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714|回复: 3
收起左侧

紫花地丁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9-25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紫花地丁鉴别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主为堇菜科植物光瓣堇菜的干燥全草。

历史
紫花地丁一名最早见于《千金方》。地丁之名则散见于唐、宋各种方书,而《本草衍义》中之地丁为蒲公英的别名。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首次单列紫花地丁一条,别名箭头草、独行虎、米布袋。并称:"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根据这种描述很难判断为何种植物,但《本草纲目》金陵版附图,据日本学者难波恒雄等考订为野牡丹科植物。与《本草纲目》同时代的《滇南本草》所载紫花地丁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苦远志。其后《植物名实图考》尚有以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为紫花地丁者,此种今未见应用。《植物名实图考》还收有"堇堇菜",一名箭头草,是紫花地丁的一种,称:"按此草江西、湖南平隰多有之,或呼紫金锁,又呼紫花地丁。"同时作者还认为犁头草、宝剑草、地草果亦即堇堇菜,但产地不同叶长圆尖缺各异"。从文字与所附四幅图看来均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就存在紫花地丁同名异物问题。近代商品中紫花地丁有下列几个类型:①堇菜科堇菜属多种植物,习称紫花地丁;②豆科米口袋属多种植物,习称甜地丁;③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习称苦地丁;④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习称广地丁;⑤远志科远志属多种植物,习称竹叶地丁,但此种已很少使用。现时堇菜科光瓣堇菜以紫花地丁之名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附录




光瓣堇菜 别名:辽堇菜、白毛堇菜
Viola yedoensis Makino -堇菜科 Violaceae。
[/url][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06/PD01.JPG]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花期高4~10cm,果期可达20cm。根茎稍粗,长约1cm。根细长,黄白色。叶基部丛生。托叶通常1/2~1/3与叶柄合生,长约2.5cm,浅绿色,先端分离部分呈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花期时叶柄长1.5~5~10cm,果期时可达15cm,具狭翼,上部翼稍宽,被短毛;叶片舌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6cm,宽0.5~1~1.5cm,基部截形、钝圆形或楔形,先端通常钝,边缘具平圆齿,两面绿色,被短毛,果期叶片长可达10cm,宽可达4cm,基部微呈心形。花梗多数,超出或略等于叶长,被毛;苞片生于花梗中部附近;萼片5,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稍尖或渐尖,边缘具膜质狭边,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形、截形或不整齐形;花瓣4,紫色或紫堇色,倒卵形或长圆形,侧瓣无须毛,下瓣连距长4~18~20mm,距细,长约4~6mm,末端微向上弯;子房无毛,花柱棍棒状,基部弯曲,向上略粗,柱头顶面略平,两侧及后方有薄边,前方具短喙;雄蕊 5,花药结合,药隔宽,包围子房,花丝宽而短,其下面两枚的基部具蜜腺的附属物,伸入花瓣距内。蒴果长圆形,长约 1cm,无毛,萼宿存。种子多数,长圆形棕黄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4~9月。
生于路边、林缘、草地、灌丛、荒地。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朝鲜、苏联、日本也有分布。
产销
紫花地丁Herba Violae yedoensis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陕西、上海等地。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含甙类、黄酮类、粘液质、蜡(为虫蜡酸及不饱和酸的酯类)。
功效
味辛、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用于疔痈疮疖,丹毒,黄疸,毒蛇咬伤,尿路感染。用量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药理
作用
1. 抑菌作用:100%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1∶4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亦有抑制作用。本品醇和水提取物(浓度分别为31mg/ml和62mg/ml)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2. 据《江苏省药典品种起草说明》载用紫花地丁膏(紫消膏)治疗各种痈肿疖疮、乳腺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有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和疮面愈合。









性状鉴别
以色绿、完整,根黄色者为佳。





根(直径约2.8mm)横切面:最外为4~6层木栓细胞,壁栓化并微木化;栓内层广阔,薄壁细胞类圆形;韧皮部宽广,可见散在的筛管群,韧皮射线不明显;形成层环状,细胞扁平;木质部由导管、纤维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散列或2~4个成群排列,多角形或类圆形,壁木化,木纤维发达,排列在导管的周围,壁木化,木射线宽,细胞壁不木化。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与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为单粒,类球形,直径2~8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30μm,栓内层尚可见到与草酸钙簇晶同细胞或单独存在于细胞中的类方形棱晶,长径10~25μm。

左:紫花地丁根横切面简图(×32)右:紫花地丁叶的草酸钙簇晶(×350)

叶片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有串珠状增厚,表面有明显角质纹理,气孔较少,不等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增厚现象不明显,表面亦有角质纹理。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稍短,呈圆锥形,壁厚,有明显疣状突起,长50~85μm,直径20~30μm;另一种长,略弯曲,壁有短线纹,长160~360μm,直径20~30μm叶肉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5~40μm。

紫花地丁叶下表皮表面观(×350)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回流半小时,滤过。滤液在水浴上浓缩至6ml,供以下实验用。
1.取上述溶液1ml,加2M醋酸钠-2M乙酸(1∶3)混合液1ml,再加0.1M三氯化铝溶液1ml,呈明显的黄色。(检查黄酮类)
2.取上述溶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去甲醇,加饱和硼酸丙酮试剂1ml,蒸干,再加10%枸橼酸丙酮试剂1ml,蒸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浅苹果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3.取上述溶液1滴,点于滤纸片上,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浅红色荧光;用氨蒸气熏后斑点现黄色荧光。如用1%三氯化铝溶液显色则显亮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4.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同上。吸附剂:硅胶H(青岛)加1%CMC钠湿法铺板,105~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甲酸(20∶10∶3)。以上述溶液点样。展距10cm。在紫外光灯(254~365nm)下观察斑点情况。显色剂:用1%三氯化铝乙醇液喷雾,干后在紫外灯光下观察,和槲皮素及芦丁相对应的斑点由棕黄色转为亮黄绿色斑点。

紫花地丁薄层层析图谱
S:a.芦丁 b.槲皮素 1.紫花地丁









伪品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06/PD03.JPG]紫花地丁的同名异物较多,据调查,在不同地区除光瓣堇菜外,还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当紫花地丁用。常见的如戟叶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 Smith (浙江、江苏),箭叶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 smith subsp.nepalensis W.Beck.(四川);白花堇菜Viola patrini DC.(江苏、安徽、上海);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 Bunge(北京、天津、内蒙古);野堇菜Viola alisoviana Kiss(Viola philippica Cav.ssp.munda W.Beck.)(陕西、东北)。
6种植物检索表:
1.花紫色或紫堇色
..2.叶片较宽,长圆形,卵状披针形,花后期宽卵形,基部截形或近心形………………
....………………………………………………………………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
..2.叶片较狭长,条状、条状披针形或舌形
....3.花侧瓣无须毛或近于无须毛;叶片密被毛茸………………光瓣堇菜V.yedoensis
....3.花侧瓣有须毛
......4.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光滑无毛,基部截形或楔形,花后期基部两侧不扩展
........…………………………………………………………………野堇菜V.alisoviana
......4.叶片三角状披针形,背面叶脉部有毛茸,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花后期基部两
.........侧扩展成耳状垂片……………………………………戟叶堇菜V.betonicifolia
1. 花白色或稍带紫色条纹
..5.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基部微心形、截形或钝圆形…………………
.....………………………………………………………………………白花堇菜V.patrini
..5.叶片狭长,条状披针形或条形,基部楔形,渐狭下延于叶柄……………………………
....…………………………………………箭叶堇菜V.betonicifolia subsp.nepalensis
6种药材显微特征检索表:
1.叶表面被毛茸
..2. 叶上下表面均密被白色毛茸,下表皮细胞内无方晶
....3.毛茸分两种,一种最长不超过85μ,表面有明显疣状突起,另一种长160~360μ,
.......表面有短线状纹理;下表面细胞垂周壁无明显增厚……………………光瓣堇菜
....3.只有一种毛茸;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明显的串珠状增厚………早开堇菜(图1.)
..2. 仅在叶上表面叶脉部被毛茸,叶下表皮细胞内有小方晶………戟叶堇菜(图2,3)
1.叶表面光滑无毛
..4.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有串珠状增厚
....5.叶表皮细胞内有小方晶…………………………………………………野堇菜(图4)
....5.叶表皮细胞内无小方晶………………………………………………白花堇菜(图5)
..4.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无串珠状增厚;表皮细胞内有小方晶……………箭叶堇菜(图6)


图1.早开堇菜叶下表皮表面观 (×350)


图2.戟叶堇菜叶上表皮表面观 (×3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9-25 0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很懂中药这块,但是这个分享也是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9-25 1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9-25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这么多伪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9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