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05|回复: 4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内外资巨头争相下注生物医药“钱”景可期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12-10 0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无限想象,无尽可能,无数竞争。在庞杂的医药制造序列中,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展现其风险飙升与市场诱惑的不同侧面。

    日前,“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公布的一组来自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中国处方药市场预计将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将在2020年达到3150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处方药市场规模仅为480亿美元,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竞相投资

    10亿美元的投资,几乎被一致认为是“最资深”制药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杨森”)意图“东山再起”的反戈一击。

    近日,美国强生公司通过其在华子公司西安杨森在西安投建强生公司全球最大产能供应链生产基地,这一被公布为总投资10亿美元项目的一期工程将在两年后的2016年建成投产,而这也极有可能成为至今为止,美国强生在华的最大单笔投资。

    事实上,两个月前,进入中国近30年的西安杨森核心业务OTC(非处方药)刚刚被美国强生以资源整合的形式并入上海强生。在被剥离之前,OTC业务几乎占据了西安杨森销售的一半业绩。

    新调整迅速公布,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业务板块来自全新的疫苗领域,作为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方向之一,在美国强生之前,包括瑞士诺华、英国葛兰素史克、美国默克、法国赛诺菲等在内的巨头已经使这一领域的竞争几近白热化。

    尽管竞争激烈,来自市场增长的数据似乎更加提振人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界疫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全球疫苗市场将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全球疫苗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

    而中投顾问《2011~201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则进一步表示,现阶段中国疫苗生产企业36家,能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疫苗,年生产能力达10亿剂;保守估计,现阶段中国疫苗市场的规模大约为50亿元,持续保持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的规模已突破120亿元。

    就在西安杨森项目宣布的同一天,全球最大生物制药集团之一的美国默克也正式公布在华6.5亿元的投资项目。

    “这是我们近几年来在新兴市场当中做的最大投资决定,用于制造生物仿制药的新工厂将成为默克雪兰诺在全球的第二大生产基地,涉及糖尿病、肿瘤、生殖等多个治疗方向。”默克集团旗下生物制药分支默克雪兰诺中国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安高博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

    不仅如此,在这项直接投资之前的一周内,默克雪兰诺刚刚与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济神州”)签署两项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两种生物制药,并分享商业化成果。

    尽管拒绝公布这一协议的具体金额,但协议提及,如果两款药物在中国或全球其他地区取得临床研发或商业化重大进展,百济神州将获得最高1.7亿欧元收益或最高额度两位数的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这一合作的总体金额范围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产品优势之外,我们希望能借助百济神州的营销和市场优势,尽量缩短这两个药物的上市时间。”安高博透露。

    而几乎相同的模式在6个月之前也发生在全球最大肿瘤制药公司瑞士罗氏和中国新兴生物制药公司杭州歌礼生物科技之间,歌礼生物将出资并负责罗氏相关药物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开发、注册以及生产工作,罗氏则根据阶段性成果向歌礼生物支付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里程金。

    与此同时,由于合作协议延伸至药品上市后的销售环节,歌礼生物还将获得药物销售的提成费用。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报告显示,一款新药在中国获得市场准入时间要比其他国家晚4~8年不等,这种漫长的市场准入流程大大减少了创新类化合物的有效专利时间,在短期内政策难以得到根本改善的背景下,为尽快抢得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先机,跨国制药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弯道超车”。

    政策导向

    “我们手头掌握的数据,今年三季度,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总额是2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了13%,跟其他行业相比,盈利能力非常突出。”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新兴产业二处处长谭遂在公开场合表示。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生物医药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12年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重点。

    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持续拉高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可能。

    “现在刚刚批准了200个新生生物技术,能够应对900多种生物制剂的发生;正在研发的这些药品中有300种治疗癌症的产品、170种治疗相关传染病,生物医药产业每年所创造的产值达到1530亿美元。在美国,仅去年一年就有45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赵亚军在BIO大会上透露。

    而来自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新兴产业处的信息显示,投资发展方面,发改委与财政部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计划,目前设置了141只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了390亿元,生物医药领域批复建设了28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了73.6亿元,孵化了一批创新企业。

    与此同时,在重大项目和专项上,2011年~2013年间,财政部和工信部、卫计委一起组织了基因库发展专项,对国际化发展、配套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政策导向下,公司层面的投资异常踊跃。

    日前,上海医药(601607.SH)公告称,拟收购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是一家从事抗体偶联药物开发的专业公司,主要在研产品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目标是作为罗氏乳腺癌治疗药物“赫赛汀”的仿制药。2010年,赫赛汀在中国市场实际销售额超过8亿元。

    公司层面之外,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热情高涨。

    昨日,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组织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签约了首批7个协同创新和国际技术转移平台项目。

    数据显示,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实现总收入240.16亿元,同比增长77.2%.今年1~6月,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实现总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4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0 10: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处方药市场预计将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将在2020年达到3150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处方药市场规模仅为480亿美元,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国内药企发展潜力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0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看到这种报告,总感觉不靠谱,只有生物医药企业自身才能感觉到这种压力和挑战。殊不知有多少小的生物研发企业在苦苦挣扎。高投入,高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0 1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制药这行   不好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0 1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制药这行   不好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8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