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272|回复: 18
收起左侧

[烹饪] 关于小龙虾的消费提示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8-12 2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小龙虾的消费提示  

2016年08月12日 发布  

  当前正值小龙虾的消费旺季,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食用小龙虾时注意:

  一、食用小龙虾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自行捕捞;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二、烹饪前清洗干净,烹饪过程要烧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消费者在餐馆就餐时,要选择持有食品经营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正规卫生的餐馆并索要发票或收据。

  三、一次食用小龙虾要适量,增加食物多样性。

  四、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五、食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严把原辅料进货关,保证小龙虾新鲜合格,来源正规合法。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小龙虾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所以它的体内污染物含量并不一定超标。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1]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在河底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也就说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能有效增强小龙虾的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虾青素是小龙虾如此顽强生命力的强有力保障,当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这也带给人们认识上的一些错觉: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2 2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有传言说重金属超标,所以一直都不敢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2 2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素食主义者,无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2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吃了香辣和鱼香的,好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13 0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小龙虾,谨慎有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3 0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爱吃,特别喜欢蒜蓉口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3 08: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爆小龙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8-13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獭来了 发表于 2016-8-12 23:25
今天刚吃了香辣和鱼香的,好贵!

有多贵?我这边差不多都是40元一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3 1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禧小龙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13 11: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虾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所以它的体内污染物含量并不一定超标。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的确,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一般水都是浑浊的,貌似越浑浊长的还越好,真是让人担心,头很大,肉不多,感觉还是少吃,要吃就去买淡水虾或海里的虾,这个感觉卫生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17: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怕煮的不彻底带有有害的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7 1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爱吃麻辣小龙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9-2 2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吃为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9-2 2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吃野生的小龙虾和人工饲养的小龙虾有什么区别?
答:野生的吃进去的主要重金属类,人工饲养的则是吃的激素类![
face13.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7 16: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meiya 发表于 2016-8-13 08:55
有多贵?我这边差不多都是40元一斤。

以前10元钱3斤还偶尔吃一下,现在吃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有寄生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31 14: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它来自日本,并且日本人都不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8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