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646|回复: 12
收起左侧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园台,避瘟开胃解油性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槟榔.png

台湾、海南、广西等槟榔原产地都有嚼槟榔的习俗,其中台湾更发展出闻名世界的“槟榔西施”文化。但在湖南人面前,他们通通相形见绌——据统计,台湾约 10%的人口有嚼槟榔习惯,而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达到 38.42%,其中 30 40 岁人群更高达 50.36%
作为中国最大的槟榔产地,海南对槟榔的热爱也远不及湖南。海南槟榔产量虽占中国大陆总产量的 95%,但本省鲜果消费不足 1%,余下绝大多数都被制成干果运往湖南。
湖南人对槟榔的热爱,让当地政府官员头疼不已——历次申办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长沙都把乱吐槟榔渣作为打击重点。而在全湖南最爱吃槟榔的湘潭,甚至出现市长发现有人乱扔槟榔渣后,调动交警、城管 48 小时全城搜寻当事人的奇闻。
湖南人为什么这么爱吃槟榔?除了把劲头十足的槟榔与湖南人的“霸蛮”性格联系在一起,网上最流行的说法是,湖南槟榔食俗发源地湘潭曾遭清军屠城,事后返回的逃难者发现一老僧口含槟榔掩埋尸体,遂纷纷效仿。这也符合古人对槟榔的一种看法,它可以预防瘴气和瘟疫。

3812b31bb051f819e1fdaca5d0b44aed2f73e701.jpg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槟榔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槟榔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大腹子。榔玉、宾门、青仔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常绿乔木槟榔树的干燥成熟种子。多为进口。我国亚热带地区亦有栽培。

【产地】我国主产于广东、云南。国外以菲律宾、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产量最多。

【性状鉴别】呈扁圆球形或圆锥形,高1.53厘米,底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截平中央有一凹窝(珠孔),其侧缘有一明显疤痕(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乳白色与棕红色交错呈大理石样纹理。气无,味涩而微苦。以个大,体重,坚实,无破碎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主要为槟榔硷,另含综合鞣质和一种红色素(即为榔红)。

【药理作用】杀虫、消积、利气。

1)驱虫。能麻痹绦虫,使绦虫体弛缓,故能将全虫驱出。对猪肉绦虫的麻痹力最强,能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影响不在。

2)健胃。槟榔硷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

3)抗病毒。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3 有抑制作用,治疗感染流行性感冒的老鼠也有效。

4)抗真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董色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5)缩瞳。槟榔硷能刺激副交感神经,使其机能亢进,故用槟榔煎液滴眼,有缩瞳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或炒焦。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

【主治】虫积腹痛,疟痢,食积,气滞胀闷,水肿脚气。

【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适量。生用力佳,炒用力缓;又新鲜者优于陈久者。

【临床应用】为中药中重要的有效驱虫药。

1)治绦虫,对猪肉绦虫疗效甚佳,治愈率可达90%以上,治短小绦虫疗效也较满意。治牛肉绦虫疗效较差,但与阿的平联合应用或与南瓜子合用能提高疗效。以上治疗,口服煎液(槟榔6090g,加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可以取效,通过十二指肠管注入煎液效果更好。

2)治姜片虫:单服其煎剂可取效,也可配乌梅、甘草,方如槟乌合剂。

3)治蛔虫、鞭虫,有一定效果。

4)用于行气导滞。痢疾初起时配伍使用,有助于减轻肠内导常发酵和促进炎症渗出物的排出,减轻里急后重。常配木香、川连等,方如木香槟榔丸。此方可治消化不良而胸腹胀满、大小便不利者。

5)用于利气逐水,对某些水肿患者(如脚气病、肝硬化腹水),在配伍中可重用尖槟。治水肿实症之成方舟车丸等,也包含槟榔。治脚气病而两脚肿重之鸡鸣散,以槟榔配陈皮、木瓜等,可加强利水消肿作用。

6)用于缩瞳,取其煎液滴眼、在治疗青光眼时应用。

【使用禁忌】脾虚便溏,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使用注意】

1)槟榔之副作用可有腹泻、恶心、呕吐、胃肠痉挛。

2)驱绦虫时,以煎剂冷服副作用较少。

3)用于驱虫时,将槟榔片先浸渍数小时,然后再煮成煎剂,效果更好。

a8ec8a13632762d044d0ff85abec08fa513dc61a.jpg
有谚云“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草就是说的槟榔。湘潭本地不产槟榔,槟榔原果主要来源于热带地区海南岛。一般人初尝槟榔时可能发热、头晕、心跳加速而难以接受,但湘潭人却独独非常喜欢嚼用特有方式加工过的槟榔,它既是广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工具。  湘潭加工制作槟榔已经有大约400年历史,可能肇始于明末清初湘潭人嚼食槟榔以防治瘟疫 ,或者始于在湘潭这个较大的药材集散地的药商嚼食槟榔的习惯。光绪年间《湘潭县志》如此描述当时湘潭城槟榔行业的景况:“城市街衢三重……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子卖之,台面相向,计每桌日得百钱之利。”尽管长期过量嚼食槟榔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但并不影响其作为湘潭地区市场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槟榔摊遍布大街小巷。历史上槟榔制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制作的生产方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以现代技术生产包装的大规模生产的槟榔企业,例如小龙王、宾之郎、胖哥、友文、皇爷等。机械包装制品渐渐胜过手工包装,占据市场主体,而且湘潭槟榔逐渐渗透到湖南省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内其他城市。2003年,湘潭市规模以上槟榔生产企业销售产值为8亿元。

“吊吊手,街上走,嚼槟榔,交朋友”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园台,避瘟开胃解油性” 。这是源于槟榔的一首民谣,流传于湘潭各地,从中也可看出槟榔在湘潭人心里是多么重要。
我记得我小时候尝试过,但是吃不来

你们呢?尝试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1-6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嚼槟榔与口腔癌有没有正相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嚼了一段,但家这边嚼的人极少,卖的也少,又听说致癌,所以就停了,还是抽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0: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hello 发表于 2017-11-6 10:44
嚼了一段,但家这边嚼的人极少,卖的也少,又听说致癌,所以就停了,还是抽烟吧。

湖南那边有句话叫“槟榔配烟,法力无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1-6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嚼槟榔与口腔癌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方面的相关报道已有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2: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1162455842 发表于 2017-11-6 10:59
湖南那边有句话叫“槟榔配烟,法力无边...”

啊哈哈哈 试过 确实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口还以为刚吃过人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3: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本篇文章开头与结尾引用的是湖南地区爱吃槟榔的这件事,来引导大家作相关了解
中间的内容还是分享一下作为中药材的槟榔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3: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过一次,有点不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同事还是说起嚼槟榔是不是会致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敬谢不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4: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hello 发表于 2017-11-6 10:44
嚼了一段,但家这边嚼的人极少,卖的也少,又听说致癌,所以就停了,还是抽烟吧。

说的好像抽烟不致癌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6 16: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哟   买东西哟  好的东西不等人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6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