产品。通过人物流,气锁,HVAC设计,我觉得是可以实现共车间生产。

点评

这是答复楼主提取和原料药是否可以共线的问题,和另外一个毒性药材的问题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13-9-22 16: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2 17: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冻干粉针剂与其它类别注射剂共线或共用生产区域及空调净化系统等问题的建议(摘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认证交流   2005年第1期 (总第11期)
http://www.gddec.gov.cn/viewnews.asp?news_id=3130
对日前发现的最终可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和冻干粉针剂共用灌装间,以及最终可灭菌的大(小)容量注射剂灌装间和冻干粉针剂灌装设在同一生产区域并共用同一空调净化系统等问题,从人民用药的安全角度出发,国家局药品认证中心建议如下:
1、非最终灭菌的注射剂和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附录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和布局。冻干粉针剂的灌封、分装和压塞应在100级或10,000级背景下的局部100级环境下进行,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应在10,000级环境下进行。
2、冻干粉针剂等非最终灭菌无菌制剂的灌装间是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区域。按照WHO的洁净级别区域划分原则,冻干粉针剂灌装应在静态100级(B级)背景下局部动态100级区内进行,由于B级区的空调运行维护的费用要大大高于C级(10000级区),加上小容量注射剂熔封操作可能带来的水汽、尘粒、玻屑等,如果其回排风系统安装、维护得不恰当的话,将会对冻干粉针剂的生产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从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产品质量风险二个方面考虑,不主张企业将小容量注射剂的灌装安排在冻干粉针剂的灌装间内。
3、对个别企业小容量注射剂和冻干粉针剂共用生产线问题,虽然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严格按照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要求进行物料处理(药液经除菌过滤,安瓿和装安瓿的框架等生产设备经灭菌后传入无菌灌装区等),并且不同时生产以避免交叉污染等。表面上看对冻干粉针剂的质量没有很直接的威胁,但由于我国药品GMP对冻干粉针剂生产环境标准要求偏低,尚没有明确的动态环境监控标准要求,验证工作可靠程度以及从事生产和质量管理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也存在质疑;另外,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所增加的除菌过滤是否会影响一些产品的有效性,是否涉及改变生产工艺问题等。出于上述因素考虑,我们从监管政策以及技术角度建议,不宜赞成此类做法。否则各药品生产企业效仿开来,将会给我国非最终灭菌无菌制剂用药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4、对个别企业将冻干粉针剂灌装操作和大容量注射剂灌装操作设在同一生产区域并共用同一空调净化系统问题,表面上看灌装间是独立的,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非最终灭菌无菌制剂无菌保障特殊操作问题,如有菌操作和无菌操作未合理分开等。此类做法从厂房的设置、布局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是后期的管理能予以弥补的。因此,从产品无菌保障度和实施药品GMP的根本宗旨考虑,不应允许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存在该类做法。
5、鉴于目前不少药品生产企业以及药品监管人员在对药品GMP理解上存在差异,建议尽快修订完善我国的药品GMP,并加强对检查员、监管人员以及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以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国药品GMP实施的成效,从生产监督管理角度为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0 17: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典工艺浸泡和生姜,就有去毒的作用了。作为企业管理要求,使用生半夏的器具还是专用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15 1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13-9-22 14:12
毒性药材的操作应与一般药材分开,所有工具、设备(如提取设备)专用。我在浙江工作时是这样的要求。

提取的时候也分开吗?设备、管道等都共用了啊?

点评

当初我在浙江时是这样要求的,但江苏没要求。我个人持“提取不必分开”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8 0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6-18 0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feitianwu 发表于 2015-6-15 16:03
提取的时候也分开吗?设备、管道等都共用了啊?

当初我在浙江时是这样要求的,但江苏没要求。我个人持“提取不必分开”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2 1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15-6-18 09:28
当初我在浙江时是这样要求的,但江苏没要求。我个人持“提取不必分开”的观点。

这样不是增加企业负担?各省怎么不统一,这样真不好弄,没有个统一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4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