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雷峰 于 2016-12-3 15:04 编辑
【本文转自仪器网】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微信谣言汇总【中国仪器网 本网原创】导读:如今,微信、微博正在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同时也是食品网络谣言“集中营”。你可能不时会看到好友分享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的文章到朋友圈,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有毒。这些食品谣言一经转发,传播速度惊人。昨天,2015年食品安全10大微信谣言已被曝光,下面小编来给你一一揭示这些谣言。 谣言1: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 “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以举报处理数达到153228次登上谣言排行榜榜首。谣言源于一则消息:宁波一位45岁女士,非常讲究养生,每天早上喝自家现磨的豆浆,坚持了近三年后,体检竟查出了乳腺癌,雌性激素水平是常人的几倍。 流言:豆制品含有大量植物性雌激素,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几率。 真相:受这条消息影响,有些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浆了,甚至连豆制品都不敢食用了。其实,豆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不但不致癌,相反还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谣言2:吃麻辣烫感染“H799”病毒 近日,很多市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大庆)让胡路区四新张记麻辣烫上新闻了,一名31岁的孕妇因为吃了麻辣烫,感染了一种名为‘H799’的病毒,导致母子双亡……” 流言:麻辣烫、米线中有H799病毒,可致人死亡。 真相:一直都有麻辣烫不卫生的传言,但吃麻辣烫死人的谣言着实有些过分。细细想来,假消息之所以在微信朋友圈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造谣者的谎言中,人物、时间、地点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仿佛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让你不得不信。但这次消息纯属杜撰,麻辣烫、米线携致命病毒缺乏相关流行病科学证据,也根本不存在H799病毒。 谣言3: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外国人不吃 “麻辣小龙虾”是夜间大排档的一道名菜,边喝着啤酒边啃“麻小”,是炎热夏天的一种享受。伴随着小龙虾的风靡,一些关于它的谣言也就出现了。一种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说法据称来自日军解密档案,说的是中国过去并不出产小龙虾,二战时期侵华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才从日本引进小龙虾,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靠着疯狂摄食中国人未火化完全的尸体在中国大陆生存了下来”,听上去令人恶心和愤慨。 流言:小龙虾基因改造而来,用于处理尸体,且生长于污水中,重金属超标。 真相: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螯虾,的确不是中国原产,它原产于美国,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确对环境污染的耐受能力比较强,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它喜欢污染物、善于富集环境毒素。恰恰相反,小龙虾更喜欢清洁的水体。 谣言4:儿童牛奶饮品含肉毒杆菌 近日,一则关于“含有添加剂的牛奶饮料里有肉毒杆菌”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上热传:“现在得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妇幼保健院提示您,请不要给宝宝喝有添加剂的牛奶饮品……”因为事关宝宝们的健康,很多家长都进行了转发。 流言:儿童牛奶饮品中含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 真相:肉毒杆菌喜欢存在于蛋白质含量高的地方,牛奶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而且企业生产时会经过高温杀菌,不可能有肉毒杆菌滋生。且至今科学未发现肉毒杆菌与白血病有关。 谣言5:吃转基因甜玉米会阳痿绝经 朋友圈消息:“农业部:请你们不要把全中国人都当成“小白鼠”了!赶快全面禁止种植这种甜玉米了!街边小摊,市场卖的所谓甜玉米1000%是转基因!只要我们记住!以前没有食物现在有的绝对是转基因!甜玉米吃了使男女性无能,男的阳萎!女的绝经!患癌!!白血病!孕妇吃了胎儿畸形、怪胎!” 流言:甜玉米100%是转基因,导致男性阳萎,女性绝经。 真相:中国的甜玉米品种是常规育种的产物,且中国尚未批准转基因玉米的商业种植。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普遍觉得转基因食品都不安全,所以只要可能涉及转基因就会恐慌。 谣言6:喝牛奶能致癌 有段时间盛传“喝牛奶会致癌,喝牛奶等于把自己送进坟墓。” 流言:奶牛靠打激素产奶,牛奶中含有激素可致癌。 真相:产奶是奶牛在哺乳期正常的生理反应,不是靠打激素实现的。每天喝一杯牛奶或一杯酸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我们要自己学会分辨,不要轻易相信类似的谣传。 谣言7:羊肉不能吃 “最近羊肉尽量不要吃了。内蒙古周边的畜牧基地布氏杆菌病爆发了。这种病人畜共患,并且不能治愈,危害比较大,羊、牛、鸡等家畜家禽都能感染……”一条关于“内蒙羊肉致命”的朋友圈消息在坊间不胫而走,导致部分市民闻“羊”色变。 流言:近期内蒙古畜牧基地羊群爆发布氏杆菌病,人吃羊肉被感染不可治愈。 真相:布氏杆菌病为牲畜常见病,及时治疗可治愈,且同期内蒙古并无相关疫情发生。 谣言8:生吃酱油能致癌 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去年,网上关于生吃酱油致癌的说法传的沸沸扬扬,事实上,关于吃酱油的谣言很多,尤为不可信。 流言:酱油中微生物易致病,生产过程易产生致癌物质,不能生吃。 真相:酱油作为调味品已有几千年的食用历史,其生产过程中具有热杀菌的工艺,直接食用不会致癌。 谣言9:柿子酸奶同吃致死 “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喝酸奶,不到半小时就中毒死了。如果家长有一点常识,小女孩的生命也不会结束……”最近在朋友圈流传的一个消息,惊呆了一些人,正值柿子季,这再次勾起大家对食品混搭着吃的担忧。 流言:柿子酸奶同食会产生有毒物质,已致一个女孩中毒身亡。 真相:柿子中的鞣酸可与酸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质鞣酸钙,会干扰、妨碍人体均衡营养吸收,也就是不好消化,但不会中毒致死。 谣言10:某快餐企业使用6翅8腿怪鸡 关于肯德基使用6个翅膀、8条腿怪鸡的谣言已经流传已久,差不多覆盖了各种媒体形式,从早年的邮件、BBS,到前两年的微博和如今的微信。最近这次爆发始于2015年上半年,将一起过往发生的消费者投诉与怪鸡谣言捆绑在一起,再配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带有明显PS痕迹的图片,通过微信公众号,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传播。 流言:某快餐企业使用速成鸡,每只鸡都有6个翅膀8条腿。 真相:文章图片系PS,“怪鸡”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早在2008年时就被媒体评为“八大离谱事件”,而且,当今生物科技还远没有发展到让鸡长6个翅膀、8条腿这样的程度。如果真有让鸡长6个翅膀8条腿的技术,早就拿下诺贝尔生物奖了。 以上是2015年食品安全微信谣言的TOP 10,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消息不可信。这些谣言很可能是有人借助造谣的方式去进行营销炒作,目的是想通过制造事件来进行商业营销,即所谓“借谣言营销”。谣言的肆意传播,一方面对涉事人的形象和收入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会因为造谣者的无事生非让食品安全蒙上阴影,给社会造成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对于这种造谣事件,应追根溯源,相关部门应迅速行动,将造谣生事者绳之于法,将处理结果尽快公布,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打击造谣行为,更能维护社会公义,消除民众猜疑。 (文章来源:中国仪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