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49|回复: 6
收起左侧

萱草(黄花菜)——忘忧疗愁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0-24 1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萱草(黄花菜)——忘忧疗愁


黄花菜,学名萱草,为百合科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其叶、根、茎、花均可入药。

    《诗经·卫风·伯兮》这首诗,描写一位空闺少妇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其中便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话。谖字和萱字同音同意,谖草即萱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到哪儿去把萱草找,为我栽到北堂前!”在远古年代,人们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因此萱草也称“忘忧草”“疗愁草”。这位少妇忧思痛苦无法排解的时候,便满心希望栽种萱草,供以玩味,来消除心中对丈夫的苦苦思念。

    黄花菜, 味甘性平,有养血、平肝、镇静安脑的功效,《本草纲目》云:“烹食可以适口,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故以萱名。”李时珍也提出了“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草乃其中之一”的说法。《本草纲目》载,萱草“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煮食治小便赤涩。”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民间常以黄花加白糖,煎水饮,治小便赤涩;黄花加藕节煎汤饮,治衄血、咯血也有明显疗效。

    萱草不仅使人忘忧。《风土记》中说,怀孕妇女假若佩戴萱草之花,便可生下男孩子,因此萱草也称“宜男草”。在重男轻女的社会,萱草尤为妇女喜爱。萱草亭亭玉立,姿态万千,而且有“忘忧”“宜男”的“特异功能”,历来受人推崇,赢得许多文人墨客的赞颂。三国曹植写道:“光彩耀晃,配彼朝日”,赞美萱草光彩鲜艳,可以辉映太阳的光华。唐代李峤写道:“色湛仙山露,香传少女风”,赞美萱草色泽润莹,如同仙人常饮的甘露,香气馥郁,如同少女散发的气息。

    萱草的花萼采摘下来蒸过晒干后当作疏菜食用,就叫“黄花菜”,也称“金针菜”。“自明朝以来,湖南祁东民间代代流传着“鲜花能念农夫苦”“鲜食备增农夫劲”“摘花赏花又怡心”诗句,是因为黄花采摘期正值炎热的七、八月,黄花菜的苗杆每天都有一个或几个苞蕾含苞待放,好似忘了忧虑;另一方面,黄花采摘期正值农民最繁忙的时季,需要抢收抢种,还要在烈日正当午去采摘黄花,但菜农每天中午吃上鲜炒黄花菜,便不觉疲劳。

    黄花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炎、水肿患者均有治疗作用。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对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益处。如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经常吃些黄花菜,既能健胃补脾,又能润肠通便,还可养血安神,且无副作用。据载,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调,为营养成分完备的补血、养血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广西 陆岩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0-24 1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14: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木有图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14: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这么奇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1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东这么强大 吃了能生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了一下,结果有好几种呢!不知道哪种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0-24 15: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31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