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对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报道渐多。据了解,药材市场师傅带徒弟,掺假造假增重美容等瞒天过海招数繁杂,根据价格对药材进行不同比例的伪品勾兑。 除了在管理体系上正本清源的控制外,作为质量工作者,浅谈一些应对中药掺假增重美容的方法。关注原料的品种与质量,我们要做的,只有道高一丈。 注重对基原植物特征的掌握 植物药占中药材的约1/4。药用植物采收加工后,只保留了植物的局部做为药材使用,加工过程中,即使只经过干燥处理,外观形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有的特征附属物如托叶、宿存花柱、翅等多脱落,不容易观察,溯源到植物形态特征的掌握,对于药材鉴定具有较大的帮助。药材或饮片残存的叶基,须根痕等特征如结合原植物特征,再以药材中少量内源性杂质“非药用部位”辅助判定,真伪便会了然。 掌握组织形态学特征,以区分非药用部位的混入 以柴胡为例,市场上柴胡饮片多半掺入根茎及茎,依照价格不同进行不同比例的杂质勾兑。掌握双子叶植物根茎及茎有节、有髓这一显著区别于根的特征,可准确识别柴胡中的内源性杂质。 多感官综合鉴定 在缺乏实验室理化鉴定设备的条件下,利用多感官综合鉴定药材真伪,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当归中掺入独活,性状差异不大,但当归味甘辛微苦,独活苦辛微麻舌,仔细品尝有腊肉的烟熏味;柴胡饮片中混入山豆根,山豆根极苦,很容易区分;延胡索中混入零余子,零余子无苦味,也很容易区分。 另外药材的粘牙感、沙粒感、掺入白矾、糖、盐增重等都可以口尝鉴定 灵活运用水试火试等经典鉴定方法 水试染色、掺入细沙子等。另外在没有水的时候,攥在手里一会也可以发现异常染色。 有的药材需要水泡后观察特征,比如五味子泡后果肉离核,南五味子不离核。 还有一些方法,因为要去吃饭,就不多说了,希望对于大家有微小帮助。以此小文抛砖引玉,请楼下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