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67|回复: 5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讲故事学中药】19.牛蒡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5 1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牛蒡子的故事    

2014-04-20 06:59:07|  分类: 关注健康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主编 张 健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山 西 出 版 集 团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牛蒡子的故事       
  话说在古代,有一个旁姓老农,一家五口,二亩薄地,一头老黄牛,男耕女织也能维持一家生计。但是家中老母有病,症状三多及视力模糊(糖尿病)。
                  
  一天,老农耕地累了在一棵树下睡着了,醒来看到老黄牛在路旁吃草,把牛赶来继续耕地,这老牛拉起犁来比刚开始时轻松多了,他自感有点跟不上趟。 
                             
  第二天老农又去耕地,休息时老牛又到路旁吃草,老农对昨日老牛吃过草后拉犁的牛劲大增有些奇怪,他想看看老牛吃的是啥草。过去一看,只见那草的叶子大而厚,像个大象耳朵,看牛吃得起劲,他就随手拔出一棵,那知这草的根长的吓人,足有三尺多长,形状有点象山药,掰开里面呈白色,咬一口尝尝微粘带点土腥味,不知不觉把这草根吃完了,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反而觉得比刚才还精神了。于是,他拔了些带回家,让家人洗干净,切成段,再放几块萝卜一起煮,全家当汤喝。一连喝了七八天,老母亲的眼睛突然明亮了,原来的三多症状也消失了,还能干点体力活了。家中其他人的精神也大有改变,小儿子原来脸色土黄、嘴唇发白,如今变得红璞娇嫩,活泼可按。全家人坐在一起议论这种草叫什么,给它起个名字,老农说:是老牛吃过这种草后拉犁才有劲的,我姓旁,在旁字上面加个草字头,就叫“牛蒡”吧!小儿子说:老牛吃了这种草就有劲,应该叫“大力根”。从此以后,人们叫这种草为“牛蒡”,也叫“大力根”。                  
                                  
  【药名】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牛蒡、黍牿子、蝙蝠刺、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大牛子、牛子、鼠粘、鼠粘草子、夜叉头子、劳翁菜子、便牵牛子、饿死囊中草子、象耳朵子、老母猪耳朵子、疙瘩菜子、老鼠憨子、鼠见愁子、牛菜子、老母猪豁子。                           
                                 
  【药性】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柽柳、竹叶等同用,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常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药,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热毒病证。因其性偏滑利,兼滑肠通便,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边翘、薄荷等同用。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栀子、瓜蒌等药同用,如牛蒡子汤(《外科正宗》)。本品配伍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附药:牛蒡子根                  
  【别名】大力子根、恶实根、鼠粘根、牛菜根。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植物形态详牛蒡子条。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性味】苦,寒。                        
  【归经】入手太阴经。                      
  【功能】祛风热,消肿毒。                    
  【主治】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5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是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5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增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5 1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涨姿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7-5 18: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叫这种草为“牛蒡”,也叫“大力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6 14: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5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