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66|回复: 3
收起左侧

【112中药材鉴别】决明子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0-31 19: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决明子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豆科植物钝叶决明和决明的种子,前者称大决明子,后者称小决明子,有时混用。

历史
决明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决明子生龙门川泽,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陶弘景谓:"龙门在长安北,今处处有之,叶如茳芒子,形似马蹄,呼之为马蹄决明,用之当捣碎。又别有草决明是萋蒿子,在下品中。"苏颂称:"今处处有人家园圃所莳,夏初生苗,高三四尺许,根带紫色,叶似苜蓿而大,七月开黄花结角,其子如青豆而锐,十月采之。"又说:"又有一种马蹄决明,叶如豇豆,子形如马蹄。"李时珍指出:"决明有两种,一种马蹄决明,茎高三四尺,叶大于苜蓿,而本小末奓,昼开夜合,两两相贴,秋开淡黄花五出,结角如初生细豇豆,长五六寸,角中子数十粒,参差相连,状如马蹄,青绿色,入眼目药最良。一种茳芒决明,《救荒本草》所谓山扁豆是也,苗茎似马蹄决明,但叶之本小末尖,正似槐叶,夜亦不合,秋开深黄花五出,结角大小如小指,长二寸许,角中子成数列,状如黄葵子而扁,其色褐,味甘滑。"由此可见历代本草中决明有数种,马蹄决明即今之决明子,而茳芒决明可能为望江南。草决明为萋蒿子,也就是现在的青葙子。




1.钝叶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L.--豆科Leguminosae
[/url]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50~150cm,上部多分枝,全体被短柔毛。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叶轴上在第1对小叶间或在第1对和第2对小叶间各有一长约2mm的针刺状暗红色腺体;托叶腺形,早落;小叶片3对,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形,第1对小叶片较小,往上渐增大,叶片长2~6cm,宽1.5~3.2cm,先端圆形,具细小的短尖头,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全缘,上面光滑,下面和叶缘被柔毛。花成对腋生,顶部聚生,苞片线形,长4~8mm,小花梗长0.8~2cm,萼片5,卵圆形,分离,花冠黄色,略不整齐,花瓣5,倒卵形,长12~15mm,有爪,最上一瓣先端有微凹,基部渐窄,最下面两瓣较长;雄蕊10,不等长,上面3枚退化,下面7枚发育完全,花丝较长,3个较大的花药顶端急窄成瓶颈状;子房细长,弯曲,被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荚果细长,四棱柱状,略扁,稍弯曲,长8~15~24cm,宽2~6mm,果梗2~4cm。种子棱柱形,褐绿色,光亮,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宽0.3~0.5mm的浅色凹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村边、路旁、山坡等地。
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2.决明
Cassia tora L.--豆科Leguminosae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64/PD02.JPG]
与钝叶决明相似,主要区别为:植株较小,通常不超过130cm,臭味较浓。叶轴上第1、第2对小叶间均有1针刺状腺体,小花梗较短,长0.5~1.0cm;发育雄蕊中3枚较大的花药顶端圆形,全体呈圆柱形。荚果较短,长6~14cm,宽2~5mm;果梗较短,长1~1.5cm。种子棱柱形,两侧各有宽1.5~2mm的淡浅色带。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村边、路旁、荒地土壤肥沃处。
分布于台湾、广西、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采制
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脱粒,除去杂质。
炒决明子:将决明子炒至微黄,稍鼓起微有香气时,放凉后打碎。
产销
大决明子Semen Cassiae obtusifoliae 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产量较大,一般均为自产自销。
小决明子Semen Cassiae torae 主产于广西、云南等省区,多为野生或半野生,产量较小,广西产品有时也销往外省区。




大决明子含蒽醌类衍生物约1.2%,有: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钝叶素(Obtusifolin)、钝新素(Obtusin)、黄钝新素(Chryso-obtusin)、橙钝新素(Aurantio-obtusin)及其甙类和大黄酸(Rhein)等。此外,尚含萘骈-γ-吡酮 (Naphtho-γ-pyrone)类衍生物:决明甙(Cassiaside,Nor-rubrofusarin-6-β-glucoside)。
小决明子含蒽醌类衍生物约1.1%,除不含钝叶素(Obtusifolin)及其甙外,其它甙元和甙均与大决明相同。此外尚含有大黄酚1-β-龙胆二糖甙(Chrysophanol-1-β-gentiobiside)、大黄酚-9-蒽酮(Chrysophanic acid-9-anthrone)。尚含萘骈-γ-吡酮类衍生物:红镰霉素(Rubrofusarin)、去甲基红镰霉素(Nor-rubrofusarin)、红镰霉素6-β-龙胆二糖甙(Rubrofusarin-6-β-gentiobiside)。
此外小决明子尚含决明内酯(Toralactone)、决明酮(Torachrysone)、维生素A样物质。
两种决明子均含粘液、蛋白质、谷甾醇、氨基酸,含脂肪油约4.6~5.8%,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


功效
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视物不清,大便秘结。用量10~15g。
药理
作用
  • 降压作用:决明子水浸液及醇浸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及利尿作用。临床上与他药配伍或单服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效果。
  • 降血脂作用:用实验性高胆固醇家兔口服决明子粉剂10g/只,连续3个月,结果表明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点形成作用。临床曾试用于治疗高血脂症,有一定效果。但有时作用不稳定。
  • 抑菌作用:决明子醇浸出物或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及细胞有抑制作用。小决明子所含大黄酚-9-蒽酮对深红色发癣菌、须发癣菌、犬子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在印度、缅甸等民间用以治疗皮肤病。我国曾试用决明子水煎剂熏洗治疗霉菌性道炎,能使症状好转或消失。
  • 小决明子还含有N、S、P、的多糖类物质,它可溶于水,不溶于醇,能收缩子宫而有催产作用。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64/PD03.JPG][/url]1. 大决明子:呈四棱性短圆柱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倾斜并有尖头,长4~6mm,宽2~3mm。表面棕绿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背腹面各有1条凸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从脐点向合点斜向的浅棕色凹纹。质坚硬。横切面种皮薄;胚乳灰白色,半透明;胚黄色,两片子叶重迭呈S状折曲。完整种子气无,破碎后有微弱豆腥气;味微苦,稍带粘性。(照片左)

决明子外形及横切面简图
1. 大决明子 2.小决明子

2. 小决明子:短圆柱形,长3~5mm,宽2~2.5mm。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广的浅黄棕色带(图)。(照片右)
均以籽粒饱满,色绿棕者为佳。




1.大决明子横切面:最外为厚的角质层,表皮为一列栅状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在细胞的1/2和下1/3处各有一条光辉带;以下为一列支柱细胞,略呈哑铃状,壁厚,相邻两细胞间有大的细胞间隙;内方为6~8列营养层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直径3~10μm;最内一列种皮细胞排列整齐,长方形,含草酸钙棱晶。胚乳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含粘液质、糊粉粒、色素、草酸钙簇晶和油滴。子叶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直径3~10μm。

大决明子种皮横切面详图(×400)

2.小决明子横切面:草酸钙簇晶多,直径10~19μm,部分支柱细胞外侧壁特别增厚,营养层细胞5~6列。粉末:1. 大决明子粉末黄棕色:①角质层碎片平滑、透明,表面可见波状弯曲的网状花纹。②栅状细胞侧壁不均匀加厚,表面观细胞多角形,壁厚。③支柱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表面观呈类圆形或多角形,并可见上下两层同心圆圈。④种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棱晶。⑤胚乳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含糊粉粒和草酸钙簇晶。⑥子叶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3~10μm。

左:大决明子粉末图(×300) 右:小决明子粉末图(×360)
1. 种皮角质层 2.栅状细胞表面观 3.栅状细胞横切面观 4.支柱细胞表面观 5.支柱细胞
6.营养层薄壁细胞 7.种皮薄壁细胞 8.胚乳细胞 9.子叶碎片

3.小决明子粉末:与上种的区别为①角质层碎片较小,表面观可见多角形的网状花纹。②部分支柱细胞表面观不见两层同心圆圈,而只见一层圆圈,内为一弯曲的细线。③草酸钙簇晶较多且大,直径10~19μm。(上图)




1. 取本品粉末0.2g,按常法进行微量升华,将升华物置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针状或羽毛状黄色结晶,加氢氧化钾试液,结晶溶解,并呈红色。(检查蒽醌类衍生物)
2. 取本品粉末0.5g,加10%硫酸试液20ml,氯仿10ml,在水浴上回流加热20分钟,放冷后分取氯仿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在水浴上回收氯仿,将残渣溶于1.0ml氯仿中,氯仿液供下列反应及薄层层析用。
取氯仿液0.5ml,加5%氢氧化钾试液2.0ml,振摇,碱层显红色。(检查蒽醌类衍生物)
3. 薄层层析 吸附剂:硅胶H(青岛)-1%C.M.C.湿法制板,105℃活化。用上述氯仿液点样。并以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为标准品。展开剂:石油醚(30~60℃)-正己烷-甲酸甲酯-甲酸(1:3:1.5:0.01)。展距10cm。显色剂:氨蒸汽熏或在紫外灯下斑点呈橙红色,但在第6个斑点处,橙红色斑点处尚见外围一亮绿色的斑点,见图中虚线圈。

决明子薄层层析图谱
S:a大黄酸 b芦荟大黄素 c大黄素 d大黄素甲醚 e大黄酚 1.钝叶决明 2.决明






1. 国内外许多植物及药学文献常将上述两种植物合并,采用Cassia tora L.这个学名。近年研究发现两者无论在植物或生药形态上均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应分列为两个独立的种。
2. 两种决明的根、茎、叶、果荚均含蒽醌类衍生物。决明叶中还含山奈酚-3-双葡萄糖甙(Kampferol-3-diglucos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0-3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8 1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1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0 1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