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通过分析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公司Pharmaprojects/Pipeline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2016年全球在研新药市场的一些新变化,及时发现新药研发的一些新趋势。整体规模稳步增长 Pharmaprojects/Pipeline数据库收录的在研药品信息,特指那些目前仍处于在研状态的项目,包括临床前研究项目、处于临床研究及注册阶段的项目,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已上市药物项目。截至2016年1月,全球在研新药数量为13,718个,与2015年的12,300个相比,同比增幅高达11.5%。 从2001~2016年数据来看,全球在研新药数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6全球在研新药数量增幅高达11.5%,远超2015年8.8%的同比增幅。2016年在研药物数量增加了1418个,而2015年该数字仅为993个。对在研药物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2016年首次出现的新的在研药物品种数量为3442个,而2015年该数据为3138个。这也从侧面表明,与往年相比,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因各种原因终止的在研药物数量相对减少。
新药研究各阶段增幅 从制药研发流程来看,新药研发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临床前研究发现并确认候选药物;其次,通过临床研究验证候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后,顺利通过注册及上市环节,最终实现候选药物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比2016年和2015年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在研药物数量规模后不难发现,几乎所有阶段的在研药物均出现了数量上的稳定增长。 企业数据里的新药研发秘密从2016年数据来看,排名居前五位的制药公司分别为葛兰素史克(GSK)、诺华(Novart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默沙东(Merck & Co.)。
其中,GSK自2012年超越辉瑞位列排名第一位,近六年来一直稳居排名第一的位置。尽管在2014年底及2015年GSK中国分公司卷入了贿赂丑闻,并且GSK公司终止了两个处于临床Ⅲ期的药物研究项目(即抗动脉粥样硬化darapladib和肿瘤疫苗astuprotimut-r),但在经历一系列冲击之后,GSK仍稳居第一名的宝座。从研发数量来看,2016年GSK在研药物项目数量为242个,较2015年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与排名第二位的诺华(在研药物项目数量为240个)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地理分布:中国原研药企数超过日本 从企业的地理分布(总部所在地)情况来看,制药研发行业未见明显变化。对2016年制药研发公司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与2015年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制药企业仍是全球新药研发的主要动力来源。从所占比例变化情况来看,美国占比较2015年增加了1%,重新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尽管三个主要欧洲国家的占比略有下降,但欧洲其他地区的占比却是略有增长的。 整体来看,最大的变化还是出现在亚洲,中国的原研制药企业数量不仅已超过韩国,并且出人意料地超过了日本。据统计,中国原研制药企业已从2015年的105家增加至2016年的147家。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同时,中国也已超过德国和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新药研发国。从近年来的数据变化来看,属于中国的新药研发时代已经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