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392|回复: 1
收起左侧

【185-189中药材鉴别】九节菖蒲,红大戟,京大戟,甘遂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5-14 0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甘遂鉴别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

历史
甘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苏颂说:“今陕西、江东亦有之,……苗似泽漆,茎短小而叶有汁,根皮赤肉白,作连珠”。其所述即为本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毒草类。
原植物
甘遂 别名:猫儿眼(西北)。
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大戟科Euphorbiaceae
[/url] 多年生草本,高25~40cm,有白色乳汁。根细长,稍弯曲,部分呈连珠状,亦有呈长椭圆形,外皮棕褐色,其上生有少数细长的侧根及须根。茎直立,下部稍木质化,淡红紫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9cm,宽4~10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总花序顶生,有5~9伞梗,每伞梗再二叉状分枝;苞片三角状宽卵形;杯状聚伞花序总苞钟状,先端4裂,腺体4,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呈新月形;雄花多数,长短不等;雌花1朵,位于总苞中央,子房3室,花柱短,顶端3裂,柱头头状,微2裂。蒴果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于荒草地、路旁。
分布于河南、山西、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采制
春、秋季挖根,撞去外皮,晒干或硫黄熏后晒干。

醋甘遂:每100kg甘遂用30~50kg醋拌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干,取出,放凉。
产销
甘遂 Radix Euphorbiac kansui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甘肃也产。销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省区,并有出口。
化学成份
根含γ-大戟甾醇(大戟醇,γ-Euphorbol,Euphol,Euphadienol) 、甘遂甾醇(Tirucallol,Kanzuiol)、α-大戟甾醇(αEuphorbol,Euphadienol);并含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Deoxyingenol)的衍生物(I)、(II),巨大戟萜醇(Ingenol)的衍生物(III),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Oxyingenol)的衍生物(IV),甘遂萜脂A(Kansuinine A)及甘遂萜酯B(Kansuinine B)。此外,尚含棕榈酸、柠檬酸、鞣质、树脂等。


功效
味苦,性寒,有毒。有泻水逐痰,消肿散结的功能。用于重症水肿、胸水、腹水、癫痫、痈肿疮毒等。用量0.6~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反甘草。
药理作用
  • 生甘遂乙醇浸膏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泻下作用,但毒性较大,经醋制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减低。
  • 甘遂萜酯A、甘遂萜酯B有镇痛作用,均有毒性。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2/PART03/PD02.JPG]根呈长纺锤形、长椭圆形,或略呈球形、棒状,两端渐细,中间有时缢缩呈连珠状,长2~3cm,直径0.2~1.5cm。除去栓皮者表面黄白色,凹陷或缢缩处有残留栓皮,并有少量细根痕;有的棕红色栓皮未除去,有明显纵槽纹或少数横长皮孔。质脆,折断面呈粉性,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
以肥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根(直径7mm)的横切面: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散有卵圆形、类三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厚壁细胞,并有乳汁管。韧皮部宽阔,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有乳汁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10余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射线宽2~10余个细胞,亦有少数乳汁管分布。本品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




  •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24小时,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 ml 溶解,将溶液置于试管中,沿管壁加浓硫酸1ml,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环。(检查植物甾醇)
  •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5ml,冷浸24小时 ,滤过,滤液浓缩至1ml ,供点样。将大戟醇纯品作对照。吸附剂:硅胶G(浙江黄岩硅胶厂),加3倍量蒸馏水,铺板,110℃活化2小时。展开剂:第一次 苯-乙醇(40:10),展距5cm;第二次 正庚烷-苯(50:50),展距10cm。显色剂:醋酐-硫酸(1:1)喷雾后,110℃烘10分钟,显紫色斑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8: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大戟鉴别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

历史
大戟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历代本草所指的大戟多系指大戟科植物大戟(参见本册"京大戟"项下)。但目前市售大戟不止一种,而且以本品为常见,为便于区别和保证用药的正确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将其分列为二药:京大戟与红大戟。
原植物
红大戟 别名:红芽大戟(通称),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广西)。
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K. corymbosa auct. sin. non Willd.)--茜草科Rubiaceae
[/url]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短的根茎,通常着生1~3个块根,块根纺锤形或长圆锥形,长1.5~8cm,直径0.5~2 cm,表面红褐色至暗紫红色。茎直立或上部微呈蔓状,高30~70(~100) cm,方形,下部近圆柱形,具槽,沿槽被黄白色至黄色的柔毛。叶交互对生,叶柄极短或近无,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cm ,宽0.5~2 cm,先端具短尖或钝,基部楔形,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沿脉及叶脉被柔毛,全缘;托叶2~4裂,裂片钻形。花顶生,数十朵密集呈头状的聚伞花序,花小,淡紫红色;花萼浅4裂,3片小,1片大,花冠管状,先端4裂,裂片舌状,喉部附近有密生的长毛;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的中部;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小,近球形。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阴半阳处。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采制
春秋均可采挖,但以秋季为佳。将挖回的根部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洗净后用开水略烫,更易晒干。本品鲜时易霉烂,要及时干燥,切忌堆放以免变质。
产销
红大戟 Radix Knoxiae主产于广西的石龙、邕宁、上思、隆安、扶绥、平乐、永福、昭平、贺县、恭城;云南的弥勒、文山、个旧;广东的阳江、电白、阳春等地。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蒽醌类化合物。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分析,含游离蒽醌类0.56%,结合性蒽醌类0.25%;据医学院药物所分析,根中含蒽醌0.22%,其中结合型为0.1%,游离型为0.12%。
功效
味苦,性寒。有泻水、解毒、散结功能。用于胸水,腹水,痈肿。用量1.5~3 g。注意:孕妇忌服;不宜与甘草同服。
药理作用
  • 抑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肝菌均有抑制作用。
  • 利尿作用:以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80g/kg),口饲小白鼠,2~3小时后,其尿量明显增加。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2/PART02/PD02.JPG]块根呈长圆锥形或长纺锤形,多不分枝,稍弯曲,长3~12 cm,直径0.6~1.2 cm。表面棕红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顶端可见茎痕。质坚实而易折断,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微辛。
以个大、质坚实、色红褐色者为佳。




(块根(直径1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的导管束由数列导管组成,渐向内呈单列或单个存在,中心可见初生木质部;射线较宽。本品薄壁组织中有稍大的圆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另有分泌细胞,内含棕色树脂状物。




  • 取本品粉末1g ,加甲醇20 ml冷浸1小时,过滤。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水10ml及盐酸2 ml,置沸水浴上水解半小时,冷却后加乙醚30 ml振摇数分钟,取乙醚液10 ml,加2N氢氧化钠溶液5ml振摇。下层水溶液呈紫红色(示为茜草素型蒽醌)。
  •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理化鉴别1项中的乙醚提取液浓缩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湿法铺板,120℃活化2小时。展开剂:石油醚-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30:15:2)。展距14 cm。显色剂:氨气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8: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大戟鉴别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系大戟科植物的根,在华东地区称龙虎草。

历史
大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韩保昇说:"苗似甘邃而高大,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五月采苗,二月、八月采根用。"苏颂说:"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以来,叶似初生杨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李时珍说:"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以上所述均指大戟科大戟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七七年版(一部)将本品改称为京大戟,主要是与茜草科的红大戟相区别,以免混淆。
原植物
大戟 别名:龙虎草膨胀草(江苏),九头狮子草红芽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大戟科Euphorbiaceae
[/url] 多年生草本,30~80cm,植物体内有白色乳汁。根圆锥状;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几无柄,长圆状被针形,长3~5cm,宽5~13mm,下面稍被白粉,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1梗,伞梗顶端着生一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有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片轮生,杯状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种子卵形,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及疏林下。
除新疆及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
采制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醋京大戟 取京大戟加醋(每京大戟100kg用醋30~50kg)浸拌,放锅内与醋同煮,至将醋吸尽,切段,晒干。
产销
京大戟 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主产于江苏南京、杨州、邳县等地;销华东地区。
化学成份
根含大戟酣(Euphornin),由大戟甙元(Euphornetin)与D-葡萄糖、L-阿刺伯糖缩合而成。又含有机酸、鞣质、树脂胶、糖、多糖,并分离得到大戟酸与三萜醇。
功效
味苦,性寒,有毒。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能。用于水肿胀满、痰饮、胸膜积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肝硬化腹水及精神分裂症;外治疗疮疖肿。用量醋制品1.5~3 g;研粉吞服0.3~1 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注意: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反甘草。
药理作用
本品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泻下作用。提取物能扩张末梢血管,兴奋妊娠离体子宫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水浸物、浓煎剂、醇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抑制作用,但水浸物作用较浓煎剂明显。
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从大戟中提得致泻物质,经临床观察42例,消腹水有一定疗效。南京苏州精神病防治院等单位用京大戟治疗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2/PART01/PD02.JPG]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0.5~2cm,近根头部偶有膨大至4cm;根头常带有茎的残基及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直沟纹及横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棕黄色或类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以条粗,断面白色者为佳。




根(直径约1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10~2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散有多数乳汗管,直径10~20 μm。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射线宽广;导管大多径向排列,其旁散有单个或成束的非木化纤维。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53 μm,偶见方晶;并含淀粉粒。

横切薄片,加冰醋酸与浓硫酸各1滴,乳汁管中所含乳汁显红色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0.5g ,加石油醚5 ml,振摇数分钟后,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样。吸附剂:硅胶G(浙江黄岩品)5g,加水约15ml,铺板,晾干后,于110℃活化2小时。展开剂:第一次:甲醇-氯仿(5:10),展距2cm,吹干;第二次:甲醇-氯仿(0.25:10),展距10cm。显色剂:碘蒸气熏后,再用香荚兰醛浓硫酸喷雾。

非正品
非正品
附注
1.红大戟 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des Thorel et Pitard 的根,一般作大戟用,详见红大戟。
2. 准噶尔大戟E. soongarica Boiss.植物形态与京大戟相似;主要区别是根呈圆柱形,外皮棕褐色;叶片为窄长披针形,伞房花序,苞片黄色;蒴果卵形。在新疆其根作大戟入药。
3.牛奶浆草 为钩腺大戟E. sieboldiana Morr. et Decne.的根皮。湖南民间用以消腹水,以老根皮的疗效较好。主成分为树脂类物质,与京大戟中提出物质的性质与色泽十分相似,其导泻作用相当于药材的50~100倍,毒性比药材大1/3强。
4.草大戟 又称绵大戟,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Vog.)Koehne的根皮。呈不规则细长卷片,表面棕红色至棕色,栓皮常片状剥落而露出浅棕色的内皮,内表面棕红色,强纤维性。根含生物碱、鞣质及淀粉。以往江苏曾作大戟出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8: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节菖蒲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历史
本品在古本草上均无记载,历代本草"菖蒲"项下所记载者,提到"一寸九节者良",多系指石菖蒲而言,但抱朴子云:"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尤善"。从花的颜色来考虑,亦可能与现时所用的阿尔泰银莲花有关。
原植物
阿尔泰银莲花 别名:菊形双瓶梅
Anemone altaica Fisch.-毛茛科 Ranunculaceae
[/url]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圆柱形,黄白色,长约4cm,直径2~4mm,节间长,具多数须状细根及鳞片痕迹。基生叶1或无,三出复叶,叶柄长达13cm,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三深裂或近全裂,有缺刻及不规则粗锯齿。花茎单一,细长,高11~25cm,总苞片叶状三出,具柄;花单朵,顶生,花梗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7~10片,花瓣状,白色或稍带紫色,长圆形或长倒卵形,长1.5~3cm,宽约5mm,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丝状,花药椭圆形;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被白色短毛。瘦果卵圆形或新月形,长约4mm,密被白色柔毛,花柱宿存。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谷沟边或灌丛中。
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采制
5~9月采挖根茎。除去细根,洗净泥沙,晒干。
产销
九节菖蒲Rhizoma Anemones altaicae 别名:小菖蒲(四川),外菖蒲(四川、广东),京玄参(四川、陕西)。主产于陕西太白、洛南、华县、华阴、宝鸡、兰田等县;山西、河南亦产,以陕西产量最大,质量亦佳,销全国,并有出口。
化学成份
据沈阳药学院中草药学教研室分析,含有皂甙,按ФeдTOB法测定,溶血指数为1666。
功效
味辛,性温。有开窍除痰、安神醒脾的功能。用于热病昏迷、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腹胀闷、食欲不振。外用治痈疽疮癣。用量1.5~7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2/PART41/PD02.JPG] 根茎略呈纺缍形,稍弯曲,有时具短分枝,长1~6cm,直径3~7mm。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可见点状突起的小根痕。质坚脆,折断面显颗粒状,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以表面淡棕黄色,断面白色者为佳。




根茎(直径4mm)的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增厚,黄棕色。皮层由十数列薄壁细胞组成,近表皮的1~2列细胞形小,切向延长,余为类圆形。维管束外韧形,较小,7~12个环列,韧皮部细胞扁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髓宽广。本品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脐点裂缝或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1. 取2%兔红血球生理食盐水悬浮液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滴加1%九节菖蒲的生理食盐水溶液,使水溶液与红血球接触,则红血球迅速溶解。(检查皂甙)
2. 取九节菖蒲粉末2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吸取上清液1ml,于水浴上蒸干,用醋酐0.5ml将残渣溶解,沿试管壁加浓硫酸1ml,则两液面出现紫红色环,上层逐渐呈污绿色。(检查皂甙)
3. 取10%九节菖蒲乙醚浸液,滴在圆形滤纸上,用乙酸乙酯-石油醚(5:95)展开,喷5%香草醛盐酸试液则不应显黄色。(与石菖蒲区别)
4.取1%九节菖浦的水煎液,滴加到滤纸上,在荧光灯(254nm)下显白蓝色荧光。(与石菖蒲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14 14: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5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