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92|回复: 7
收起左侧

【81中药材鉴别】红芪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9-21 08: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红芪鉴别
红 芪 Hongqi,本品也是黄芪的一种。商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

历史
红芪现多认为也是黄芪的一种。陶弘景最早曾在黄芪项下提及:"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可见红芪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7年版(一部)将红芪与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同列在黄芪项下。考虑到历史记载以及黄芪与红芪来源于不同属植物,而且大剂量应用时对红芪的作用尚未充分掌握,因而本书仍将红芪分列,与黄芪共列于黄芪类下。
原植物
多序岩黄芪 别名:红芪晋芪(通称)。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豆科 Leguminosae
多年生草本,高达1m。主根粗大,外皮红棕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12对,小叶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3.5cm,宽5~11mm,先端圆或微缺,有小尖头,基部圆钝,上面无毛,下面沿脉被长柔毛;托叶长披针形,基部连合。总状花序腋生,具花20~25朵;花梗丝状,长2~3mm;苞片钻形;花萼斜钟形,最下面的一枚萼齿较其余四枚长1倍;花冠淡黄色,旗瓣窄倒卵形,长约10mm,翼瓣与旗瓣等长,耳与爪也近等长;龙骨瓣比旗瓣和翼瓣长,长13~16mm。荚果3~5荚节,荚节近圆形,宽约5mm,边缘有窄翅,表面被贴伏短柔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阳坡灌丛中。
分布于宁夏、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
采制
秋季挖根,堆起发热,以使糖化,然后去掉茎基和须根,晒至柔软,手搓再晒,直至全干。
产销
红芪 Radix Hedysari 主产于甘肃南部岷县、武都、临都等地,主销甘肃、广东、福建并有出口。
化学成份
含有抗微生物活性的成分(一)-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一)-3-hydroxy-9-methoxy pterocarpan),以及降压的有效成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含量为0.094%。医科院药物所薄层层析结果,有与D-β-天冬素 、脯氨酸(Proline)、精氨酸(Arginine)、γ-氨基丁酸、苏氨酸相对应的斑点。

功效
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用量9~30g。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给麻醉狗、猫、兔等静脉注射均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
2.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以多序岩黄芪为主的黄芪建中汤给大鼠皮下注射,可防止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发生,还能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和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小分枝,长10~5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具纵皱及少数支根痕,栓皮易剥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皮孔横长,色浅,略凸出。横断面皮部淡棕色,约占半径1/2~1/3;形成层区呈棕色环。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断面纤维性且富粉质。气微而特异,味微甜。




根(直径1mm)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木栓细胞。栓内层为2~4列厚角细胞组成。韧皮部纤维成束散在,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棱晶,棱晶长14~20μm,宽10~12μm。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主为网纹导管,直径12~110μm。木纤维位于导管周围,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棱晶。

理化
鉴别
方法及结果见黄芪项下。
非正品
附注
1. 山西北部的山阴、朔县、应县和南部的霍县,产一种黑芪,原植物为山西岩黄芪Hedysarum smithianum Hand.-Mazz。根部外皮呈深褐色。
2.四川北部曾少量生产一种红绵芪,原植物为西康岩黄芪Hedysarum limprichtii Ulbr.。此植物分布于四川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部。
3.陕西太白山产一种绵芪,原植物为太白岩黄芪Hedysarum vicioides Turca. var. taipeicum (Hand.-Mazz.) Liu。
以上4种岩黄芪的植物检索表:
1.花玫瑰红色或微带蓝色。  2. 小叶3~10对,卵状披针形,长达37mm…………山西岩黄芪Hedysarum smithianum  2.小叶12~13对,窄长圆形,长6~10mm……………………西康岩黄芪H. Limprichtii1. 花淡黄色。  3. 荚果被贴伏的短毛;小叶3~12对;萼齿远比筒部为短………………………………     …………………………………………………………………多序岩黄芪 H.polybotrys  3.荚果无毛;小叶8~9对;萼齿较长,与筒部等长或更长………………………………    ………………………………………………太白岩黄芪H. vicioides  var. taipeic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21 1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效
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用量9~30g。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21 1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5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09: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已经加载不出来了  可能时间过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8 0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21: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6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