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59|回复: 6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奶荒致乳企抢奶潮席卷全国 奶价无序竞争待监管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9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奶荒致乳企抢奶潮席卷全国 奶价无序竞争待监管

发表时间:2013-12-09 11:09:32 来源:浙江在线

  

  5年前,受“三鹿事件”的影响,企业销量下降、拒绝收奶,奶农“杀牛倒奶”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现在的情况可能反转了,今年以来全国普遍陷入“奶荒”,牛奶产区原料奶供不应求。伴随“奶荒”出现的是两个现象,即奶企“抢奶”和奶制品价格的高企。

  □抢奶

  从今年4月份开始,高价“抢奶”已经形成一股席卷全国的风潮,牛奶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奶企抢奶手段繁多

  “三天两头接到电话,有5块的,有6块的。”河北省正定县鸿发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杨双六说,联系的企业多数来自上海和东北,每公斤出价要比正常高出一两块钱,如果养殖基地把奶提供给抢奶企业,一年能多挣六七十万元。

  据了解,一些没有稳定奶源基地的小型乳品企业是此次“抢奶潮”的发起者,而且往往是跨区域突击,防不胜防。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辛苦建立的奶源基地频频遭到邻近省份的小企业“骚扰”,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利就损失了8个养殖小区的奶源。

  除了高价,有的企业还提出了很多优惠条件。比如现在正是储备草料的季节,如果合作社给抢奶的企业供奶,企业可以提供几十万元的贷款用于购买草料,或是一次性结清其他乳企欠合作社的购奶款。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单方面提高价格到别的企业奶源基地抢奶的现象频发,“抢奶潮”不仅覆盖了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湖南、四川、辽宁、江苏、山东、湖北等十多个牛奶主产区,而且波及了几乎所有的乳制品企业。

  抢奶源于缺乏约束

  类似的“抢奶潮”在中国乳业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近年来,为了防止“抢奶潮”再次出现,各地政府和企业想过很多解决办法。比如企业之间相互协商,约定互不抢奶,或是和奶农签订长期协议,形成固定供销关系。

  在奶源富裕、供过于求的时代,这套约束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今年“奶荒”形成后,供需矛盾加剧,不少企业在面临缺奶停产时,就将所谓的协议和行业规则抛之脑后。

  “另一家企业的老总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不抢他们的奶,我告诉他,只要你把从我们这儿抢走的奶还给我们,我们就停手。”一家乳企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企业为了“抢奶”,可以不守规矩,而奶农为卖高价,甚至不惜违约。东圪梁奶牛养殖小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与伊利集团的供奶合同到2016年才结束。但今年5月份,东圪梁奶牛养殖小区就违反合同,把鲜奶提供给了另一家“抢奶”企业。小区的奶站站长说:“违约也好,抢奶也好,总之谁给的价高就给谁。”

  记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前,奶农法律意识淡薄、违反合同的情况很多。但面对散户奶农的违约行为,企业表示无可奈何,因为打官司的成本很高,企业耗不起。

  完善产业链条治本

  专家表示,今年无疑是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一个好时机,但如果乳品企业间继续以许诺、利益诱惑等手段争抢奶源的话,必将影响生鲜乳的收购秩序。

  针对“抢奶潮”,一些大型乳企认为,一些中小乳品企业在大型乳企多年来建立的稳固奶源基地抢奶,不仅造成投资企业损失严重,也打击了企业建立奶源基地的积极性。

  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张维银说,目前的监管措施已经比较完善。因此,有制度还要坚决执行,严厉打击那些收购不合格奶的企业,抓住一个打击一个;企业之间也应该相互遵守规则,对破坏规则的企业一定要惩罚到它痛为止。

  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说,要从根本上杜绝抢奶现象,就需建立奶价协调机制和第三方监测机制稳定市场、规范秩序。

  此外,专家还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科学监管等方式,促使奶源提供者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并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牧场、收购一些奶源基地,实现产业一体化,让食品安全链条更为坚实、牢固。

  □涨价

  在“抢奶潮”的推动下,部分乳企生产成本短期大幅度增加,导致今年下半年多个乳制品品牌涨价。奶企表示涨价是奶荒引发的,然而消费者对此表示不理解,双方的争论集中在三个方面。

  焦点一齐涨是否垄断?

  对此轮“涨价潮”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涨价是否合理,二是一起涨价是否涉嫌垄断。

  对于涨价的原因,企业给出的答案几乎一致,即原料奶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快速增加。针对垄断的质疑,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所所长于光军说,企业如果以“价格联盟”形式商议涨价,即涉嫌垄断。但目前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有“价格联盟”行为。

  内蒙古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称,此次涨价是奶价在长期偏低之后的理性回归,合理的奶价是维护奶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长期低价不利于奶业健康发展。

  焦点二奶荒有多荒?

  “奶荒”被认为是此轮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那么“奶荒”到底有多严重呢?

  据统计,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2013年奶农的数量估计还要下降10%至20%。国家曾提出要在2011年底实现企业自建牧场70%的目标,但至今全国大小规模化牧场加起来不足4成。

  这种情况下企业普遍“吃不饱”。据企业反映,原料奶供给跟乳企加工能力相差约50%。伊利、蒙牛两大巨头都表示目前原料奶缺口大,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记者看到,一些企业的生产点由于原料奶不足,已经处于半停产的状态。

  焦点三涨价富了谁?

  记者采访发现,新一轮奶价上涨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但企业和奶农从中受益很小,利润的大头都被中间商奶站或奶牛小区拿走。

  奶农认为,如果和价格同样上涨的养殖成本相比,奶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基本可以相互抵消。河北省行唐县的奶农说,奶牛小区给他们的奶价由年初的每公斤3.1元涨到了3.5元,几乎等于饲养成本的涨幅,奶农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而据记者了解,事实上企业给当地小区的奶价已经达到了每公斤4.8元。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乳品行业尚未形成健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奶价大涨只是富了一批中间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9 2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2-9 21:21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独家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9 2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杏叶GH 发表于 2013-12-9 21:44
独家视角



同时也证明了,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也存在相当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2-9 21:49


同时也证明了,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也存在相当的道理。

用进退废?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
太不可思议了 你都能引申到这上面来 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0 0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8: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兵 发表于 2013-12-10 08:20
胡整瞎整

缺少管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9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