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063|回复: 29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从5人变3人看制药人和之药企之艰辛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8: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神威 于 2014-2-24 08:59 编辑

    我在老东家QC干了十几年,和它一起经历了创业、高速发展、达到极盛。老东家主要生产青霉素素类和头孢类原料药,生产规模和各项指标都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由于最近几年,国家限制抗生素的滥用和产能过剩,环保投入加大,原材料和动力成本涨价,产品降价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越来越困难,员工不断被裁减。

    我曾经负责的一个QC中孔化验室,2年多前,有四个运转班,每班5个化验员。最近几天和原来的同事聊天得知---在生产产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每个班被裁剪到3个化验员!!!3个化验员上班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了。样品检验记录也要加班才能写完。


    我知道后真的无语了。制药人和药企为何变得如此之艰辛?!!

    究竟是谁造成了这种情况!是药企吗?是员工吗?还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8: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可能这种情况很普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2-24 08: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员工总体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做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但是每年的收入只是个位数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影响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药企之间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张,正规的企业,还得加上巨额的环保投入,不正规的企业,没有投入环保,成本当然低,一样到市场上去卖,怎么卖的过?企业看到没有利润,首先考虑的就是精简人员,质量当然又没办法保证了。这是个恶性循环,也是咱们行业门槛低,发展要求参差不齐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9: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相的“节能减排”或“减员增效”就是搞资本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药出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09: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董需要看到實質的效益  領導只好縮減支出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9: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只要利润,哪管底下员工的死活啊?这老板,心太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09: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1:}裁员根本是老板不重视。。

很正常。。一般厂子老板都重视销售 然后生产。。。化验室那就是应付检查的。。他们观点能少就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中央各部门系统改革,而不是每个部门只管本部门的,不考虑企业的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1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应该是在华药工作的。现在老国企都比较困难,设备改造及环保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再加上一些思维不改变,条条框框太多,办事效率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14: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质量部门总是不被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3-2 17: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简一般是行政和质量人员,质量检验人员有点弱势,平时只花钱,创效益少,忙时领导看不见,闲时一眼就看见,老板理解、质量经理强势好些,不然的话,只能这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3-5 08: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员工能花多少钱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5 0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xcl308 发表于 2014-2-24 09:03
变相的“节能减排”或“减员增效”就是搞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有什么问题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5 0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tsingsea 发表于 2014-2-24 09:20
老板只要利润,哪管底下员工的死活啊?这老板,心太黑!

你不是一直痛恨。。。。哦。。。还是不谈政治哈。阿门。

一个法国病毒学家团队4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第三种超大型病毒。这种史前病毒已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冻土层中封存了3万多年。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马赛大学的联合实验室当天发表新闻公报说,其科研团队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楚科奇自治区采集到一份冻土样本,证实了“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Pithovirus sibericum)的存在,其生存年代正是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灭绝之时。

这种巨型病毒直径超过0.5微米,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与其它两类超大型病毒有很大的不同,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第三种超大型病毒。此前,科学家分别于2003年和2013年发现拟菌病毒(Mimivirus)和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

起初,这种形状像古代酒瓮(Pithos就是至指古希腊的一种陶罐)的病毒让专家以为它只是“潘多拉病毒”的一个变种,深入分析后才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除了外形接近外与“潘多拉”几乎毫无共同点。


这种能感染变形虫的新型病毒对人体或动物无害,但其基因组数多于一般最易对人体致病的病毒(如流感和艾滋病毒),这些普通病毒拥有十几组基因就足以繁殖。 “阔口罐病毒”拥有大约500组基因,虽远少于“潘多拉病毒”的1900至2500组,但其在细胞内的自我复制模式却更加复杂。

这份新闻公报说,研究表明这些封存在3万多年前土层中的病毒可以存活,且仍具有感染性。这就意味着,永冻层如果因为气候变暖和北极地区的工业开发而融化,有可能会对人类公共健康带来风险。

科研人员进一步解释说,一些被公认已经消灭了的病毒,例如繁殖过程与“阔口罐病毒”相类似的天花病毒有可能再次复活。如今看来,这样的场景很可能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3-5 1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3-5 08:25
资本主义有什么问题么?

没什么问题,每天都有面包牛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5 1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xcl308 发表于 2014-3-5 10:30
没什么问题,每天都有面包牛奶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3-5 10: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挣不着钱,拿什么投入质量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1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