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69|回复: 5
收起左侧

[药界资讯] 医药重组高烧不退 轮次整合忙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000万元以上并购达到了37单,总金额为179.57亿元,共涉及30个买方上市公司。

     医药行业并购高潮迭起,千亿市值龙头主导了第一波,百亿市值企业又掀起了第二浪。

作为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原本已是并购活动的主战场,近日敲定的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更似一剂催化剂。

记者统计发现,生物医药并购少数是借壳或整体上市,多数是进行产业整合,或夯实主业,或跨界外延,或打通上下游,或海外并购。

   生物医药并购“第二浪”来袭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生物医药重组并购完成31单;仅1单出现失败;61单正在进行中,涉及296.38亿元并购金额。

    近几年来,国内医药市场的重组并购一直“高烧”不退。

    其中以医药商业领域试水最早,国药股份(600511)、上海医药(601607)、华润医药“三国杀”的场景热闹非凡。国内医药第一轮整合主要就形成了这3家1000亿元市值级别的医药集     团,并基本奠定了竞争格局。

    第二轮整合期随之而来,并且更加高潮迭起。

    据理财周报统计,2012年下半年以来生物医药重组并购完成31单;仅1单出现失败;61单正在进行中,涉及46家公司和296.38亿元并购金额。

    5000万元以上并购达到了37单,总金额为179.57亿元,共涉及30个买方上市公司。其中,1亿元以下的医药并购有8单;多数金额范围在1-5亿元,共23单;5-10亿级别并购共2单,买方是复星医药(600196)和信邦制药(002390);过10亿的天量级并购4个,分别为天士力(600535)14.50亿、鑫富药业(002019)17.46亿元、上海莱士(002252)18亿元、洪城股份56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这30家“大手笔”公司主要是100亿元市值级别的地方一级企业——市值在100亿以下的多达18家,100-200亿7家,200-500亿4家,500亿以上仅1家。

    换言之,新一轮医药并购已换做体量不太大但手握巨资的公司唱主角。

    “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在推动,‘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医药产业整合指向‘强’与‘大’,一般中小制药企业难以负担投入大、周期长的医药研发,这就给了行业龙头兼并收购的机会。”华南一位长期投资生物医药的私募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新版GMP要求2013年底强制认证,资金较弱的中小企业难以加大改造投入,这些企业最可能成为并购对象。”

    记者关注到,去年年底,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已确立了包括医药在内的九大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

    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以来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节奏明显加快,相关案例不下20个。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整个医疗保健类并购交易数目共计121起,交易金额为428.37亿元。从交易数量来看,医药行业是实施并购最为活跃的一大行业;从交易金额角度,医药行业属于并购规模较大的行业。

    对此,华南某投行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由于IPO暂停以及政策支持,A股市场原本就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和借壳的热潮。接下来这九大行业可以走快速通道,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公司机会更大,并购重组效率也将提高,这很可能促使相关行业加快重组并购的步伐。”

“曲线”上市

    “A股市场IPO停滞,通过并购实现资产证券化,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所以部分需要融资企业就四处寻找‘壳资源’,借壳上市便成了企业融资的手段。”

    记者在对资金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37单医药并购进行梳理时发现,部分并购实为借壳上市或者整体上市。

    在这37单并购中,并购金额最大的案例——洪城股份就属于借壳。

    2013年8月3日,停牌2个月的洪城股份披露重组公告称,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和负债,置入济川药业100%股权。

    由此,不振净利持续低迷的洪城股份将转型为药企意图扭转业绩困局,而济川药业则借壳洪城股份实现曲线上市。

    (来源:理财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在寻求并购,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发展大势所趋,以前的百团大战提高了市场的供给,使药物的价格下降;现如今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并限制仿制药的批准量,防止相关产品的过度竞争以保障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加大质量保障或投入研发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GMP改造和认证缓慢啊,都在等着并购和被并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并重组是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药企并购重组是必由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