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强健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民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那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的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以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屋前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砂仁”的由来。
砂仁,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别称】缩砂仁、缩砂蜜、缩砂蔤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味辛,性湿。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6g,后下。
【使用禁忌】阴虚血燥者慎用。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生理特性】
1、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50px,直径1~37.5px。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50px,直径0.8~30px。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相关论述】
1、《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治不散。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3、《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若咳嗽多缘肺热,则此药不应用矣。
4、《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
5、《玉揪药解》: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阴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酸腐,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谓逆。
|