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324|回复: 32
收起左侧

【白云山采药】经常见到却不知名的植物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0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一边向两位资深老师学习……收获良多!!
    在白云山上不仅吸收了不少的负离子,还认识很多很多的植物(药植和观赏类的植物)和蒲友们(还有忠实的小粉丝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认识到的植物吧……因为一些植物的特征、入药部位、有什么作用等等的都不是很懂所以回家做了功课,自己补了一下知识顺便把这些也给大家瞄瞄……不对的请各位亲指出哈!!
     
    A 菝葜
   
11111.jpg 222.jpg


    菝葜(学名:Smilax china),也称金刚藤,菝葜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日本。琉璃蛱蝶幼虫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菝葜。若种植可在3月播种。
    药名:菝葜
  汉语拼音:BáQiā
  英文名:ChinarootGreenierRhizome
  拉丁植物名:Smilax china
  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铁刷子、铁菱角、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力、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
  性味:甘、酸,平。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利湿;解毒消痈。
  主治:性味甘、酸、平,无毒.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解毒,驱风,疮科要药,有发汗,驱风,利尿及治淋病,癌症,消渴症的功用.叶捣烂外稃治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肠,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chinaL.的根茎。其叶也入药。
  采收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浸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菝葜,攀缘状灌木。高1-3m。疏生刺。根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根,粗2-3cm。叶互生;叶柄长5-15mm,约占全长的1/3-1/2,具宽0.5-1mm的狭鞘,几科都有卷须,少有例外,脱落点位于靠近卷须处;
菝葜
  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卵圆形或圆形、椭圆形,长3-10cm,宽1.5-5-10cm,基部宽楔形至心形,下面淡绿色,较少苍白色,有时具粉霜。花单性,雌雄异株;
  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总花梗长1-2c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较少稍延长,具小苞片;花绿黄色,外轮花被片3,长圆形,长3.5-4.5mm,宽1.5-2mm,内轮花被片,稍狭。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3,花药比花丝稍宽,常弯曲;
  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15mm,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园林用途:菝葜果色红艳,可用于攀附岩石、假山,也可作地面覆盖。本植物的叶(菝葜叶)亦供药用。
    药理作用
  1、利尿,解毒作用:煎剂对犬急性利尿实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对正常家兔及急性汞中毒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2、抗锥虫作用:25%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菝葜水煎液6%浓度,醇浸液3%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炭疽杆菌有抑菌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0 11: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家里在院里养过,长势凶猛,每年发芽,后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1: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B 山乌桕

      

    山乌桕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又名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属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乔木或灌木,高3~5米。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乌桕在土壤深厚的阴坡生长迅速,树高可达20米,胸径40厘米以上,树干通直,树皮干滑。叶椭圆状卵形,长3至10厘米,宽2至5厘米。花黄白色,单性,雌雄同株,花期4月。蒴果,球形,内有种子5至6粒。种子可榨油食用,是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山乌桕叶片在春季和秋冬季均呈红色,彩叶时间长,在很远处就可从万绿丛中发现它的满树红叶。喜深厚湿润土壤,较耐旱,病虫少,适应性强。


形态特征
    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密生黄色小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时仅具雄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头3裂,向外反卷。
3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再继续更新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0 11: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4-7-30 1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的作业,期待老师给你打满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0 1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我看不到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30 12: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拍得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7-30 12: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拍得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7-30 1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活动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30 1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常见 以前不知道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0 13: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30 14: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Mia 发表于 2014-7-30 11:30
B  山乌桕

      

很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a 于 2014-7-30 16:10 编辑

 C 朱蕉

    
      为龙舌兰科灌木植物,地下部分具发达甸甸根茎,易发生萌桑,这一点与龙血树类不同。其主茎挺拔,茎高1-3米,不分枝或少分枝。花淡红色至青紫色,间有淡黄。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多于庭园栽培,为观叶植物。朱蕉株形美观,色彩华丽高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朱蕉也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根均可入药,我国广西民间曾用来治咯血、尿血、菌痢等症。
     广泛栽种于亚洲温暖地区。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常见栽培,供观赏。(
  
      种 名:朱蕉 学 名:Cordyline fruticosa
      别 名:红竹、红叶铁树、铁树、千年木
    科 名:龙舌兰科
      属 名:朱蕉属
  
  
     药用功效
    【药材名】铁树叶
    【拉丁名】Cordylinefruticosa(L.)A.Cheval.(原植物朱蕉) 【名称考证】朱蕉、铁树、朱竹、铁连草、红叶铁树、红铁树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龙舌兰科
    【药用部位】朱蕉的叶。
    【性味归经】甘、淡,凉。①《本草求原》:“淡,微寒。”②《陆川本草》:“苦,寒。”③《广西中草药》;“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清热,止血,散瘀。治痢疾,吐血,便血,胃痛,尿血,月经过多,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药性考》。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糖。
    【相关选方】①治赤痢:铁树叶一两,石榴皮三钱,马齿苋一两,银花五钱。水煎服。(《陆川本草》)②治大便出血:铁树叶一两,猪精肉四两。煮服之。(《岭南采药录》)
    【参考出处】《药性考》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地下部分具发达甸甸根茎,易发生萌桑,这一点与龙血树类不同。其主茎挺拔,茎高1-3米,不分枝或少分枝。叶聚生于茎顶,二裂,披针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绿色或紫红色,绚丽多变。叶柄长约16厘米,有槽,基部阔而抱茎。圆锥花序腋生,长20-45厘米,宽20厘米,分枝多数;花淡红色至青紫色,间有淡黄的,长约2-5毫米;雄蕊较花被裂片短,着生于花被管上;子房长圆形,长约2毫米,花柱稍伸出于花被裂片之处。浆果院球形,通常只有1颗种子。

                       
44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a 于 2014-7-30 16:22 编辑

 D 荩草
  
     荩草为禾本科植物荩草的全草。具有止咳、定喘,杀虫的功效。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厘米,多节,常分枝,基部的节着土后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星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
  
      总状花序细弱,长1.5~3厘米,2~10枚,呈指状排列或簇生于茎顶;有柄小穗退化,仅剩短柄;无柄小穗长4~4.5毫米,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具7~9脉,先端钝;第2颖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9脉,而两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雄蕊2,花药黄色或紫色,长0.7~1毫米。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
  
      花、果期8~10月。
  
    生长山坡草地和阴湿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叶和茎含乌头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荩草素。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贰?“无毒。”
  
5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a 于 2014-7-30 16:26 编辑

   E    六棱菊

666.jpg


  【别名】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
  【来源】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Roxb.) Sch.-Bip.,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炎,闭经,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皮肤湿疹。分布于斯里兰卡、非洲、亚洲、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东部、东南至西南至安徽、湖北等地。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直立,多分枝,4~6棱,棱上具有绿色翅状附属物,全株密生淡黄色柔毛及腺点,有特殊气味。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秋季开花,头状花序一至数个单歧聚伞状排列,花管状,紫色。瘦果有柔毛,冠毛白色。

点评

阔苞菊中国有记录的文献记载只有3种,根据阔苞菊属的描述,此图对应不上,本人保持六棱菊的意见。  发表于 2014-7-31 12:15
不是六棱菊,是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  发表于 2014-7-30 16: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随今生 发表于 2014-7-30 11:30
以前家里在院里养过,长势凶猛,每年发芽,后铲了

恩恩……哪里都能见到那种感觉……原来是药植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了. 发表于 2014-7-30 12:05
很专业的作业,期待老师给你打满分

是吧……这是抛砖引玉法……期待你们的大作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hchj000 发表于 2014-7-30 12:10
晕,我看不到图片

孩纸淡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6: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小琴 发表于 2014-7-30 12:40
学习,拍得蛮好

你也可以拍的好好的……下次一起去拍美图呀呀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