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xqliu
收起左侧

[医药教材] 这是全宇宙最简单明了的抗生素图解!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0: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之后  豁然开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8 1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简单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4: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观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6: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易懂,多点这种科普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6: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明了,牛牛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9-28 16: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9 08: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9 0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心者 发表于 2017-9-24 15:57
确实简单明了,我这小学文化的都看得懂

敢问兄台是哪个小学毕业的?我准备转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9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药品我们医院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9 0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学习了 真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9 0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简洁明了!很受用,多谢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9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简单明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9-29 0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9 1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亲去年一天2000-3000,应该就是倒数第二个方案,还好,最后,老天眷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30 0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真是简单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30 1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学的楼主,您觉得鼻炎是那种菌导致的炎症呢?

点评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 0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llj840901 发表于 2017-9-30 11:06
博学的楼主,您觉得鼻炎是那种菌导致的炎症呢?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变应原 ①花粉 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②真菌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③屋尘螨 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300~500μ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④动物皮屑 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⑤室内尘土 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
(2)食入性变应原 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 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 ①初期 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 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 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 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鉴别诊断;
1.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常较重,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和嗅觉减退。
2.过敏性鼻炎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多突发性出现。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痒、喷嚏频发等症。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异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4.流感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颤、头痛、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
5.急性传染病
一些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早期可出现急性鼻炎症状。这些疾病除有急性鼻炎表现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现,且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对病程的严密观察可鉴别之。
6.鼻白喉
儿童患者要注意鉴别本病。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
并发症;
1.急性鼻窦炎
鼻腔炎症经鼻窦开口向鼻窦内蔓延,引起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及筛窦炎多见。
2.急性中耳炎
感染经咽鼓管向中耳扩散所致。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感染经鼻咽部向下扩散引起。小儿、老人及抵抗力低下者还可并发肺炎。
4.鼻前庭炎
感染向前直接蔓延。
5.其他感染
经鼻泪管扩散,尚可引起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泪囊炎等。
治疗
1.病因治疗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 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3)鼻内用减充血剂 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4)其他治疗 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0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xqliu 发表于 2017-10-1 09:40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 ...

是属于病毒啊,这种病毒实在是太顽强的生命力了!非常感谢给予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