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48|回复: 4
收起左侧

唐诗飘出百草香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9 11: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胡安徽 贵州师范大学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瑰宝,而且是药学史研究的奇葩。唐诗所载药材资料琳琅满目,可谓中药“百宝库”,主要涉及药材品种、种植、采收、售卖、功效等,其中采药、种药的信息颇多,现略举数列以飨读者。

    采药之详微

    宋之问《陆浑山庄》(《全唐诗》卷52):“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描写了采药的环境是幽静的山林。王绩《黄颊山》(《全唐诗》卷37):“步步攀藤上,朝朝负药来”记载了攀藤采药的艰辛。孟浩然《白云先生王迥见访》(《全唐诗》卷159):“居闲好芝朮,采药来城市”写出了采药的目的是为了到市井中出售。

    此类诗歌中,王绩的《采药》(《全唐诗》卷37)颇富代表性:“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诗句所含信息极为丰富:“野情贪药饵”写了采药者对药物的痴迷,尤其是“野情”和“贪”刻画了采药者痴迷程度之深;正因为如此,即便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也无所谓;“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表明了采药者的身份是术士和道士;“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明确了采药的时间和所使用的工具;“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说明了采药的地点和路线;“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指出了采药还需要药书来指导;“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意思是通过读药书知道了什么样的病需要采什么样的药,比如真武汤要采猪苓或茯苓、赤白痢要采苍白二术;“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说明采药要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土壤结冰就不利于采药物的根、枝叶枯萎就不便于找到药苗;“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则是记述了采药的丰硕成果:苁蓉肉、薯蓣膏、松叶酒、参花蜜。《采药》诗从对药物的痴情态度到采药的时间和工具,再到采药的地点和采药需阅读药书、把握季节和气候,再到采药的收获,几乎关注了整个采药的过程,其描写之细微、详实之程度可敬可叹。

    种药之怡然

    唐诗中还有许多具体种哪种药的诗句。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全唐诗》卷127):“前年槿篱故,新作药栏成。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说明药园种有君子兰和徐长卿;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全唐诗》卷236):“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蓠。……但令黄精熟,不虑韶光迟。笑指云萝径,樵人那得知。”显然,诗人种有兰草、葛、杜若、江蓠、黄精、云萝等药草;杜甫《太平寺泉眼》(《全唐诗》卷218):“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药圃种有黄精。还有较为笼统描写种药的诗句。刘长卿《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全唐诗》卷149):“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透露出种药者忙碌的身影;李嘉祐《题王十九茆堂》(《全唐诗》卷206):“满庭多种药,入里作山家”写出了种有满园药苗的事实;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全唐诗》卷439):“药圃茶园为产业”则是种药规模大的真实写照。岑参有关种药的诗尤多,如“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全唐诗》卷198)、“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全唐诗》卷198)、“为我多种药,还山应未迟”(《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全唐诗》卷198)、“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送陈子归陆浑别业》,《全唐诗》卷200)等。岑参的诗既有种药的技术如“疏故畦”,又有种药要注意把握时节如“畏春过”,还有种药之规模如“满前阶”。

    韦应物《种药》(《全唐诗》卷193)尤值得品味:“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诗句显示:种药人在熟读本草著作的基础上认识了不少药物,便用细布购买了杜鹃(山客为杜鹃的雅称),将其移栽于苗圃;药苗颜色很好,就像在原地生长一样,葱葱郁郁;对药苗要浇水、固根,以免倾倒;对嫩芽要遮阴,长出枝条后才能经受阳光照射,药物傍晚含苞欲放,天亮已鲜花盛妍;愉悦的心情就此开始,忍不住每天都要绕着药圃走一走;百姓少有争讼,其乐融融,如此闲情逸致不是推行政令才有的,而是通过种药养成的。在韦氏笔下,不仅种药的技术要领一目了然,而且一位恬然自乐的种药者形象跃然纸上,让人禁不住也向往其神仙般的种药生活。

    管理之辛劳

    对药材的管理是种药的重要一环,唐诗中也有此类诗句,如钱起《锄药咏》(《全唐诗》卷236):“莳药穿林复在巘,浓香秀色深能浅。……对之不觉忘疏懒,废卷荷锄嫌日短。岂无萱草树阶墀,惜尔幽芳世所遗。但使芝兰出萧艾,不辞手足皆胼胝”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位辛勤锄药、精心管理的种药者形象。此外,李华《云母泉诗》(《全唐诗》卷153):“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韦应物《新理西斋》(《全唐诗》卷193):“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养条刊朽枿,护药锄秽芜。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也展现了种药者辛勤劳作和细心管理的形象。

    唐诗中有许多药物诗句值得深挖。就随手拈来的这些诗句看,唐人采药、种药不仅是生计所需,更多的是一种养生之道和生活乐趣,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味。透过唐诗,我们既看到了唐人采药种药的生活画卷,也感受了唐人采药种药的辛苦和快乐。品唐诗、看采药、学种药,“快乐着采种药者的快乐,幸福着采种药者的幸福”,这也许是每个中医药文化爱好者的一种心理历程和真切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9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踏着散落的草药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的茅屋。注意:此处的“采”源于诗经,通假字“踩”。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相互询问姓名。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拟人)。
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  多么清幽美好的山景,岂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9 1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12月14日至15日,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13年年会在铜仁市委党校召开。应学会邀请,我院原副院长汪勇教授和胡安徽、张荣军、韩玮等老师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次年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铜仁科学发展”为主题,铜仁市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贵州省社科联秘书长吴黔斌、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会长柳成焱与会并讲话。这次会议共有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遵义师院、铜仁学院、安顺学院等高校,以及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社科联、遵义市委党校、铜仁市委党校、六盘水市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00篇,我院原副院长汪勇教授的论文《论资源开发与保护主体的利益关系问题——以铜仁地区为例》、胡安徽博士的论文《铜仁市药材产业化研究》、张荣军博士的论文《空间视域下铜仁跨越式发展的制度批判》、韩玮副教授的论文《铜仁市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及改革思路》入选该论文集,其中汪勇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会议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到松桃县考察了新农村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9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无论是药,还是文。作者都差了两点

点评

这个是真正的叫兽!!!  发表于 2014-7-9 13: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9 1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6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