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34|回复: 11
收起左侧

【蒲公英微信w+文章】 某药厂新版GMP认证的直播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7-3-27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海凌致】蒲公英微信2016排行榜精选文章18号

“ouryaoinfo”蒲公英微信公众号2016年共发布文章2345篇,总字数485万字,累计阅读近1100万人次,发布天数365天(全年共366天)。在蒲公英论坛各位蒲友的支持下,2016年蒲公英微信运营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7向各位蒲友继续征稿,欢迎关注!
【上海凌致赞助发布】蒲公英微信排行榜统计2016年阅读量过万的文章144篇,所有作者均将获得上海凌致独家提供的赞助奖品。

今日发布第18号作品:

赞助商介绍:
上海凌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shlingz.com,无尘及灭菌产品专业供应商!
上海凌致(LingTech),是一家致力于创造更洁净更安全生产环境的公司。凌致与世界诸多知名品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和贸易合作关系,所以我们在制造和销售洁净室用品,实验室用品,无菌区防护产品的同时,还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技术咨询、培训和应用服务。
上海凌致(LingTech)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卫生护理品牌“金佰利”公司的核心合作伙伴,专注于为制药企业提供符合GMP要求的洁净及无菌防护用品:A/B/C/D区域的手套、防护服等……并专注于提供一站式售前售后服务,为制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保驾护航!
欢迎关注/咨询:http://www.shlingz.com
文章题目: 某药厂新版GMP认证的直播
原文作者: 阿柄1987
正文:
结合自身的经历,给蒲友们简单讲解一下GMP认证的流程:
第一天:
1、先是自我介绍,初始检查的证明。给企业一份检查计划(形式上的,每天都基本一样)。

2、企业介绍情况,ppt。建议不要吹的太厉害,以免引起检查员的反感。但是也要把自己说的好一点。

3、检查员内部讨论,检查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不会给企业看。
4、要了几份文件:申报材料、注册批件、制造及检定规程、过去检查过的报告、偏差台账、变更台账、质量回顾报告。
搞完这些基本就到中午吃饭了!中午吃过饭,下午检查了制剂车间的现场,分头行动,分成了两个组。对现场提了一些,问题,查看了一些记录,并记下了一些产品批号,估计明天会着重检查。

感受:整体上感觉没和以前有太大的变化,在开始交流的时候,我们比较低调,承认我们对新的GMP的认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风险评估和质量回顾方面作的不是很好。检查员也认为企业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但是要让检查员能够看到我们在改变,特别是意识上已经提高了。

    在质量回顾方面,我们也就是作了统计,没有作分析。检查员提出了异议,但是我们之前准备了一份关于质量回顾的SOP,说明了如何进行分析,采用一些统计学的方法,例如按照SPC作控制图,计算Cpk值等等。倒是也能接受,不过还要看最终的报告会不会写上一笔。
在进行现场检查的时候,主要看了制剂的灌装,特别对动态的环境监测有强烈的兴趣,关心是不是在开始组装时就进行了监测,灌装结束后是不是进行监测。在A级区摆沉降菌碟子时是否及时进行手消毒等等   
    我们是一个老的厂房,设备没有RABS,在进冻干机前用一个层流车进行转运(说实话,我不太接受这种方式),进冻干机是手工摆放,这是我们之前一直担心的问题。他们问了气流流型是否进行了监测,估计明天会看气流流型,但在现场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另外我们的灌装机有另外的一种规格,需要更换轨道和一些部件。他们认为这属于模具,应当严格管理。之前我们内部讨论过,认为这个条款应当是针对固体制剂的,我们这些部件不与产品接触,不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属于模具,应当类似与备件管理。在这方面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本着少惹麻烦的原则,我们打算按照他们说的做,整一个好的态度吧。在检查的时候也发现了几个我们的低级错误,没办法这种事情怎么都没法避免,也不知道现在的工人是怎么了。只能好好解释,拿文件,拿记录来说明我们是这么规定的,以前也是这么做的,这次仅仅是笔误之类的。几个检查员还好说话。关注了设备下水的air break,关注了冻干机的CIP系统的WFI储罐,这是我们胎里带的毛病,只能闷头听着,做出深有体会状。
第二天:
主要查的是生产现场,我们是生产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很长,生产周期也很长,工艺很复杂。今天上午查的是原液的生产车间,下午查了公用工程和仓库。

比较关注:
1、我们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的自动化设备,平心而论自动化水平还是很高的。检查员比较关心的是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一旦发生故障或失效时是否能够及时暴露出来,以及后续的处理流程。我们现在的细胞培养系统上有大量的温度、压力、溶氧、pH、称重、电导系统,关于这些系统的计量他们比较关注,但是他们也明白按照现在计量部门的能力,完全计量是不大可能的。我们对所有的探头进行了计量,但是对于数据传输模块,也就是二次表做的不好,仅仅是很少的部分进行了计量,而且是仅仅进行了比对,他们对此觉得存在问题,但是在我们的解释下,也能够接受,毕竟现在计量部门的能力他们也清楚。
2、关注PCB、MCB、WCB的传承、储存、定期的检查等等。特别是储存方面。是否分开存放?我们是用液氮保存,问了很多关于液氮监测的问题,我们有液氮液位报警系统,他们还着重问了,如何让证明这个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这点和我以前接受老外检查是的要求基本上一致的。

3、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过滤器和呼吸器,他们对滤器的材质、更换周期、完整性测试频率等十分关心。

4、对纯化填料的清洗、再生的方法关心。对填料的寿命问了是如何规定的,以及依据是什么。我们只有一种做了验证,其余的是依据供应商的推荐值来做的,在和他们进行了解释后,他们表示应当以后都进行验证。现在我们的状况是一个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的阶段,是可以接受的。
5、生产过程中我们有巨量的参数监控采集,我们的做法是每天将曲线打印出来,进行review,签字证明。他们认为不错。但是进一步提出来,曲线仅仅是一个趋势,并不能追溯到某个点的具体数值,所以应当对这些关键的数据进行电子版的备份。这个要求我觉得是更进一步的要求,确实应当进行电子数据的保存、备份和归档。我们当场表示我们正在进行这些设备的选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表示可以理解。

6、在CIP站,询问了配制、清洗循环、淋洗、重点判定等流程。最后还问了,如何出来CIP站,因为在清洗后CIP站是湿的,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会造成微生物的滋生。幸亏昨天考虑到他们提出的冻干CIP的问题,我们连夜增加了CIP站的一个自动程序,使他能够每天零点时自动运行一个灭菌的程序。他们比较满意。

7、在共用工程部分,没有提出过多的问题,主要是询问一些流程的事情,还有原水的监测频率和项目,我们是交钱在市政领报告,每季度一次,他们可以接受。有一个检查员问了双管版是换热器的死角问题,我觉得是不同的技术流派的争执,不是什么大问题,估计也不会写道报告中。

8、仓库我就跟了几个冷库,问了温度分布图的事情,以及控制探头的位置等问题。我们的货架没有完全到尾,所以他们特别查了是否会引起交叉污染。比较倒霉的是工人把刚刚生产的一个批次的状态表示写错了,无语ing,没办法,低级错误只能忍了。

9、在制剂问了我一个比较刁钻的问题,他说洗瓶+隧道的的参数是什么?为什么定在310摄氏度?依据是什么?我回答是为了去除热源。他又问胶塞的处理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说是121摄氏度20分钟,为了除菌。他继续问,为什么胶塞不除热源?瓶子为什么要这么严格?我说胶塞不耐高温,只能靠大量的WFI冲洗来保证热源在低水平。他表示我们应当在工艺验证过程中证明在瓶子、胶塞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热源的变化过程,以证明我们工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我觉得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的工艺验证是很烂的,没有这些数据支持。忍了吧。。。
10、检查了HVAC的分区图,关心交叉污染的问题。
11、我们的生产过程取样是生产人员进行的,他们认为不好,应该由QA进行,变通的话也要有QA的授权。
第三天:
主要检查了QC的现场和大量的文件,分成三个组,各干各的,我记的不是很全。
1、检查了oos的台帐,对于由于oos调查而额外取样的样品,要求在台帐上有额外的注明。
2、又着重检查了细胞库,建库的文件、传代的记录、定期检验的记录、领用、发放的记录。对于在公司以外的保存地点,要求看保存协议等等。

3、检查了人员的培训记录,建议在详细一些,这条是永远的缺陷,没办法。
4、认为无菌灌装用的培养箱过于小,这样装载会比较满,可能会影响热分布。这个倒是我们的问题,已经订了大的培养箱,到货了,但是还没有做验证,来不及了。
5、还是上次提到的模具的问题,仍然坚持把灌装机的轨道、洗瓶机的夹具等等当作模具,多次沟通无果,只能接受。连夜整理了一个小房间,双人双锁管理,控制温湿度。写了管理规程,以及传递到洁净区时的清洁消毒方法。更换的sop;另外还提出了,更换后,如何证明清洁消毒是有效的,不会对关键区域的环境造成污染。我说本来想做触碟的,可是找不到完整的地方。他们说要在培养基灌装验证的时候,进行一次更换轨道,再灌一批。我觉得也不难实现,可以接受。不知大家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的?对于这些部件的管理,要求都做一一对应,严格管理,这倒是应该的。

6、维护保养方面,我们是按照说明书和供应商的建议做的计划,他们提出还要参考使用部门的意见,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另外要对设备做趋势分析,这个我没在旁边,可能是要对设备的运转、维修情况做统计吧,无故障率之类的。
7、制剂灌装使用的无菌手套管理不到位,认为要进行供应商的审计、到货的无菌检验等等,总之要按照原料的管理来做。我们和他们解释了,我们可以把手套放入关键耗材里进行管理。检验我们认为也可以接受。我们在进行更衣确认的时候进行手指印记的测试,结果全部是阴性。
8、对于CIP系统自身清洁的问题很关注,特别是使用结束后,到下次使用前的间隔时间内的微生物滋生的问题,需要好好准备。
9、对于动态环境监测(A+B)详细的进行了检查,包括sop、布点图、人员操作、培训。都能够问到点子上去,所以我们自己的人要提前好好准备,涉及到多部门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随口问一下的话,倒是可以回答,如果是详细问的话,还是叫专业的人来回答吧。我们发生了几个类似的事情,不过问题不大,来人再解释就ok了。

10、检查了员工身体不适报告制度,正巧,我们有一个人在检查当天高烧,检查到了。
第四天
主要检查的是BPR和验证
1、BPR里面的一些细节,比如操作的核对信息;打印图标的签字;时间的逻辑关系等等。这部分哪里都一样的。
2、看了无菌灌装验证,连带着相关的密封性验证。特别注重培养基灌装的物料平衡,针对所有的剔除点、不进行培养的点,要有明确的解释,为什么?如何考虑的?会不会造成潜在的阳性样品的剔除。

3、问了硅胶管的灭菌验证,我们用的管路很细,没有办法将探头放进去,检察人员提出了硅胶管管径小,长度长,不利于蒸汽的穿透,应当考虑这部分情况。我们的解释是以后再做的时候,增加灭菌后的无菌检查,就是剪开部分管路,浸泡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他们表示可以接受。
4、种子库持续关注中,要求将MCB和PCB分别放入不同的tank保存,生产用的菌种和研发用的菌种分开房间放置,这个不难。

5、无菌手套管理,要求按照关键的耗材进行管理。
    今天总结的只有这么多,有些感受想说一下:
在检查的时候,如果检查员发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有的是很容易整改的,大家通常的做法是马上改正,升级文件,甚至连夜将培训都做好。但是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暴露更大的问题。首先这些问题首先是缺陷,也许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文件中没有规定,或是有规定下面的人没按照规定实施。不论哪种情况,被发现,都是应该作为异常情况或是偏差来处理,然后采取紧急的处理措施,然后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对产品的影响,最后才是进行CAPA。
这是一个条理清晰的处理。如果我们只是改正了,但是没有整条处理流程,反而让检查员认为,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系统。另外在发生偏差的时候,我们调查原因,作出CAPA,要考虑类似情况的预防措施,不要仅仅针对发生的这个情况,这方面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蒲公英微信公众号“ouryaoinfo” 2016年共发布文章2345篇,总字数485万字,累计阅读近1100万人次,发布天数365天(全年共366天)。在蒲公英论坛各位蒲友的支持下,2016年蒲公英微信运营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7向各位蒲友继续征稿,欢迎关注!
感谢上海凌致赞助发布并提供所有作者奖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3-27 1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一次检查日记!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7-3-27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啦,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3-27 10: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貌似原文作者说日子不好过想转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7 1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3-28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4-24 15: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接地气的文章在论坛真得是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5-2 16: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学到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5-6 17: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7 0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像GMP现场检查基本流程一致,关键看检查老师自身水平能力以及关注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7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日志,值得细细体会,很多问题有共性,思路和采取的措施也值得我们同行借鉴,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6-27 1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0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