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05|回复: 4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我和黄帝读内经》-第三十七节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2-18 1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诊)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合天道,必有终始应天光星辰历纪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因而三之三三者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以候口齿之气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死。形气相得生。参伍不调病。三部九候皆相失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死。中部之候相减死。目内陷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岐伯曰:察九候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病。
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中手徐徐然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死。
是以脱肉身不去死。中部乍疏乍数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
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
所谓者,应不俱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
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悬绝为阴,主冬以夜半死。盛喘数为阳,主夏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
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死矣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脉疾不病脉迟不往来皮肤著死。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
岐伯曰:经病治其经孙络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太阳已绝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解释:
黄帝问:我从先生这里听说了九部诊法,繁多,深奥,不是一时半时可以讲清楚和理解。但是,我还是愿意听您说一说这方面关键的地方,好教育后世子孙,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像融入骨髓,收藏在肝肺中,发誓不会轻易泄露给不良分子。必然合乎天意,也一定可以成功。在天,可以对应星辰位置,历法,纪年。在人间,可以对应四季,五行,高贵和贫穷,更替。冬天阴属性,夏天阳属性,人体也是对应的。但是具体如何区别,我愿意听您讲一讲道理和方法。
岐伯回答:太好了。您问的非常关键。这就是天文,历法,阴阳都会对应在人体。
黄帝说:好,您讲一讲。天文,历法,阴阳如何对应人体形态,血,气。如何判断病症能治,还是不能治,如何区分断定。
岐伯说:天文,历法,阴阳都是有定数和规律。从数学角度说从一到九。数字一对应天,数字二对应地,数字三对应人,这就是三分杆长季节计法。而每一部又可以再分成三侯,故此,三乘以三就是九。在地域,对应九野(地区)。所以,从人体来说,也是三部,部三候。这就可以一一对应,来判断疾病,以及调整肌体,而可以去除疾病,或者断定病可治,还是不可治的基础。
黄帝问:人体三部如何定义呢?
岐伯回答:有上中下三部。每部都分为三候。三候,便是对应天、地、人的意思。指定对应关系,便是最关键的地方。上部天,就是额头两侧动脉(也有说就是太阳穴位置);上部地,就是颊动脉大迎穴车穴之间);上部人,就是耳前颞动脉。
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动脉;中部地,即两手阴明经合谷处动脉;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处动脉;
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动脉;下部地,即足少阴经太溪穴处动脉;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动脉。
故而下部之可以天候肝脏之病变,下部之地可以侯肾脏之病变,下部之人可以侯脾胃之病变。

黄帝:中部之侯怎样?
岐伯说:中部亦有天、地、人三侯。中部之天可以侯肺脏之病变,中部之地可以侯胸中气机之病变。中部之人可以侯心之病变。
黄帝:上部之侯又怎样?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岐伯回答:上也有天、地、人三侯。上部之天可以侯头部气机之病变上部之地可以侯口齿之气机病变。上部之人可以侯耳目气机之病变。
三部之中,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侯为天,三侯为地,三侯为人,三三相乘,合为九侯。脉之九侯,以应地之九野,以应人之九脏。所以人有肝、肺、心、脾、肾五藏以养神,以及膀胱、胃、大肠、小肠空腔传化藏对应四肢形体,合为九脏。如果,藏衰败,必见神色枯槁,枯槁者是病情危重,乃至死亡征象。
黄帝道:那么这个侯,到底用来诊察什么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岐伯说:必先度量病人的身形,通常以胖瘦来作为尺度。然后,了解气虚实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但必先去除血脉中的凝滞或者不足,然后才能调整整个肌体。那么,不论治疗什麽病都是以达到符合对应身体形态的机,色平和为准则。
黄帝:怎样决断死生?
岐伯说:形体盛,脉反细,气短,吸困难,危险。如果,形体瘦弱,脉反大,胸中喘满而多气不畅,是死亡之症。一般而论形体与脉一致的。如果,脉来三,没有规律的就是病了。三部九侯与疾病完全不相对应,或者怪异的,死上下左右,鼓指如春杵捣谷,参差不齐,病必严重。如果,上下,左右象差异很大,而息数错乱不可计数的,是死亡征候中部象,虽然独自正常,而与其他众藏当时应该有的脉象不相一致,也是死。眼眶内陷的,是正气衰竭现象,也是死。
黄帝:怎样知道病的具体部位呢?

岐伯回答:从诊察九侯脉的异常变化,就能知病变部位。九侯之中,有一部独小,或独大,或独疾,或独迟,或独热,或独寒,或独陷下(沉伏),均是有病的现象。
以左手加于病人的左足上,距离内踝五寸处按着,以右手指在病人足内踝上弹之,医者之左手即有振动的感觉,如其振动的范围超过五寸以上,蠕蠕而动,为正常现象;如其振动急剧而大,应手快速而浑乱不清的,为病态;若振动微弱,应手迟缓,应为病态;如若振动不能上及五寸,用较大的力量弹之,仍没有反应,是为死侯。
身体极度消瘦,体弱不能行动,是死亡之征。中部之脉或快或慢,无规律,气脉败乱的征兆,亦为死征。如果,脉代钩,为病在络,脉
九侯之脉,应相互对应,上下脉象应于肌体匹配,不应该有过大差异如果,九侯之中有一侯不一致,则病必危险。所谓不一致,就是九侯之间,脉搏跳动的不相匹配。诊察病邪所在之脏腑,以知死生的时间。临症诊察,必先知道正常之脉,然后才能知道有病之脉象。如果,见到真脉象,就是要死亡。足太阳经所在象气机绝,两足不能屈伸,死亡之时,必目睛上视。

黄帝:冬为阴,夏为阳,脉象与季节属性是怎样对应呢
岐伯回答:九侯的脉象,都是沉悬绝的,为阴,冬季节的脉象。因此,死于阴气极盛的半夜。如果,九侯脉象,都是盛大躁动,病人疾数的,为阳,是夏季脉象,所以死于阳气旺盛中午时分。
寒热交作的病,死于阴阳交会的平旦之时;热中及热病,死于日中阳极之时;病风死于傍晚阳衰之时;病水死于夜半阴极之时。脉象忽疏忽数,忽迟忽急,脾气内绝,死于辰戌丑未之时辰。通常,也就是平旦、日中、日夕、夜半、日乘属性的时候
如果,身体肉脱,虽九侯协调匹配还是死亡的征象。如果,七诊之脉虽然出现,而九侯都顺于季节应有的脉象,就不一定是死侯。所说不死的病,指风邪影响气机病,或妇女月经之病。随人,见类似七诊之病脉,但是实质不相同所以说不是死侯。如果,七诊出现、其脉侯有败坏现象的,这是死死的时候,必发呃逆等证侯。
治病的时机掌握需要注意,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起病情形和现在症状然后按各部分切其脉搏,以观察其经的浮沉以及上下与季节应有脉象的逆顺。如果,其脉来流利的,不是脉来迟缓的,是病脉不往来的,是死久病肉脱,皮肤干枯于筋骨的,亦是死。
黄帝对于可治的病,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回答:病在经的,治疗病在孙络的,孙络使血同行。血病身痛症状的,则治其经络。如果,病邪留在络,则用缪刺法治。如果,邪气久留不移,停留四肢、筋肉之间、骨节交会之处刺之。上实下虚,当切按气脉,而探索气脉络郁结的所在,出其血,以通其气。如果,黑眼球上视的,是太阳经不足。如果,目上视而又定直不动的,是太阳经脉气机已绝。这就是判断死生的要诀,不可不认真研究。手指,以及腕部尺骨上五指处,针刺,留针(此处应是注解传抄后位移)。
@愚公想改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19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看到的皇帝内经不是原版的,原版的还在地下埋着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1: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khan312 发表于 2015-2-19 10:26
现在我们看到的皇帝内经不是原版的,原版的还在地下埋着呐

原版的早就烂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20 15: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人来地球上尽挖掘的是地球人的好东西,而且把“五行”改“六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6: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wts 发表于 2015-2-20 15:03
火星人来地球上尽挖掘的是地球人的好东西,而且把“五行”改“六行”了!

恢复,恢复,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