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79|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辨证论治小儿长期低热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4-21 07: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小儿长期低热是指体温稍高(在37.5℃~38℃之间),连续半个月以上的发热。临床常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无明显异常,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疗效欠佳。笔者在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表现,分6型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与同道磋商。    食滞中焦:小儿脾胃本虚,辅食添加或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恣食妄饮,致脾胃健运失司,食积于内,阻遏气机而发病。证见午后潮热,手足心尤甚,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
    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三仙消食方加减(我院协定方,主要成分为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陈皮、槟榔等)。便干甚者加大黄;胀满甚者加木香、枳壳。
    湿热中阻:现代社会小儿饮食多以快餐、小饭桌为主,结构偏油腻,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失健运易生湿生热,湿热胶结中焦,气机不畅而致低热。证见身热不扬,午后更甚,汗出黏着,缠绵不愈,头蒙身重,胸闷呕恶,胃纳不振,渴不思饮,大便黏滞,小便短少。舌偏红,苔白或黄厚黏腻,脉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藿香、黄芩、柴胡、茯苓、半夏、白豆蔻、薏苡仁、藿香、滑石、连翘、甘草等。胸闷甚者加栝楼、枳壳。
    邪伏膜原:小儿脾弱多易生湿,再结合 “纯阳之体”热盛的特性,湿邪极易化生为湿热痰浊,踞于膜原,则表里不和,三焦气机不利发病。证见午后或夜间定时发热,热势不甚,胸膈痞满,心烦懊侬,头眩口腻,渴不思饮,纳呆食少,小便黄少,大便黏腻不爽。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宜疏利透达膜原,方用柴胡达原饮加减,药用柴胡、厚朴、枳壳、陈皮、黄芩、草果、槟榔等。心烦懊恼甚者加栀子、淡豆豉;小便黄少甚加竹叶、猪苓。
    营卫不和:小儿素体脾肺不足,或病后调理不当,致腠理不固,卫阳外泄,营阴不能内守,卫阳营阴不得相互既济而致低热。证见淅淅发热,面色恍白,自汗恶风,口和不渴,素体虚弱,易于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紫或脉浮缓。
    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加减,药用桂枝、白芍、大枣、甘草等。咳者加厚朴、杏仁。
    中气不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本虚,或病后失于调理,致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摄纳不力,则虚热内生。证见低热绵绵,大量活动或劳累后加剧,面白神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自汗,纳少便溏,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淡或脉细弱。
    治宜益气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黄芪、陈皮、炙升麻、柴胡等。自汗甚者加牡蛎、浮小麦;汗出恶风者加桂枝、白芍。
    阴分虚损:小儿属“稚阴”之体,因温热病经久不愈或吐泻日久,体虚津亏,或因过用温燥药而致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而发病。证见:午后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头昏目眩,心悸盗汗,少寐,形体消瘦,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或花剥,指纹偏紫或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用鳖甲、青蒿、地骨皮、知母、丹皮等。少寐加酸枣仁、柏子仁;盗汗较甚者去青蒿加牡蛎、糯稻根;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加党参、麦冬、五味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21 08: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中医,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1 09: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3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