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81|回复: 5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 讲故事学中药】90.白蔹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8-27 19: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90.白蔹的故事   

2014-07-08 20:01:34|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主编 张 健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山 西 出 版 集 团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90.白蔹的故事          
    白蔹也叫猫儿卵。很久以前,有一个县太爷,生了个漂亮的女儿。女儿长的惊若天人,说不定将来还能选进宫当妃,到时候就能图腾飞达了,所以县太爷非常的疼爱女儿。女儿一天天长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可把县太爷高兴得不得了。    

  县太爷的女儿从小怕猫。有一天,大家正在沏茶喝的时候,不知哪来的一只野猫,跳进屋子里来,把县太爷女儿吓得魂都差点丢了,慌乱之中,打翻了茶几,里面的开水溅到了脸上,把一边脸烫伤了,又红又肿。这下可如何是好,脸都毁容了,女儿伤心欲绝,县太爷也是心急如焚,赶忙叫人去请大夫,同时,派人去抓住那只该死的野猫。 
  
  大夫过来后,看了看小姐的伤势,道:“贵千金的烫伤并不算严重,只要外用一种叫猫儿卵的中药就可以了”。一听到有“猫”字,小姐不自主的颤抖了一下,惊恐地望着窗外野猫逃去的方向,说什么也不肯用这种中药。“我家女儿自幼怕猫,如今,又因为一只野猫,受惊致伤,恐怕女儿心里的阴霾更加重了,只怕是不会接受这“猫儿卵”了,还有其它办法没有。”县太爷如是说。大夫想了想,说:“这样啊,那就用另外一种叫“白脸”的中药吧,这种药治疗烫伤也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还有美白的效果”。“这样最好了,劳烦你了,真是十分感谢,要是女儿治好了,定要重赏你”县太爷高兴地说。于是,县太爷女儿按照大夫的交代,用了这叫“白脸”的草药,不出十日,就把烫伤治好了。大夫自然也得到了县太爷的重赏。其实,这味叫“白脸”的草药就是人们所说的“猫儿卵”,只不过是为了说服县太爷女儿用药罢了。人们也觉得叫“白脸”比“猫儿卵”,好听且吉利,就叫这种草为“白脸”。后来,人们为了表明只是一种草,就改成了“白蔹”。                              
                                  
  白蔹,多年生半木质藤本攀援植物,长约1m。块根粗壮,肉质,卵形、长圆形或长纺锤形,深棕褐色,生长旺盛时露出土面部分的表皮有片状剥落,数个相聚。茎多分枝,幼枝带淡紫色,光滑,有细条纹;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cm,微淡紫色,光滑或略具细毛;叶片长6~10cm,宽7~12cm;小叶3~5,羽状分裂或羽状缺刻,裂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深锯齿或缺刻,中间裂片最长,两侧的较小,中轴有闲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3~8cm,细长,常缠绕;花小,黄绿色;花萼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白色或蓝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5~6月,果期9~10月。         
                                  
  【药名】白蔹                  
  【别名】白根、白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土地瓜、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狗天天、癞痢茶、菟接根、白草根、野葡萄秧根、小老鸹眼根、七角莲根、上竹龙根、早黄钳根、白天天秧根、野红薯、五爪藤根、野葡萄根、穿山鼠、地老鼠、九牛力。      
  【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应用】                            
  1.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苦寒清泄,辛散消肿,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消肿止痛之效。内服、外用皆可。用治热毒壅聚,痈疮初起,红肿硬痛者,可单用为末水调涂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煎内服,以消肿散结;若疮痈脓成不溃者,亦可与苦参、天南星、皂角等制作膏药外贴,可促使其溃破排脓;若疮疡溃后不敛,可与白及、络石藤共研细末,干撒疮口,以生肌敛疮,如白蔹散(《鸡峰普济方》)。若用治痰火郁结,痰核瘰疬,常与玄参、赤芍、大黄等研末醋调,外敷患处,如白蔹散(《圣惠方》);或与黄连、胡粉研末,油脂调敷患处,如白蔹膏(《刘涓子鬼遗方》)。   
       
  2.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具敛疮生肌止痛之功,故常用治水火烫伤,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备急方》);亦可与地榆等份为末外用。若与白及、大黄、冰片配伍,还可用于手足皲裂。      
  此外,本品尚具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作用,常与生地黄或阿胶同用,治疗血热之咯血、吐血;单用捣烂外敷还可用于扭挫伤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研成极细粉末敷于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7 21: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7 22: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名就32个{: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5 1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记会记住一些,这个方法真好!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25 2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1-23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