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3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养脾贵在,作息规律,早起早睡,同时尽量避免熬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9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依靠脾脏生发之“气血”,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脾也被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长时间饮食无节制、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对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影响免疫系统,使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因此,脾的保健不容忽视,保证规律的作息、平衡饮食,避免多思等都是应该重视的方面,缓解脾虚,亦可选用食疗的方法,平时可多摄入一些葡萄、红枣、粳米、山药等,在此基础上,如果脾虚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人们也可选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脾为人体“后天之本”

  在传统的五行中,脾属土,为“气血生化之源”,也被承认人体“后天之本”。脾与胃、肉、唇、口等共同构成脾系统,对于脾之于人体的重要性,西医、中医都有见解。

  脾是人体中枢免疫器官之一,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左上方,质地较脆弱,从西医来看,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造血及免疫等方面,虽然人体出生后,脾的造血功能被骨髓取代,但脾仍可制造淋巴细胞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细胞和物质。此外,脾还具有过滤血液的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脾具有吸收营养的作用,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人体摄入的食物通过脾将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并分解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养分并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另外,脾还统血,如果脾功能下降,往往会出现血虚、容易出血等症状。

  气血不足、失眠等或均与脾虚相关

  脾之于人体的功能众多,但同时,由于脾质地脆弱,也是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引发脾虚。其实所谓的脾虚是指因为脾气虚损所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旦出现脾虚,往往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气血生化之源”受损,也会导致人体气血不足、面色发黄等。

  另外,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也与脾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失眠为例,从致病原因来看,导致失眠的原因众多,其中,由于脾虚所导致的气血不足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曾经阐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的根本,其他皆围绕气血运行。气血不足是不少疾病的源头,脾虚则影响气血,因此,调节脾利于人体气血及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月经出现的相关问题困扰着不少女性,月经量少、色淡便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月经量的减少也与脾虚有着一定关系,如之前所解释,脾虚容易引起气血不足,从而影响“生命之本”,人体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月经量的减少往往也是气血不足的后果。

  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脾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往往导致一系列疾病,要预防脾虚的出现,人们平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早起早睡,同时尽量避免熬夜等,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规律进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避免暴饮暴食,同时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保持心情放松。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有“思虑伤脾”之说,认为人思虑过多、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们平时应注意给自己减压,避免压力过大,工作注重劳逸结合,凡事不强求。

fapiao0771.webnode.tw
fapiao89.webnode.tw
shfp2.webnode.tw
bjfp.webnode.tw
fapiao0757.webnode.tw
gzfp3.webnode.t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29 15: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17: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31 08: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一直不好,要早睡早起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5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