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72|回复: 1
收起左侧

[养生] 针灸传入美国的“美丽传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2-9 13: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美国针灸热传奇(1) 开栏的话: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持续数年的“针灸热”。事件的起因似乎是因为一篇《纽约时报》的报道,而真正的背景却是中国开放和尼克松访华。小小的银针意外地引发了美国民众和媒体的疯狂,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针灸传入美国遭遇了一系列东西方文化、医学和科学的冲突,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针刺本身的医疗作用。古老的中华医术,经历三十年终于在西方找到了应有的位置。自本期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有趣的故事。
针灸传入美国的“美丽传说”
□ 李永明

    1971年7月26日,《纽约时报》以显著的位置报道了阿波罗15号宇宙飞船将于当天发射的消息,还在头版的角落登了一篇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的报道。正是这篇并不十分起眼的署名纪实文章,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美国针灸热,标志着现代中国针灸正式传入美国。

    在东方和西方都流行着很多关于中国针灸如何传入美国的“美丽传说”。令人困惑的是,虽然这些五花八门的民间故事所陈述的事件都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但具体内容却千差万别。不同版本的主人公涉及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纽约时报》记者、著名大学的教授和医生等诸多美国知名人士,以及中国毛泽东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等中国名人。仔细读来会发现,各种美丽的传说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都认为美国的针灸热的发起同70年代初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有关,文中提到了一位美国人在中国接受了针灸治疗。但是,对于到底是谁在中国接受了针灸治疗,事情发生在何时,又是谁在《纽约时报》写的文章却有种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在美国针灸界和医学界流传最广的一则关于针灸传入美国传闻是这样的:当年尼克松访华团的随团成员中,有一名年轻的《纽约时报》记者,在访问北京时不巧患了阑尾炎,住进了中国医院。中国医生在做阑尾切除术时,没用常规麻药麻醉,而是用了针刺麻醉,手术十分成功。这位记者回美国后,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从而引发了美国的针灸热。

    这个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的故事在美国广泛流传,但类似的民间故事还有十几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最离奇的一则演绎,是我在纽约一所中医学院教课时,从一位学生交给我的一篇“作业”中读到的。

    话说当年尼克松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到达北京,众多中国领导人到机场迎接尼克松代表团。毛泽东见尼克松缓缓走下舷梯,有些踮脚,便问身边的人尼克松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美国那么好的医疗条件不能治疗?我们中国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他治一治?中国人了解到尼克松患有腿疾,于是就安排尼克松接受了针灸治疗,针灸治愈了尼克松腿疾,而尼克松则把针灸带回了美国。

    这个民间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历史资料表明,尼克松首次访华时,身体健康,并没有人发现他跛脚,而且毛泽东在70年代从未到机场接过任何人。据尼克松后来发表的回忆录描写,他到达北京之前并不知道是否能够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会见,到达北京后不久,才突然接到通知到中南海去见毛泽东。显然,这个故事完全是民间演绎。有趣的是,向我讲述这个民间故事的学生,本人还是纽约市一个中学的历史教师。

    那么历史事实究竟如何呢?

    出于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性和对真实性的追求,1995年的一个周末,我专程到纽约皇后区中心图书馆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前后的《纽约时报》,寻找美国针灸热的蛛丝马迹,为美丽的民间传说找到证据,搞清美国针灸热的真正起因。

    当我阅读了1971~1972年《纽约时报》的微型胶片后,将所谓美国针灸热的引发事件锁定于一篇于1971年7月26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署名文章。通读之后,我为找到美国针灸热的起源感到十分兴奋,但同时又有一丝遗憾:原来大多数美国针灸热的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录不符,有些事件竟被张冠李戴,或是民间的演绎,甚至是无中生有。

    事情的真相是:“美国记者针灸事件”并不是发生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而是在7个月之前的1971年夏天;事情不是发生在什么“年轻的记者”身上,当事人已是一位62岁的“老头”;此记者并没有随同任何代表团,而是受中国政府邀请偕夫人正式访华;他并没有跟随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而是同基辛格“擦肩而过”,后来也没有随尼克松访华;中国医生为美国记者所做的阑尾切除术采用的是常规药物麻醉,并没有用针刺麻醉;记者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赞扬针灸如何高明,也没提到参观过针麻手术,文章重点是讲述了他自己阑尾手术后,因腹部胀痛接受了针灸治疗的经历;记者并没有等到回到美国才发表文章,而是在北京住院期间成文后电传到时报总部;此事件同毛泽东和尼克松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同基辛格仅仅是“间接有关”;后来的调查证实,美国记者在北京接受手术和针灸治疗的全过程,都在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掌控之中。

    1971年7月26日全美关注的重大新闻是阿波罗15号升空,《纽约时报》做了头版头条报道。但是在头版的角落安排了一则并不十分醒目的报道,题目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文章的主要部分登在第六版,并配有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医院参观针灸治疗的大幅照片。当时正值尼克松政府准备打开同中国交往的大门,美国民众对这个关闭了二十余年的东方大国十分好奇,任何来自那里的“内部消息”都十分抢手。就这样,一个看起来像是美国记者从北京向《纽约时报》读者“报平安”的文章,神奇地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针灸的“美丽的传说”,此文被公认为是美国针灸热的起源。

    《纽约时报》有关针灸报道毫不亚于阿波罗15号升空的影响。7月26日这一天,在阿波罗文化之神的保护下,随着宇宙飞船于当日上午9点34分顺利升空,中国医药文化的精粹,针灸术在美国也成功地登陆了。从历史意义上说,该文如同一艘中国发向美国的“东方阿波罗”——中国针灸术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9 1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机促成,其实也是一场政治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3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