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30|回复: 7
收起左侧

中药配方颗粒现状与建议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2-4 2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直以来,中药的服用都是以煎剂为主,然而,用水煎煮饮片、口服剂的用药方法和习惯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原始饮片煎煮的汤药,全国中药饮片产量正以年14%—28%的速度递减。中药配方颗粒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剂型改革的一项科研成果。它是利用现代生产技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仅供临床调剂用的颗粒状制剂。

国家高度重视中药的改革和现代化研究,鼓励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1993年将其列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后又将其列入中药“十五”发展规划以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等,表明了国家对中药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同时,国家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使中药配方颗粒迅速发展,各院校、研究所、生产企业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制定了许多规范可行的质量标准,逐步统一了认识,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2001年7月,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此后,全国陆续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资质。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

中药配方颗粒在满足人们对药物的用量少、毒性低、不良反应

小,高效、速效、长效,服用、携带、贮藏、生产、运输方便的基本要求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效成分浓度高,溶解迅速,起效快,亦可使用于急诊患者。免煎易服,有利于适应中医医疗市场的开拓。易于建立质量标准,临床应用中稳定安全、疗效好。生产自动化,条件恒定,有利于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二、关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中药配方颗粒将从2001年12月1日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在未启动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前仍属科学研究阶段,该阶段采取选择试点企业研究、生产,试点临床医院使用”,“对经现场考核符合条件的试点生产企业我局予以确认,并组织专家对其申报的品种质量标准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品种由所在省药品检验所进行质量标准复核合格后,在备案的临床医院开展研究工作,未经确认的试点生产企业及备案的临床医院不能生产和使用。”

也就是说,中药配方颗粒只能由被批准的试点生产企业生产,并且只能在由试点生产企业确定并报当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临床医院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尚未正式批准进入流通领域,药品经营企业不得经营中药配方颗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在给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在未经批准单位经营使用如何查处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市[2006]630号)中明确表示:未经国家批准的试点生产企业及未经相关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的临床医院不能生产和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经营企业不允许销售中药配方颗粒。对违反规定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责令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应依法查处。

三、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监管现状

(一)生产销售现状

目前,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拥有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的生产企业,全国仅有6家。这6家中药企业包括华润三九、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红日药业旗下北京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一方药业(已被天江药业收购)。

  相关财报数据显示,红日药业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2 .29亿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85.69%。上海家化2012年年报显示,江阴天江去年营业收入18.92亿元,营业利润4.84亿元,净利润4.11亿元。

  卫生部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超10000吨,年销售额达十多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的6%,且每年正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业内人士指出,中药有5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如果其中有60%的市场转化成中药颗粒份额,销量和利润就非常大。可现在6家企业只做到了30多亿元的销售额,因此很多企业希望国家食药总局放开准入条件,进入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二)存在的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间生产工艺不一致,有些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成分丢失严重,同品种的规格不统一,难以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所用辅料的品种、规格、用量均有差异等,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炮制品种不全,仅有单剂量包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传统制备煎剂与工业化提取方法不一致,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在化学成分和药效方面有差异;企业间同品种的质量标准不统一,临床等效剂量不一致;价格相对偏高,患者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缺乏统一、高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导致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良莠不齐,制约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严格质量管理、投入科研的积极性。

(三)监管现状

我们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目前生产、经营、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现象越来越多,并且呈明显增长态势,很多打着食药两用或非药品、保健品等名义,打擦边球。

而且中药饮片的煎制配方,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效果是可靠的,中药饮片熬制实践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疗效。当前,药品生产企业挖掘的是中药配方颗粒高额利润及市场增值空间,使用终端则注重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但是,几种中药饮片颗粒叠加在一起,在常温下服用,其疗效能否确切还有待验证。

由于目前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监管的法律法规滞后,既无明确的禁止条款,又无明确的处罚依据,致使基层监管人员的行政执法处于两难境地。

四、意见和建议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看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各类标准,尽快解决中药材的炮制规格、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敏感问题。

(二)要对配方颗粒的成分、药理、药效、临床疗效等和原药材饮片继续作系统对比研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在此之前,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大面积推广持谨慎态度。

(三)建议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严格查验相关生产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是否包含相应生产范围,并责令未经批准的医疗机构及药品经营企业停止使用或销售未经批准的生产企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

(四)建议进一步明完善和明晰相关处罚的条款,使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随着对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深入拓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制粒工艺、质量标准,都将有更大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将在更大程度上造福人民群众,中药走向世界的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2-4 2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互相配合,发挥整体,在煎、煮过程可能也存在互相作用,生成新的有效成分,拿这个来配制处方,还有中医的精神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4-2-4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多年前,我就做过十多种,喷雾干燥单味颗粒,推广不开,配伍到一起,也起不到复方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5 0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1993年将其列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后又将其列入中药“十五”发展规划以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等,表明了国家对中药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国家政策、监管法律滞后、从1993至2014年20多年发展了6家,很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7 1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配方颗粒很难走出下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8 14: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患者乐意接受,有的临床医师也说效果不错,不知到底和饮片在效果上有没有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0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中药配方颗粒发展能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中药配方颗粒发展能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7-16 08: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8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