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568
帖子
主题
积分23057
注册时间2011-9-18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由于伴随着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全过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4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以第13号局令的形式于同年7月20日起实施。该局令作为管理药包材的最直接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运用价值。近年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对全市范围内生产和使用的药包材进行抽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的情况,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包材管理的对策。??
1 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药包材质量抽验情况?
1.1 2006年和2007药包材抽验结果汇总[1]?
2006年抽验药包材250件,其中不合格26件,不合格率为10.40%。其中对58家药品生产单位,共抽验174件,不合格23件,不合格率为13.22%。?
2007年抽验药包材202件,其中不合格28件,不合格率为13.86%。对41家药品生产企业,共抽验125件,不合格13件,不合格率为 10.40%。?
1.2 不合格药包材情况分析?
比较两年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的质量情况,可见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安瓿、丁基胶塞和塑料瓶等2006年不合格率较高的品种在2007年的抽验中不合格率明显降低。经分析后认为,主要是由于经过前一年的抽验,特别是对不合格药包材的立案查处,对药品生产企业起到正向引导作用。一方面药品生产企业会停止使用质量较差的药包材,选择较为可靠的药包材供应商;另一方面,药包材生产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加强质量控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分析前两年药包材的不合格项目可以看出,每个品种的不合格项目都比较集中。比如安瓿的折断力,由于药品生产企业希望安瓿有较高的上机率,安瓿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客户要求,生产的安瓿往往高于标准中设定的数值,造成了较高的不合格率。但通过抽验和在案件查处中的宣传教育,安瓿生产和使用单位取得了共识,以符合国家标准为生产产品的第一要件。丁基胶塞的炽灼残渣项目,完全是由于药包材生产单位擅自更改配方造成。几大类药包材的正己烷浸出物项目不合格,也大多是因为药包材生产单位添加剂使用不当或原料中的残留物超标所致。
1.3 检验不合格引出的未经注册药包材?
1.3.1 红外图谱不符合规定?
历年的抽验中都出现红外图谱项目不合格的包材,尤其集中在丁基胶塞、复合膜和塑料瓶中。主要是由于药包材生产企业未取得某些产品的“药包材注册证”(以下简称“注册证”),例如某些药包材生产企业仅取得了丁基胶塞的注册证而无涂膜丁基胶塞的注册证;复合膜的某一层或几层系非注册申报的材质;塑料瓶用的原料粒子和申报时的不一致。虽然只是一个检测项目存在偏差,但按照《办法》的界定,仍被视为使用了未获得“注册证”的药包材。?
1.3.2 三氧化二硼含量不符合规定?
自从废止了管制玻璃瓶的通则标准后,国家药包材标准对钠钙玻璃管制玻璃瓶、低硼硅玻璃管制玻璃瓶和中性玻璃瓶等有各自的标准。其中最明显的区分是三氧化二硼含量。某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低硼硅玻璃管制玻璃瓶注册证及其生产厂家对应的出厂报告,生产厂家未取得中性玻璃管制玻璃瓶的注册证。产品外包装标识也是“低硼硅玻璃管制玻璃瓶”。而检验显示,样品为中性玻璃管制玻璃瓶。虽然普遍认知上,中性管制玻璃瓶质量和对药物的影响都优于低硼硅玻璃管制玻璃瓶,但从管理秩序来说,该药品生产企业仍属使用了未获得注册证的药包材。??
2 2008年调研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发现的问题?
2008年笔者通过对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在用药包材的调研,发现了抽验质量不符合规定之外的几种常见情况。?2.1 使用无效注册证药包材?
在调研中发现,药品生产企业使用未获得注册证的药包材,主要原因是疏忽了对药包材的供应商审计。?
2.1.1 注册证过期?
特别是一些进口药包材,进口注册往往由一些国内的代理公司操办,而其中非专业的代理公司往往会疏忽注册证到期等情况,造成药品生产单位使用注册证过期的药包材(即未获得注册证的药包材)。?
2.1.2 地方文号转国家文号?
2007年起是国内绝大部分药包材的换证年。一些地方文号的药包材注册证到期,按规定要换发国家文号。在换证过程中,往往一个注册证产品会拆成几个产品进行注册。例如地方文号的管制玻璃瓶,再注册时往往会被要求拆成钠钙玻璃管制玻璃瓶、低硼硅玻璃管制玻璃瓶和中性玻璃管制玻璃瓶等分别注册。根据“关于药包材再注册等有关问题的复函”(食药监注函[2006]65号),只有其中的一个品种可以作为再注册提出申请,其他的作为新品重新注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包材注册证有效期问题的复函”(食药监注函号[2007]70号,以下简称“复函”),凡已正式受理的再注册申请,其药品批准文号在再注册审查期间可以继续使用。药品使用单位如疏于管理,很可能将几种药包材混为一谈。?
2.1.3 再注册被拒?
某些药包材生产企业,在再注册时,提出要对产品进行配方或者工艺的调整,这种情况下,受理单位往往会拒绝作为再注册形式受理,而要求作为新产品注册。由于进行药物相容性实验等需要较长的周期,且不适用“复函”中的情况。药品生产单位一旦购入使用,则被认为使用了未获得注册证的药包材,后果十分严重。?
2.2 标准本身存在问题?
药包材标准本身可能不是特别合理,造成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此类情况在企标品种或进口品种中常见。以下两种情况有一定代表性。?
2.2.1 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膜、袋?
该品种抽验中常会发现正己烷不挥发物项目不合格的情况,该品种质量标准YBB00072005中,指标有不合理之处。由于正己烷不挥发物的检验结果与材质的厚度有直接关系,厚度越薄,正己烷不挥发物结果越低。厚度薄了,产品的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会达不到要求。这一对矛盾的指标往往会使生产企业无所适从,顾此失彼。?
2.2.2 某些进口的丁基胶塞?
此类丁基胶塞同一生产厂家也会有众多配方,而注册时往往选择一种配方的产品。制定的参数很可能不适用于其他配方产品。而药品生产单位无法判别胶塞的配方。往往会造成使用不合格药包材的情况。??
3 提高药品生产企业药包材管理水平的对策?
分析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在调研中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使用药包材过程中的管理水平。?
3.1 规范对药包材的供应商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包材供应商的管理要体现在全过程中。首先,在选择供应商时就要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数据库进行检索,确认选择有注册证的产品。并搜集历年各地药包材抽检的结果,选择那些抽检质量可靠的厂家。?
药品生产企业要将药包材的审计纳入原辅料的审计管理,如条件允许,应进行现场审计,以确定药包材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力。审计通过后,还要确认再次审计的周期,定期对药包材生产企业进行回访和有关材料的更新。符合审计要求的供应商产品列入合格供应商目录,供物流部门收货验收时参考。?
3.2 加强对购入药包材的验收管理,提高检测能力?
对于购入的药包材,药品生产企业应要求药包材厂家出具全检报告书(非每批必检项目除外)。如供应商生产地址改变或外包装标识内容与批准内容不符,仓库验收人员应拒收产品。?
药品生产企业应提高对药包材的检测能力,除了保证上机率的一些外观、尺寸指标外,应该逐步提高对各类药包材易不合格项目的检测能力。对于药包材的理化项目检测,药品生产企业基本具备检测条件。比如玻璃瓶的内表面耐水性、塑料瓶的正己烷浸出物、丁基胶塞的炽灼残渣项目。部分较难开展的检测项目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药品生产企业也可以定期要求药包材生产企业送检或自行送检,以评估对产品的检测能力。?
3.3 提高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包材的管理水平?
药品生产企业对每个使用的药包材进行材料整理归档,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注册证过期等情况。质量管理部门应由专人跟踪市场上药包材的质量情况和药包材的质量标准变化情况,比对企业使用的药包材,进行调整。? 3.4 药品生产企业对抽验不合格药包材的处置?
对于不合格药包材,药品生产企业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如印刷有企业标识的产品应该就地销毁;如非专属药包材,且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可经过药监部门同意,进行处置。《办法》中“已包装药品的药包材应当立即收回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的条款很难理解。已使用不合格药包材的产品,特别是注射剂类高风险品种,笔者认为不宜进行内包装的返工。上海局在案件查处实践中,会采取专家评估各类药包材不合格项目风险的方法。如果经评估,药包材不合格项目确实属于高风险项目,会对药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则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对使用了不合格包材的药品进行召回并销毁。??
4 结语?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药品生产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药品生产企业还应该充分重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质量和法律法规符合性,提高企业对药包材的管理水平,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